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硬写摄影
哪里是拍摄?其实是反射 | 苏利文

哪里是拍摄?其实是反射 | 苏利文

作者: 苏利文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02:54 被阅读0次
    摄影 ©庄严

    纯景纯人都拍得挺好。人景合一起,就差很多(例题图),这是什么道理呢?

    从条件反射的角度分析: 大脑意识皮层纯景和纯人的映像存贮比较丰富且处在活跃状态。而景与人结合的映像有意识排斥现象,反应慢,处于半休眠。

    我把摄影行为叫做映象条件反射。 这样就能解释诸多摄影理论无法说明的现象。 

    起码有两种方式的反射: 一个是生理反射,二是潜意识反射。 

    生理反射存在于早期摄影行为中,比如爱好、新奇、荷尔蒙作用。而潜意识反射存在于摄影行为中期,大量图像摄入在大脑“映象库”,一有情绪的风吹草动,情感的煽风点火,就熊熊燃烧。此阶段成为高风险时期。各种似是而非,人云亦云的影像频频产出。

    你要明白: 

    有些时候你看到的并非眼前所见。 

    眼前的只不过激发了你潜意识的那页景象。那么,你条件反射按下快门。 你着实记录了一次潜意识活动。

    问:有意思。怎么解释“高风险”?

    高风险是指潜意识泛滥导致的影像高产出,形成了假性视觉盲区。 

    重度摄影症患者的典型表现就是高产出,这个还要展开么?

    问:这些大量在大脑“映象库”存贮的图像源自哪里?或者通过怎样的行为摄入? 

    专业知识和修养、画册、摄影圈、论坛,都象老坑一样积淀在那里。 

    一定是通过视觉行为,当然,意淫也是有可能。 

    问:如果是源自外界,通过“看”存贮到图像,而“看”外面的世界(这又是个图像泛滥的世界)。 

    这里的“存贮到图像”,还单单指他人已经完成的图像,而非自然或现实景象。 

    问:那么选择怎样的图像存贮?取决于什么?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这是一个大问题,摄入什么样的图像于脑海,大部分不由自主,但也有情感喜好因素。 

    喜好真是一个麻烦,生理的,教化的,宗教的,政治的等等。最坏的是其中的流行因素,人不能脱俗一个很重要关节是:趋炎附势。 

    你的“映象库”于是日日更新,月月组织,怕缺一漏万。不怕自己知道,就怕自己不知道。 

    潜意识并不是混沌汪洋,它一样急功近利。它也有层次,有高活跃层,低活跃层,有机地蚕伏在你大脑意识反射区。

    问:潜意识产出的影像有多少成分是属于自己的?什么因素起作用?

    我说一半以上,估计绝大部分人怒了,不答应。 我说三分之一,大概很多人会认为胡说八道,扯蛋。 我说十分之一,兴许会有人说有点意思,说下去。那意味着十张照片里必有一张不是“自己的”,那是谁的呢? 

    那是潜意识制造的,那是大脑意识里的映像的条件反射,或许单一件,或许几件合成。 

    保守估计,当今一个成人一日大脑获得的影像近六百多。过目即忘的三分之二,那么留下来二百多,这还只是一日。 

    小时候我们学哲学常识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可以拿过来说明白。 

    今天讲发达社会,资讯时代,数字时代,最大的优点就是间接经验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直接经验。 

    不是你不愿意享有直接经验,是间接经验的速度,广度,高度,愉悦度远远胜过了直接经验。 

    遐想一下。

    问:麻烦再具体解释一下您的“假性视觉盲区”? 

    看和看见有区别;看可以视而不见,看见就是注意了。 

    放眼望去,似乎满目景象,但那只是看。睁眼瞎,原意就说这个。 

    这就是假性视觉盲区,也可叫做非病理性视觉盲区。

    问:我指的也是“他人呈现的图像”例如,Wolfgang, Alec Soth,Jeff Wall...... 之人,或许再加上荒木等日本一些摄影人,这也是我说图像泛滥的原因。

    因为我们存储了许多“他人的”图像后,我们的“潜意识”早就成了他人的变体,所以间接的说,拍出来的东西是“他们的”,暂且不说模仿的好与坏。

    所以我问,是什么因素起作用,促使你按快门?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意识的作用。 

    意识里面有有意识和潜意识。 

    有意识(我想拍这个),潜意识(它就是这个)。

    问:这些因素里有多大成分来自于他人,有多大成分是属于自己?

    “映象库”越丰富,知识越多,他人成分就越多;所以说“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问:当他人的成分(如对偶像摄影师的崇拜导致的潜意识模仿)多于自己的动机的时候,那么摄影的意义又在哪里?

    自始至终我没有说过“模仿”这两个字;模仿是有意识的,潜意识里没有模仿。对偶像摄影师图像的崇拜,会形成一种潜意识,这个潜意识调节了条件反射的强弱和大小,它不但肯定动机,有时候它还直接参与动机。摄影的意义就是记录影像;记录什么为什么记录怎样记录,那是摄影的能力和功效,和意义不是一件事。

    问:拍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个调调的翻本。只不过内容时间不同,那么除了娱乐自己,它有没有更高一层的意义?

    为什么没有?艺术品存活,复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没有赝品就没有真迹。比如音乐作品可以被一代一代地演奏,诞生伟大的演奏大师;美术作品可以大大方方堂而皇之临摹,拓碑;摄影为什么就不能?表现、演绎、戏仿先人的伟大作品,是为了让作品世代流传。比如,第十个*成为一代名摄影家,因为他擅长再现寇德卡,还有萨隶曼;还比如你说的Stan*,他的伟大功绩在于不但精准而且创造性地表现了松尾芭蕉。这些个没有意义吗?

    问:为什么K1973*说stan是中国摄影界的松尾芭蕉??为什么Stan就不能是Stan他自己?

    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一定要做自己,这种说法今天看来略显迂腐,不做自己就没有价值?个人价值与是不是自己已经不是等号关系。第十个是自己有价值,第十个不是自己说不定更有价值。个人价值发展到今天,衡量标准翻天覆地:没有或不能被利用的个人价值才真正是没价值。

    问:所以您说的这个“潜意识反射”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贬义?

    它是生理学名词,中性。我使用过程中把它当作功能性,有时是物理性名词。我一丁点都没当它贬义。

    问:你看到一个景决定拍张照,以及按快门的动作,都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你选择怎样的内容拍,以及你选择怎样的方式拍?什么因素促使你做这些选择?潜意识反射?源自于他人的外界的“图像映象”?还是自己的审美起作用?理性的也好,情感的也好?

    条件反射嘛。意识行为(有意识和潜意识)一起作用了嘛。

    问:就是说人们通过自己的潜意识在不断的复制复制再复制?潜意识变成了另一个图像复制品的机器?媒介?

    这个提法有点新。用“动力”是不是更恰当呢?

    问:如果说间接经验导致产生类似的照片。那么直接经验呢?

    能这样分清的,大概只有超人。他们是纠集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人绝望。

    问:作为人类爱恨情愁的感受都是相通的。

    真让人动容。是的,人类的情感和感受同样是可以传染的,这个不要疏忽。

    问:通过直接经验拍出来的相片不是也“类似”么?

    很遗憾,人类的情感归纳起来也就那么一二三;你能拍出七八九吗?

    问:就好象有人说,后来所有的戏剧都在变相的复制莎士比亚。 

    我好奇莎士比亚复制了谁?肯定有不止一个人知道,愿意聆听。

    问:你觉得是什么导致产生新鲜的货色?不是绝对的,是相对来说。 

    “Gehry说,没什么是新鲜的,除了科技的进步。”  我同意。

    你看到了别人看见的景象,大多如此。 这不是危言耸听。 

    一个拐角,一棵树,一个眼神,一斜光影,一幢阴霾中的房子,一个姿势。 

    都可能刺激你的潜意识映像库,唤起你的影像记忆。然后你不自觉跟着意识走,找“你认为”的“最佳”视角。 终于你对焦到你映象库的那个形似的状态,你狂喜,按下快门。这是一个愉悦的,令人振奋的尴尬性瞬间。 

    荒诞吗?一点不。现在连家用数码相机都能做到自动搜寻脸部区域对焦点。 

    机器是人设计的,机器的记忆是人大脑记忆的千分之一。你还怀疑人脑的自动记忆搜索功能吗?

    问:喜剧么?我怎么感到是悲剧?

    对你来说是悲剧,因为你致力于创造。而对大部分普罗大众或艺术爱好者来说,那就是福音。 

    那就是“你看看,我也能拍出大师作品”的价值所在。也就是永无穷尽的自动影像记录器研发生产的动力所在。 也是图片库、图片书、图片论坛欣欣向荣的生命所在。

    喝酒壮胆,提出一个预言:大师模式记忆卡。 

    布列松卡、寇德卡卡、杰夫沃卡,爱狗斯顿卡。 

    风格、影调、构图编程模式块,输入记忆卡。你买了“爱狗斯顿”卡,装进自己的数码机,打开开关,选择人物或者风景。 然后只要端起相机,你无论怎么拍都是爱狗斯顿。你付了一百不到美刀,预置了爱狗斯顿,透支了大师一生心血。想想也太过划算了。 

    不久将来,街上你会听到一个气咻咻声音说:下次买寇德卡,废了这张狗屁布列松。

    问:Adobe Painter 不就已经有 Van Gogh 效果的 Filter 。MAC 的Photobooth 也能拍出Andy Warhol的效果了。真的是象Gehry说的,没什么新鲜的了,除了科技的进步。那照你这么说“自己”哪去啦?没“自己”了?

    自己在,每天吃喝拉撒一件不少。我没质疑你拍的照片,我只是说那照片里有你潜意识的作为,而潜意识里有许多别人的东西。你拍的照片终究还是你的。哲学的痛苦是很多时候自己不是自己。

    问:如果怎么都是“复制”,那我们再举起相机拍的理由和意义是什么呢?

    复制。

    问:既然需要表达的都早以被表达过了,为什么我还要再表达一遍?又未必能比前辈们表达的好。

    我爱你。永远说不够,永远爱听,永远不厌其烦。

    问:看了那么多这个家那个家拍的东西,再回头看看周围人拍的东西,真的是象您说的“这个样子”,无论是潜意识还是有意识都能看到某个家的路子和风格,做一个中国的某某某有什么意思?对个人来说可能有意义,满足了兴趣爱好,表达的欲望,虚荣的表现等等。那么往大里说呢?加剧整个世界的图像泛滥?就象物质一样过度生产和消费导致无限度的浪费?如果这样不如不拍。光欣赏别人就足够了,这并不影响你对摄影的爱好啊。

    能做中国的某某不简单。说某某名字不难,你知道上帝造他多辛苦,感谢主。当我们今天说罗伯弗兰克,说寇德卡,说爱狗斯顿,说泰瑞理查安德森,说姐夫墙,如数家珍地象数叨邻居一样,这种亲近意味着贪欲。今天是礼拜六,恕我不敬。

    问:早起,窗外在飘雪,真美那姿势。我拿起相机(数码)拍了几张,打算晚上写日记的时候当题图。自然雪被无数人拍滥了,但这是我自己的生活记录。它展示了我自己的生活的一面,比如看我日记的人就知道我窗外看出去的是怎样的雪景。我把这行为叫自娱自乐吧。

    但当“摄影”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当我们把自己当作一个“创作者”(这词听上去有些矫情)。创作出来的东西最终是打算呈现在大众面前,甚至最终进展览馆博物馆里去的时候。这是否要涉及到一个“责任”的问题?

    摄影是工具,有一天摄影产品混进了艺术市场,卖了钱,摄影才堂皇地叫做艺术品,跟早期画神像和贵族肖像的画匠一样,不然永远是新闻报道图,身份照片和旅游留念图片。高是高了,但基本属性没有变。未来几年,摄影工具性回归的走势愈加强劲。这跟科技有关,跟科技应用与普及有关。哪一天拍艺术照的摄影师没饭吃了,你去骂以太网,骂数字处理器。所以别揽责任于胸中,展览馆博物馆过几年也快拆光了,这种劳神费事花钱不讨好的老派场所一定会被新媒介代替。后代有责任传承,但没耐心守灵。

    问:就在今年,这边的一个艺术机构有个知名艺术家的行为艺术表演。仍旧是裸体人身上涂满了油彩,在白布上“做画”,只不过他是被一匹马拉着。so..... 这样的陈词滥调,以不同的方式说同一句话表达前人们早已表达过的同一个意思。这样的行为对公众能产生啥意义?

    “知道”的意义。

    没有规定艺术必须开天辟地,每一次表演都必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是文化娱乐活动。惊世骇俗大家起立,完美演绎集体喝彩,精到复制掌声四起。这是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再说人由着性子往白布上撒欢,到由马拉着亦步亦趋,这意思的确转变了,它靠反诘前者的意义成为意义,不能断然说是“同一句话”“同一个意思”。

    某人插嘴:潜意识要能随便你摸一下就能感觉到,还能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识别它甚至体会它,那还叫潜意识么? 

    潜意识不是拿来摸的。你想说潜意识不可识别?那你就否认了一个悠久的学科。你好大胆子。 

    某人插嘴:盲区不妨可以解释为基于个体经验的习惯性观看,无论这里的习惯是来自智识的还是记忆的。我的理解是过于单纯的动机,形成了盲区。 

    你在自我解释。 

    某人插嘴:假设拍照是有意识状态下的行为,那你一定是体察不到潜意识的。潜意识只能通过某个情结对拍摄过程施加影响。就算自己往回推,顶多也只能知道这个情结它是啥。 

    有意识和潜意识是纠集在一起意识的,自己反证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潜意识就是一种意识。意识作用于人的行为,不用通过啥啥情感中介,更没有过程,直接、瞬间。往回推?你以为科学是普鲁斯特? 

    某人插嘴:如果某人说他能意识到他在拍“自己的照片”,那我倒要怀疑,这个所谓的自我,有多少成分是真我。

    因为没有这个本领,所以才提出这个问题。没人能超过上帝。我压根没打算鼓吹先念论。

    某人插嘴:拍吧拍吧,浪潮的前面和后面,都是泥沙,法克。

    小资产阶级的伪虚无。发克。

    问:起因是对摄影的爱好,大家努力学习看画册读理论。然后不知不觉跌到“间接经验”的陷阱里去了。而这个陷阱就象个旋涡,呈逐渐扩大的趋势,也象沼泽,你越挣扎陷的越深,你不挣扎也出不来。它将人的潜意识整个儿侵占的同时,把“直接经验”或者说“自己”也给吞食了。悲剧啊。

    某人插嘴:摄影不仅是手指活动,还是审美活动。

    是的。但是审美活动是意识活动的一部分呢?

    某人插嘴:大师的潜意识里是什么呢?

    估计还是大师。(笑)大师都是有特殊能力的人,不然就不是大师了。

    问:我不拍了。我生孩子去。

    这是很明智的选择。也许有一天你回答记者,感谢我的孩子,那是上帝给我的一个提醒......云云。

    某人插嘴:你是不是也在拿自己的“间接经验”批评创作者的“直接经验”呢?

    好像你说反了。

    某人插嘴:大脑里塞满了不知被谁塞进来的各种乱七八糟潜意识?

    潜意识是更生在大脑皮层里的意识。潜意识里的东西有部分是自己挑挑拣拣摄入的。强迫塞也有,上海徐家汇太平洋百货广播里小虎队歌曲“宝贝对不起”就算是,一首歌曲最后演变成顾客购物条件反射。这个连总经理也未必搞得清吧?作为商业营销新模式还上过大参考呢。

    某人插嘴:你的潜台词:只有少数人,能处理潜意识的,才够格成为按快门的人。 

    能处理潜意识,那还叫潜意识?你小看我。

    某人插嘴:关键是,你凭什么否认一个潜意识的价值?

    潜意识作用产生了价值,无作用也无从谈价值。

    某人插嘴:人的头脑决定性作用的不是内容,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了人会做什么样的行动,进行什么样的判断,内容本身迷惑性最大了,一个人可以天花乱坠的说很多事情,但他的思维方式和判断问题的方式才是代表他观点的最终出发点。

    能拉出什么样的屎,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屎,是拉屎的方式。那么我要问:拉屎的方式是依赖什么决定的呢?对不起,这个不雅的比喻。有一种蛊惑人的说法,就叫做方式决定论。最近的大萧条,是对这种新教条的有力驳斥。

    某人插嘴:说到底,你怎么样看世界,怎么样按快门,不都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么?

    不对。是世界观的问题。

    某人插嘴:你选择什么,摒弃什么,不都是你认同的东西和不认同的东西在左右你的思维么。

    这才是价值观的问题。

    某人插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为啥啊,就是一个价值观决定了你的思路的走向,决定了你的本质。

    所以,不要期待狗嘴里吐象牙,就像期待象嘴里吐狗牙。你比我还斩钉截铁认定本质决定一切。刚回答完这句话,网上看到一条消息,狗嘴里真的长出了象牙。英国伯明翰一个遗传研究机构公布的资料。

    某人插嘴:你本质上就把持着一个价值观。大概就是艺术决定论吧。或者自我价值决定论。归根到底。我就是不同意你的这个经验决定论。

    三顶帽子。我都接受,因为字面看上去都挺顺眼。

    某人插嘴:按动快门的瞬间不是修炼出来的。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如何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而不是想法设法修炼意识。 

    又变成了一个不可知论者,价值观从哪来呢?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什么途径?条件反射肯定可以修炼,比如冰火两重天。

    某人插嘴:我关心这句话,用你十张照片的说法就是“拍十张没有一张是潜意识的流露,张张都是意识,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创作"。

    这几乎是光天化日下的强暴。我的原话是:那意味着十张照片里必有一张不是“自己的”,那是谁的呢?那是潜意识制造的,那是大脑意识里的映像的条件反射。请注意自己的还有引号。怎么就变成“十张”里面“张张都是意识”还“严格意义上的是艺术创作” 呢?

    问:以我自己举例啊,我为啥还要出来学习,是因为“间接经验”还不够么?(教育算的上是间接经验吧?)

    你渴望直接经验。

    问:如果说“间接经验”跟“潜意识”有关,那是不是“直接经验”跟你这里的“意识”有关?八天引用的您这句话里的“意识”是怎么来的?“间接经验”的堆积?量变导致的质变?

    我只是拿直接和间接经验来说明有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没有企图拿他们来搭桥。他们之间不是单纯的对应关系。

    问:不是任何人的任何意识都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吧?您这个“意识”前是不是得给个定语?

    艺术创作只是人的一种意识行为,不是每个人的必要作为。意识里有N多成分,你倾注在摄影里多些,那么意识里映像的那部分就相对活跃。

    看到侯登科的一段日记,吓一跳,你看看他说了什么:“我的摄影,我和摄影,完全保持了一种行动上心理上的联系,保持了一种无言的默契关系。探索它甚至思考它应该怎样或者它是怎样几乎成了一件不相干的事,成了多此一举的事。我和摄影彼此缄口不语的只管向前走,走到哪里,该怎么走成了一个不用言明的问题,成了一个无意识的行为,最多,当我处于矛盾和疑虑时,当我无力再风急火撩地向前走时,只须叹息一声它――摄影,就够了,它只须一个无声的回应――慢慢走吧,就行了。但是,在这种不用言说的关系中,在这种不言不语的同行中,又间或存在着一种难言的隐衷或者苦涩。仿佛它是一块禁地,谁也不愿踏进它,仿佛它是一个包容着全部人生奥秘的沼泽地,踏进它就会缓缓陷下去,就会终于陷入绝望之地似的!摄影之于我,是反射我心灵话语的镜子,我即能看到一个熟知的我,也可以看见一个陌生的我,就如同我也是一面镜子,同时我能映照出一个熟知和陌生的摄影来。这是一面破裂成鳞片状斑斑驳驳的镜子。” (侯登科日记1994年3月30日) 

    我由衷地赞叹,我把其中比喻和象征抽去的话,你会以为我在翻译老爷子的话呢。

    又突然翻到1993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册子《我需要的一点现实》,法斯宾德说一部影片是如何产生的,里面有一段说法:有一次,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我拍完一部片子以后,人们说:‘这种东西早已有之’,而且事实的确如此,那将如何是好?在波鸿的时候,我曾有这样一个构思,说的是有一个写小说的作家回到鲁尔区后,和一个小酒馆的老板娘一边过日子,一边在撰写一部长篇小说。在整部影片里,观众都能看到这个人的确下了苦功夫,每天奋笔疾书,写作10到14个小时。小说脱稿以后他才发现,这个题材已经被人写过了。这个念头成年累月云绕在我心头,后来不见了踪影,大概已经被挤进我的潜意识里去了。 

    问:那什么是把“自己”从沼泽里拖出来的那根棍儿呢? 

    除了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其它问号我基本都汇报了。谢谢你不知疲倦地卖萌。我的原意想扯庄严*的,竟伸出这一路扯了十天。到此结束。

    *皆为中国新摄影风云人物

    文字 ©苏利文  

    2009年5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哪里是拍摄?其实是反射 | 苏利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ed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