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李洱近90万字的长篇小说《应物兄》甫一出版便引起了评论界的高度关注。这不仅仅是“13年90万字”这一时间和长度的绝对数字带给人们的震撼这么简单,也包含着熟悉李洱创作的读者对他《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之后创作水准的新期待。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小说,《应物兄》被评论者给予了高度肯定,值得重视的评论包括贺绍俊的《应物兄的不思之思》,孟繁华的《应物象形与伟大的文学传统——评李洱的长篇小说〈应物兄〉》,阎晶明的《塔楼小说 ——关于李洱〈应物兄〉的读解》,以及谢有顺的《思想与生活的离合——读〈应物兄〉所想到的》等。但《应物兄》在传统文学界、学界获得了那么高的评价,在豆瓣上口碑却不好,是作者作品里的最低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值得我们反思。还要观察什么作品能在传统文学界跟豆瓣上都取得良好的反响,比如双雪涛跟葛亮,它怎样调和了大众阅读跟严肃文学之间的差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