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读书散文
一本百读不厌的书——《活着》

一本百读不厌的书——《活着》

作者: 豆瓣酱的kiwi | 来源:发表于2024-03-24 22:02 被阅读0次

    随着工作和生活占据越来越多时间,即使碎片化的时间也总是被手机占去,沉浸式阅读变得很奢侈。习近平总书记说:“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僵化、庸俗化。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我很享受读书的过程。虽然读书并没有让我获得现实的物质回报,但是通过读书,我感受到了“宁静致远”,感受到到了“流水高山心自知”,更好地认识了自己,也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在分享之前,我把自己代入听众需求侧想,作为听众想听什么。“你要推荐什么书?为什么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对你的影响是否能够给我以影响?你怎么读的这本书?你如何把书本的知识用于你的实践并且获益或取得效果?”

    循着这条思路,今天我要推荐的书籍是余华的《活着》,理由有两个。一方面,这本12万字的小说语言质朴,读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徐福贵大起大落、命运多舛以及和家人生离死别的人生历程。作者余华曾经提到,当初之所以创作《活着》是因为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在歌曲中,老黑奴一生苦难,所有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老黑奴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作者余华,于是有了这部小说。另一方面,这本书给未曾经历旧社会的青年一代一个回望过去的窗口。主人公福贵就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一个缩影,地主对佃户的剥削是残酷的。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抓壮丁,视人如草芥。新中国老百姓虽然摆脱了战乱之苦,但是一系列诸如土地革命,大炼钢铁,举办公社食堂等等问题,依然给老百姓增加了许多负担,愚昧无知的老百姓,仍然深受贫穷的威胁。家珍的软骨病其实就是营养不良导致的。凤霞生孩子大出血死去表明了医疗条件的落后。有庆献血死亡反映了医务人员的无知。春生上吊自杀说明了十年浩劫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是多么的严重。二喜被吊车挤死暴露出技术设备的落后。苦根吃豆子撑死证明了饥饿有多么的可怕。福贵从刀下救出即将被杀的老牛是他那孤独寂寞的灵魂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也是对命运的抗争。每当夕阳西下,福贵就会牵着老牛回家,边走边唱: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活着》是一部讲述福贵命运的苦难史,也是一部社会发展史。阅读本书不仅增加了我对文学小说的兴趣,也让90后、00后的我们能一瞥过去的时代,更能让我们好好思考,要以怎样的方式活着?活出怎样的精彩?作者余华在书中写:“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一语道破了活着本身的含义及《活着》一书的精髓,值得思索,值得参考。于个体的我而言,活着是一种体验。既然活着,既然能活着,那就用心过好每一天。于我这一类青年群体而言,不仅是要体验地活着,更要思考要活出怎样的精彩?现在我们国家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青年一代要以怎样的方式活着?难道要把社畜、躺平、佛系、乙方等负面词汇印在脑门上吗?不,我们应该要如鲁迅所说,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在面对荣誉时要戒骄戒躁,在面对艰难困苦时要有顶住大风的坚持和韧劲。

    在阅读本书之后,我把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版《活着》也看了,书籍和电影的两种艺术呈现方式和差异,张导的《活着》把结局改编了,给人更多的希望和温暖。但我更偏爱余华小说笔下的结局,更彰显了福贵在悲痛中葆有的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这是一本文学小说,说实话它没法给我的工作实践带来立竿见影的参考借鉴,但是阅读本身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我很享受阅读的过程,我相信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形成我的人生的底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百读不厌的书——《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sr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