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400篇 听作家分享——成长小说中的乡土传承与守望

第400篇 听作家分享——成长小说中的乡土传承与守望

作者: 小白记录本 | 来源:发表于2020-08-21 09:04 被阅读0次

    彭学军,女,出生在湖南吉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编辑,中国作协会员。著有《你是我的妹》《鲤山围》《建座瓷窑送给你》《腰门》《浮桥边的汤木》《森林里的小火车》《油纸伞》等。

    其作品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等诸多大奖,并输出英、法、日韩等多种文字版本。

    一.《你是我的妹》

    1.作品中谈什么,是由童年的记忆和成长的经历决定的。

    《你是我的妹》是二十多年前写的,湘西苗寨几个女孩子的故事,与我童年的一段经历有关,因为彭学军的出生地是湘西吉首,也是这那里的州府。6岁父母下放,我到达那里,那里有很多陡峭的大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但是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当地的人特别友善,教母亲怎样用背孩子,怎样用灶火做饭,木匠教爸爸做家具,那里的人和环境,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阿桃的原型是金妹,金妹会背着妹妹来我家玩,她有好几个妹妹,爸爸面相比较凶,妈妈身体不好,金妹很辛苦。2015年回湘西去看金妹,金妹家的房子还在,但是没有人住了。

    另一个人物阿秀婆没有原型,但是这类人物在湘西是存在的,就是“妙鬼婆”。江西有很多民间活动,比如赶尸、放蛊。放蛊,是把毒虫放在一起相互的撕咬残杀,把最后存活下来的那个毒虫磨成粉,放在别人家的房前屋后,或者放在别人吃的茶水里,就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凶险。这是我童年的噩梦所在,因为放蛊的人面相很普通,身份隐蔽,所以让人防不胜防,而民间也用一个动作来防止被人下蛊。

    后来有作家根据阿秀婆的原型改编出了一本书图画叫《桃花源婆婆》。

    2.成长小说要写出人物性格的成长变化。

    成长小说一定要突出“成长”二字,前后要有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在《你是我的妹》这部小说中,我的成长主要是在阿桃的影响下去实现的,我不仅是阿桃命运中的旁观者,也是参与者。我与阿桃一起参与“给妹洗澡”“把妹送人”“把妹接回来”“目睹了妹死亡”,唤地了我的母性,深刻地触动了我的亲情世界。刚开始我对自己的妹妹,关心非常少,就连刷碗,做家务也是用划拳决定的。但是通过这一些,我对妹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两条线

    这部小说里有两条线组成,一条是主线:我和阿桃的故事;另一条辅线:阿秀婆的故事。阿有婆的这条线丰满了小说的叙事结构,让我学会了通过表象去体会人性。通过阿秀婆的生活,她隆重的葬礼,表现出了瑶家人豁达的死亡意识,让我对死亡有了新的认识。

    书中写了“妹的死亡”“阿秀婆的死亡”,死亡也是这本书表达的一个主题。作家如何写死亡?首先,应该照顾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心智,但是又不能回避和粉饰死亡,所以,写妹的死亡,我写了一株冬天发芽的桃树,反衬了妹以另外的方式存在着,减轻小读者对死亡的恐惧。

    二.《腰门》

    1.作品创作背景

    小时候随父母亲到乡下,父母干活就会在田头铺一块塑料布,把妹妹放在地里,让我看她,但妹妹就会哇啦哇啦哭,父母看这样不行,就托人在城里面找了一户人家,把我和小妹妹就寄养了过去,我们寄养的地方就是凤凰。

    凤凰是从文的故乡,那里有城墙、有吊脚楼、有青石板、有水,是一座非常安静美丽的古城。那里有一段城墙离那个婆婆家很近,我小时候会经常趴在那个上面玩。我在婆婆家寄居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小妹妹在那里住了四年。书里面的很多人和情节是虚构的,但感情是真挚的,体验是真实的,文字是自然而然从心里咕咕流淌出来。

    2010年5月份陪父母,重回凤凰,见到阿婆,正好是她90岁的生日。谁知到年底她就去世了,妹妹在她的墓前《腰门》把腰门一页一页撕掉烧了给她看,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这本书。

    作家段颖雨婷根据《腰门》中“水”的故事,创作了一本图画书《水哎》。

    2.腰门的寓意

    腰门是一扇很矮的门,小孩子非常小,看不到外面,只有搬个凳子站在腰门旁边扶着腰门探出头去,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因此,在作品中腰门是小孩子的门,象征着孩子看世界的通道,是一扇成长之门。

    三.《建座瓷窑送给你》

    刚开始只是想写一本关于瓷器制作的图画书,就到景德镇去进行采访,采访了很多制瓷人,比如,有个师傅讲到,他小时候早上上学天气很冷,他们就到窑口捡一块砖头,用棉布包着暖手;讲到出窑后提桶水放在窑里,一会儿水温升的非常高,洗澡像洗桑拿一样,非常舒服。听他们的童年故事感觉非常有小说的画面感,就萌生了想写一部小说的念头。

    后来又到景德镇做了很多次采访,也读了很多写瓷器的书籍,又报了一个制作瓷器的作坊,进行了亲身的体验,感受了从泥到成品的过程。

    瓷器的制作过程正好暗合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它们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相似,最初,孩子只是一个自然的人,要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必须受教育,有被塑造,被锤炼的一个过程,就跟一团瓷泥变成精美的瓷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这本书就用制瓷的主要过程做了目录,把整个故事串了起来。

    另外,小说中有很多超自然的事件或神秘的力量,一方面是与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有关,另一方面在那样山清水秀的环境里,大自然的神秘,还有人们的信仰,对这种力量的的敬畏自而然就会产生。这不是迷信,读来会让人感动,情感有一种寄托,给整个小说增添色彩。

    比如,《腰门》里面沙吉脖子上挂的“木蝉”、还有那只猫,不仅让小读者领略到了凤凰古城独特的文化,而且对大自然产生敬畏。

    书是船,阅读是浆,渡我到想要去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是现实中的,也可能是想象中的一块诗意之地,阅读可以带我们到那里,让我们的心变得开阔、豁达,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能从容平静对待,这就是阅读的意义吧!(书中的我,指的是彭学军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400篇 听作家分享——成长小说中的乡土传承与守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oy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