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爆雷、网约车安全、疫苗事件、35岁职场现象、天价学区房、单身税…”看到这些关键词你是否感到呼吸急促胸闷心慌、精神紧张焦躁不安。恭喜你,这就是心(jiao)动(lv)的感觉。
近日,360搜索推出的一份“椒绿”人群报告,用大数据向大家展现了目前的中国年轻人,究竟有多焦虑。
一起来看看吧。
01
焦虑在哪里
当我们在讨论焦虑时,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焦虑在哪里。
换种说法即是,究竟哪些人正在焦虑。
而这份报告显示,中国当下最焦虑人群,具备以下标签:男性、中青年、高学历、购买力强、泛白领、婚育期、发达省份、高线城市。
标签似乎有点多,但是通俗一些整理起来其实无非就是以下几点:男性、未富先老、读过些书、控制不住消费欲望、生了孩子压力山大、大城市物欲横流力不从心。
02
焦虑在这里
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焦虑?
因为中国社会古往今来,都对于男性事业成功的要求十分苛刻。相较而言,女性只要性情温顺,嫁个好人,基本就不会被苛求太多。事实上,作为东亚文化的发源地,日本、韩国等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男性的压力和焦虑都处于全球前列。
为什么25-34岁人群最焦虑?
很好理解,大学毕业之前,大家忙着疯玩疯闹,完全是不知愁滋味的状态。而35岁以上,则处于深刻了解了自己“几斤几两”,不再抱有逆天改命“痴心妄想”,全面进入了知足常乐状态。而25-34岁之间人群,事业上要焦虑,婚恋上要焦虑,买房买车要焦虑,几乎是把一生需要焦虑的事情全都集中在了这十年。
为什么大学学历以上人群最焦虑?
用最通俗的一句话讲,就是上过大学的这群人,普遍留在了大城市,见识到了原来有人可以这么有钱。而多数留在老家小城市里的人,因为身边缺乏此类比较对象,更容易“知足常乐”不焦虑。焦虑,从来都是比较出来的。
03
哪行最焦虑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个成年人,工作时间占据了一生中相当高的比重,如果工作不愉快,那基本也就意味着和“不焦虑”说再见了。
大数据显示,从事传媒、生活服务、贸易、航天/航空、商业服务、广告/营销相关行业从业者最为焦虑,焦虑指数大于基准3倍以上,可以说是绝对的焦虑山大。
而如果你选择了电子/通信、汽车、健康护理、金融业、酒店/旅游、批发/零售、制造业、能源/矿产相关行业,你的焦虑指数就要明显低于基准了。
不过话说回来,结合上文中提到的25-34岁人群最焦虑,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以上这些“不焦虑”行业,从业者平均年龄已经大于35岁了呢?
04
焦虑大数据
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提出质疑:“我们在这个世界辛苦劳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对财富、权力、名声的追求,目的是什么?”“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同情,赞美,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一切行为的价值。”
如果明白了焦虑的这个根源,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三高”人群、社会中坚力量还是奋发向上者,你始终都是无法逃离焦虑的魔抓。因为只要你活着,就一定需要社交。而只要你社交,就会无法避免地与周边人进行比较,进而焦虑。
更何况,在互联网时代下,每天打开手机,你看到的都是:“月薪30000我竟然报不起暑假班”,“月薪50000的职场人都是这样做的”,“你的同龄人已经赚了10亿+”,“00后CEO喊话改变世界”。你说,你不焦虑行吗?
05
各有各焦虑
人类的欲望,从来都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
在你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你渴望或许只是一日三餐,如果有肉就更美好了。
但是当你一日三餐,餐餐有肉的时候,你只怕早已忘记了曾经自己甚至吃不饱肚子过。你的欲望变成了有房、有车、有存款。
而当你有房、有车、有存款之后,你又会发现:身边总有人比你房子大,比你车子贵,比你存款多。
如此周而复始,焦虑生生不息。而破解之道,就在于立长志和断舍离两点。人生有长志,就不会因短时间身边的小诱惑所扰;坚持断舍离,就不会为世间物欲困扰阻碍。如此一内一外,一战略一战术,一精神一物质,方可战胜焦虑,回归本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