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春蕾八幼
感悟
一、未满足的需要。
每个人的需要都是不同的,因为年龄、性别、生理特征等多方面影响,每个儿童和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植物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孩子的独特性也要用不同的建构主义的方式对待。
1、积极的期待(心引力法则)。
我们成人面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和非语言的行为、态度会影响到孩子。(积极对积极,消极对消极)
“你的预期真的会创造结果”真的很认同这句话。现实中这种情况很多。
2、不同个体和不同情境需要有针对性的回应。(用心感悟)
二、独处的需要。
脾气暴躁就是需要独处的信号。这是一个解决、消化情绪的机会。
三、权利的需要。
成人对于孩子的操控越多,孩子实现权利的机会越少。(比如孩子吃不吃饭、是否午睡等等)双赢的选择是孩子和成人都能接受的选择。
不要说“好吗?”除非你能接受孩子说“不”,日常中,“好吗”这个词语使用率还是挺高的,我们认为询问孩子说“这样好吗?”看似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其实是想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选择,当孩子说“不”时,我们就觉得孩子不听话。所以我们可以明确的说出我们的要求“现在我们要去吃饭了”。
四、所有权的需要
所有权的需要必须与社会期望的分享达成平衡。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所有权的需要的需要,我们成人要懂得不要站在成人的至高的道德十字架上去评判孩子。
昨天去公园玩时也出现了一幕:两个孩子在一起玩,不小心一个孩子打到了另外一个孩子,孩子之间道歉后就原谅了对方。可是这时被打的妈妈生气了,和另一个孩子的妈妈争吵了起来,而且还吵得很凶,最后都生气的离开了,旁边的人都在说:“孩子都没事了,大人还吵起来了!唉!”
许多人的痛苦大概在于,难以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
我明明想要的是苹果,却被强塞了个梨。
自己不想要的,再大的梨也吃不香;
自己想要的,再丑的苹果也觉得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