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
孤独,是需要品味的

孤独,是需要品味的

作者: Z小姐不吐不快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00:03 被阅读4次

    孤独,是一种常态。

    在蒋勋的《孤独六讲》里,有六种孤独常态:

    一、内心情感无处可诉的“情欲孤独”。

    在中国传统社会,表现欲望是一种不合礼节的行为,无论你是表现想成功的欲望,还是想吃的欲望,更何况是情欲的欲望。

    尤其是情欲,中国人讲求克制守节,内敛不外露,一旦被人撞见被觉得是羞耻的事情。仿佛情欲是动物兽性才有的一种原始野蛮的存在。

    传统中国家庭是没有边界感的,假如你闷在房间里不出来,家长会认为你在干“坏事”或者想不开。他们随意进出子女房间而对抗拒表示不满,随意评论孩子的过去,仿佛在说一件买回来的商品一样。

    我常常会自言自语,别人听见会觉得非常奇怪,也许觉得我神经兮兮的。我不仅爱跟自己对话,还跟小猫小狗,野花野草,甚至是死物对话,脚踢到了东西会说不好意思,弄坏了东西也会对着那件物品说抱歉,就像撞到了人习惯性说声对不起而已,不存在诚惶诚恐地活着这一说,我只是习惯对话一切,即使没有回应,这大概也是一种孤独。

    二、字句无法沟通的“语言孤独”

    我是一个喜欢咬文嚼字的人,总爱指出别人用词的不准确,还经常问别人字词的定义,弄得别人也不愿再跟我对话。

    语言本身就是存在障碍的沟通方式。每个人对于字词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对于定义中的定义也尽然不同。如果能像阿米尔汗在《我的个神啊》那样,人与人的沟通方式是通过双手触碰了解你头脑的一切,所有都不是私密的,人人公开,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道德和高低之分。

    有时候我们发了一大段话给某个人却又默默删掉,为了表达一个意思,写了一遍又一遍,语言无法表达出我们的孤独感,那是一种内心的味道。

    理想未尽的“革命孤独”

    我们歌颂革命,往往在于美好理想未曾实现的遗憾。壮士断腕的悲壮,明知前去无路却勇往直前。我从不想当英雄,因为牺牲以后的荒凉和落寞是留给身边人最大的痛楚。光荣与梦想固然重要,可是没有了生命,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更害怕的是,这种革命是一厢情愿的,就像蒋勋老师提到一个封建迷信的母亲,拿革命者被斩首的鲜血蘸馒头让生病的孩子吃,这种牺牲似乎与世人无关,甚至也救不了一个生病的孩子。

    剩下三种孤独:压迫人性所造成的“暴力孤独”,思考者不为人知的“思维孤独”,世代价值交替的“伦理孤独”。

    我们下次再聊。

    以上,与你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孤独,是需要品味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tq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