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
保持好奇心,但不要随意评判

保持好奇心,但不要随意评判

作者: 任建平_海问联合 | 来源:发表于2017-11-25 17:23 被阅读466次

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eman)有一句名言: “保持好奇心,但不去评判。”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高威先生(Tim Gallwey) 在教授网球的时候,发现最好的教授方法不是在批判中试图纠正他人的错误动作,而是不去评论,这样可以让学习者放松聚焦(Relaxed concentration)到真正的优秀状态中,从而自然学习成长。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内在游戏”(The Inner Game)可以被总结为:

绩效(Performance)=潜力(Potential)-干扰(Interference)

“不评判”的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祛除内心的干扰,从而达成更优的状态。高威先生后来写作了《网球的内在游戏》,《高尔夫的内在游戏》,《音乐的内在游戏》和《工作的内在游戏》等一系列“内在游戏”丛书,揭示了不评判(Non-Judgmental)对于教学相长的重要意义。这也成为了现代教练技术的核心理念。

保持好奇心,但不要随意评判

在人类社会中,人们习惯于评价自己和他人。这应该是人类社会属性的一种基本体现。动物不会评价,因为他们没有语言和评价系统。

评判(Judge)通常指的是利用自我的观点来审视观察到的事实,从而定义事实。 而很多时候,由于我们的观点被各种感情、愿望、内在动机,价值判断、理论和特定的意识形态所裹挟,我们的评判往往不全面,容易走极端或者无法被他人认同。 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很多人是无法阻止自己不去评判的。有些评判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但更多的评判随时会从我们的心头自然涌现。

当我们受到冒犯时,我们会生气的批评别人不懂得尊重他人;当我们看到别人失败时,会认为他们咎由自取或者无形中看低;当我们发现别人更加富有,健康,美丽时,我们会羡慕或者嫉妒;当我们遇到不同的想法时,也会马上表示出拒绝。

这些都是评判。内心的评判显然会生出很多情绪,困扰和阻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和工作。

史提芬.柯维博士(Stephen Covey) 说过, “我们应该怀着同情之心,而不是责怪之心去发现别人的弱点。 问题并不是他们没有做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 问题的关键是你选择用什么方式来回应这些状态。 如果你一开始就认为这就是“问题或者缺点”,你需要让自己马上停止。这样的想法本身才是问题。”

一次,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看到自己的一个朋友的孩子没有好好读书,问我可以推荐什么书给这个朋友。 她说她知道其他朋友的孩子都受着很好的教育,环境也好,她因此觉得这个朋友没有给孩子提供好的读书条件。但这并不见得是她的那位朋友的看法。我建议她还是要慎重一些提出帮助的想法。因为,她将对方孩子的教育现状看成了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评判(Judgement)。有时我们希望世界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运行,哪怕这样的想法是善意的,也可能带来不佳的效果。

“不随意评判”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十年前,我们美国的合作伙伴ASSESS系统的创始人大卫.比格(Dave Bigby) 博士来中国时,我问他对于美国总统布什的看法,他笑谈说他并不关心政治,不予评价。后来,我又问他对于奥巴马的看法,他的回答也大致相同。现在想起这个事情来我才明白,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而是秉承着一种不随意评判(non-judgmental)的精神。这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反过来看,日常的随意评判会暴露人的不成熟,这样的行为有可能也会带来问题和风险。

首先,我们会观察到,那些经常愿意评判别人的人通常是负面或者极端的。这样的情绪首先会让本人陷入负面的情绪中。在任何一个组织中,如果随意的评价盛行,往往会衍生出更多的不满情绪,甚至会影响到组织的整体氛围。

而当我们轻率的给予别人评判时,也会让接受方感觉到自卑、反感或者抵触。关键是,即使我们希望对方按照我们的意图改变,但往往事与愿违。这在家庭教育中尤为突出,很多爱批评孩子的家长没有能够真正的教育好孩子,反而培养出了孩子的逆反或者自卑心态,甚至影响到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和做事方式。

既然大家都能意识到随意的评判不见得有好的效能,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会随意评判哪?那是因为,评判是社会赋予我们每个人的一种行为习惯,而不是一种技能。它是我们保持和他人连接的一种方式。人们在一起说说别人的短长往往是一种亲密伙伴之间才有的模式。

按照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根(Robert Kegan)的成人发展理论, 评论他人可以被看作是我们被特定观念束缚的表现,这些束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来源于我们的欲望、偏好、希望维系的社会关系、特定的价值观、特定的观点和意识想法。

-当我们被自己的欲望和兴趣驱动时(工具型的思维模式),我们常常用喜欢和不喜欢,好和坏,对和错来区分和评判人和事物。我们对于人和事物的评断容易呈现两极化的趋势。但这个世界往往并不是简单的两级世界,而是多元有机的集合。采纳两极化的观点的人通常会无法适应外部世界的复杂性和灰度,也不善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一些人愿意用好人和坏人来区分这个世界中的人,但往往会发现,他们认为的好人也没有对他们那么好过,而那些坏人可能也从来没有危害过自己。

-当我们被人际关系驱动时(社会化的思维模式),我们往往会利用不同的标签来区隔我们认同和不认同的人。 人种(如黑人和白人)、信仰(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地域属性(老乡)、社会关系属性(同学)等等都会成为我们评判中使用的标签。我们有了这些标签后,也就比较容易简单得判断哪些人是我们可以信任和依赖的人,而哪些人我们要天然得回避和拒绝。

-而当我们被意识形态和我们形成的身份认知驱动时(自主的思维模式),我们业已形成的特定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都提供给我们进一步评判自己和他人的标准。最近一段时期,中日关系非常不好,很多人不喜欢日本的首相安倍。好像日本的首相安倍天天在和中国找别扭,闹矛盾,而且也用尽了心机。 但这样的判断有可能是我们的媒体逐渐帮助我们构建起来的观念。作为日本的首相,安倍在日本人中的看法肯定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当我们评判他人时,主导我们评判标准的观念和想法很多时候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心理学中将这种状态称为“主体”)。 就是说,人在进入评判模式时很多时候是不自知的。

随意评判(Judge)和科学评价(ASSESS)

不要随意评判(Judge)自己和他人,但很多时候,在职业的环境下, 我们需要客观和科学的评价(ASSESS)人才。 如何区别科学的评价(ASSESS)和不够科学的评判(Judge)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本人的工作涉及很多科学的人才评价方法。如在评价中心中,我们会培训专业的评估师担任人才评估工作。 受过训练的评估师会通过公平、客观、不带偏见的方式评估他人的行为,并提供系统的报告和反馈。为了做到这样的状态, 科学的评价过程按照“ORCE”的步骤来完成,即:

-观察(Observe):细心观察和倾听发生的事情

-记录(Record):准确全面得记录所发生的事情

-整理(Classify):使用规范的语言对行为进行分类和整理

-评价(Evaluate):按照明确和统一的评估标准对行为作出评分

保持好奇心,但不要随意评判

ORCE的流程的每个步骤都必须建立在前一个步骤的坚实基础之上。而评价中心中使用如小组讨论、一对一面谈模拟和书面报告等多样形式,将现实中的情景通过模拟再现,从而让参与者有机会系统全面得展现自我的各项能力行为状态。由于评估师可以观察记录大量的行为证据,并根据明确的能力标准给予数量化的评估,评价中心能够给出更加可靠的分析和评估数据,也容易获得被评估人的接受和认可。

在这样的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的评价(ASSESS)和日常的随意评判(Judge)会有本质的差别。在科学的评价中,之所以科学关键在于如下几点:

a) 全面:在评价中心这样的模式中,通过设定一系列典型的情景,我们可以全面的观察到一个人的大量典型的行为数据,整个的评价是基于比较全面的数据收集整理而来的。

b) 基于行为证据:在评价中心中,评价是基于切实的行为证据作出的,因此,非常有依据,同时,也容易获得被评估人的认同。

c) 有清晰的评估标准:在评价中心中,都有根据组织能力要求开发出的明确的评估标准作为评估的依托,而且是多维度的能力评估,往往包含5-10项能力要求,能力的覆盖面大,避免了类似于“好”和“不好”这样的简单的价值判断。

d) 公开和透明:在用于发展目的的评价中心中,评估师作出的客观评估结论往往会详细得反馈给被评估人。在这样的科学评价中,流程是非常公开的,内容和结果也非常透明。

与这样的科学的评价中心模式相对立的是日常的随意评判(Judge),可能的缺陷也就一览无余了:

a) 不够全面:我们日常的评判往往无法全面得看到事物的面貌,因此, 会基于不完整的观察作出判断。

b) 缺乏证据:日常的评判往往被我们的情绪、喜好等因素主导,有时没有充分而且切实的证据,有时甚至会忽略客观事实证据。

c) 没有清晰的评估标准:在日常的评判中, 我们依托的标准是我们的喜好、价值判断和日常观念。这些观念本身就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或者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同。

d) 不公开和不透明:日常的评判往往是没有公开沟通的。可能是一个人内在的想法和情绪,或者是私下的随意评论。当有些评判表达出来时,也可能会通过一种非专业的方式传递给被评判的人。很难做到公平公开和透明。

因此,人才评价(ASSESS)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特别在专业的组织内部,每个职业的管理者都应该学习如何正确的评估人才,这样的学习可以帮助克服我们随意评判(Judge)他人的倾向。

我们也可以看到, 科学的评价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 在没有科学设置的情境下,就不要随意给予评价了。

因此,在科学的评价(ASSESS)和日常的评判(Judge)之间,我们建议:

1) 保持好奇心,但不要随意评判;

2) 科学的评价需要基于客观而全面的观察,并在统一的认知下公开透明的给出;

3) 要尝试不断努力将个人观点和事实尽量分离,尝试接受更加完整的事实本身,不管它是好的还是坏的、应该的还是不应该的。因为困扰我们的,其实是我们的观点,而不是事实本身。

相关文章

  • 保持好奇心,但不要随意评判

    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eman)有一句名言: “保持好奇心,但不去评判。” 上个世纪七十年...

  • 谈谈人生

    不要随意揣测别人的想法,不要随意评判别人的生活。

  • 不要随意评判他人

    我们总会遇到让自己心情不爽的人,总会遇到人让自己心烦。 但无论当时你是什么心情,最好也不用随意去评判他人,这是一种...

  • 不要随意评判别人

    我们往往都是以自己所灌溉的理念去衡量别人。但是每个人都有他(她)的生活价值,有你所不能理解的一面。 比如人常说,办...

  • 不要随意评判别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就这样说过:不要去随意评判别人,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给别人贴...

  • 不要随意评判别人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总是喜欢对别人的穿着评头论足,或对别人的生活习惯指手画脚。 当一个人评价另一个人的时候,表...

  • 【163】请不要随意评判他人

    大家好我是西瓜,今天是我日更的第163篇文章,如果对我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为我赋能,也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会回复...

  • 不要评判不要评判不要评判

    我除了不停的告诉自己“转弯啊转弯”之外,我还在心里不停的告诉自己“不要评判不要评判不要评判”。 刷抖音,碰到一个不...

  • 不要评判,保持微笑和善良

    每天默念

  • 你可以质疑,但不要随意评判

    今天一大早,看完了《偷影子的人》这本书。现在我已记不起主人公“我”的名字,但我记得吕克、苏菲、伊凡和克蕾尔。我甚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保持好奇心,但不要随意评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vc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