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寂寞与浪漫
最近在重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是根据王小波在云南插队时的经历写成的,全书大约三万字,用了十年的时间写成。
在王小波去世以后,有自称“王小波门下走狗”的王小波的书迷开车从北京来到云南,寻找王小波曾经留下的印迹。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地的居民还没有忘记王小波这个人。村长带着他们参观了王小波曾经住过的房子,王常常在文章里提起的猪圈,还有用来进行批斗大会的院子。那实在是个很普通的村子,与其他的农村村落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因为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曾经在这里生活过,所以它也变得与众不同。
从村长的口中我们得知,书中的很多情况都与现实吻合,只是那个猪圈里没有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山上也并没有十五队,更没有一个叫陈清扬的漂亮女医生和王搞破鞋。所以他在云南插队时的日子里该有多寂寞啊!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到,他认为当地人对北京知青的印象是穿着比较干净、皮肤比较白皙,这当然是个误会。当地的村长谈到王小波时说了这样一件事。他说王小波把衣服穿脏了之后并不拿去洗,而是拿到屋子外面的绳子上去晒,等到换下来的衣服也穿不下去之后,就把晒完的衣服拿出来继续穿。村长还说,王小波在空闲的时候就一个人坐在那里看书。书是王小波经常提到的奥维德的《变形记》。据说这本书被知青们传阅,书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人的手,最终被活生生的看没了。
王小波说,痛苦的顶点不是被拘押在旅馆里没书可看、没有合格的谈话伙伴,而是被放在外面,感到天地之间同样寂寞,面对和你一样痛苦的同伴。
最令人绝望的是,王只是千千万万个苦闷者中的一员,是那个黑暗时代的一个缩影。
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这篇文章里描述了这种寂寞:
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又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
在王小波看来,这种生活比死亡更可怕!
王小波评论徐迟先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认为那篇文章写的太浪漫了。他说,一个人写自己不懂得的事就很容易这样浪漫。在王看来,对一个学者来说,能够和同行交流是一种起码的乐趣。陈景润先生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他未必是幸福的。
有趣的是,王小波自己写的《黄金时代》同样是浪漫的。初看《黄金时代》我甚至没有意识到书里面有大量的对于苦难的描写,全书的浪漫气息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我对书中王二和陈清扬的“伟大友谊”赞叹不已,他们在苦难中相遇相知,一起逃到清平山,回来后白天写交代材料、挨批斗,晚上“敦”伟大友谊,谁又能说这样的经历不浪漫呢?
王小波在采访中解释过这种浪漫。他说幽默似乎是他所能找到的唯一合适的方式。本来就是苦难的经历,再去用严肃的文字来写,那写出来的东西就太过沉重了!
事实上,作家常常把平凡无趣甚至是苦闷的经历写的妙趣横生,这样他们就将寂寞留给了自己,把浪漫奉献给了观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