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个大学出现在微博热搜,和某些教授无耻的行径有关。举报者自称是该校的学生,在微博里一条一条列出了那些教授的罪行。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围观,评论有近十万条。除了谴责这些教授的所作所为之外,更多的人是担心是举报人的安全问题。担心他没有变成“北电侯亮平”,反而变成了“北电陈海”。该大学的官博很快发出声明,字里行间满是对举报者威胁的意味。随后某位教授也请了国内一线明星才请得动的律师发布了声明,平民和权贵之间的斗争,从来都充满了阶级的压迫性。
不管事情的结果如何,大学校园已不再是曾经的净土。近年来它一直是人们眼中热议的话题,学术造假、贪污受贿等各种丑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某些大学老师顶着天底下最光荣的头衔,住着来历不明的豪宅,做着最肮脏的交易。有人悲哀地说:“原来娱乐圈的乱,从校园就已经开始。”
走在校园里,绿树成荫,鸟儿叽叽喳喳,调皮的还会故意飞到你面前去。图书馆里满是埋头学习的人,路过小花园都能看见有人坐在石椅上看书。一切看起来美好得不像话。曾经以为,这里就是最好的天堂。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不再是以前一尘不染的模样?
为了一个教授的头衔,一个行政职务,一个国家项目,一群老师争得头破血流。如果是真才实学光明正大竞争倒也罢了,偏偏许多都是暗箱操作,需要行贿送礼才可以办成。更多的教师是在学校里挂着名,随后忙着去做生意。根本无心教书育人,更无心做学术研究。
在物质化极度膨胀的年代里,人们习惯用物质富有和权势地位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人们给教师的,往往只是尊师重道四个字,并没有给他们更好的待遇。一个明星出席一场活动所获得的收益,也许是一个教师要辛苦工作很多年才能获得。他们也想快速过上富足的生活,不愿意蹲学术的冷板凳,只想用尽各种办法谋得财富和权力。长此以往,谁还会十年如一日守在实验室做科研,谁还会抱着一大堆古籍没日没夜钻研?反正论文都是东抄抄西抄抄,抄完国内抄国外。反正大部分刊物只要给钱就能发表论文,甚至还可以代写。所以学术圈越来越乱,大师越来越少。
人心的浮躁导致信仰的缺失,作为教育者,重心不再是教书育人,而是谋财与谋权。追求好的物质生活和人生的更高层次并没有错,但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就甘愿出卖自己的灵魂又怎配教师二字。那些人披着斯文的外表,做着比下流之徒更龌龊的勾当,给学生起着很坏的带头作用,甚至将自己的魔爪伸向学生。所以校园这片净土会一点点蒙尘。正如高晓松所说,曾经以为大学校园是最纯洁的地方,后来才知道知识分子下作起来怎么会输给屠狗辈。
上梁已歪的情况下,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还待在象牙塔里的学生会为了买一部手机、昂贵的化妆品、漂亮的衣服甘愿去裸贷,甘愿卖掉自己的身体器官,甚至是出卖自己的身体。轻轻松松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看起来无比风光,却忘了这背后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一个人如果丢掉了最基本的礼义廉耻,和动物有什么区别?
很少有人会再说,我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鼓励一个人好好读书最大的动力已经换成了,你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你才可以离有钱人近一步。大家都拼命想要过有钱人的生活,要有房有车有社会地位,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就好像读高中时,老师总是说考大学一切就好了。可以放肆玩,可以谈恋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很少有人告诉他们考上大学应该怎么办,没有考上大学应该怎么办,读了这个大学又会收获什么。
可能你一个学期只会见到辅导员几次,任课老师上完课以后,课余时间基本不见人影。老师们要么在忙自己的学术,要么在忙着挣钱。让他们从紧张到狂欢,从自律到放肆,不过一线之间。教育的不作为,使社会上多了一批糊里糊涂过完四年又一无所有的人。
大学毕业那年,以前上课的一位老师让我去他们班上分享经验。看着讲台下那些稚嫩的面孔,当时心里想的是,如果当初我读大一时,也有这么好的老师能告诉我怎么去学习,怎么去努力,而不是一味地煽动我们去放松自己。也许四年后的我会现在要优秀很多。纵使读大学的都是些成年人,需要自己独立思考。但如果教育者一点都不作为,甚至是给我们错误的引导,那我们为什么要花费四年的时间去读大学,那些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
一个国家最大的悲哀,在于教育上的千疮百孔。看似不痛不痒,却在潜移默化之中侵蚀掉人心。大抵,从八九年事件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已经死掉了。再也不会有铮铮铁骨的知识分子,他们只会歌颂着盛世的和平,写不痛不痒的文章,渲染小儿女情怀,敷衍自己的本职工作,忙着去追求各种物质生活,过着浅薄又欢欣的日子。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一位大学老师痛心疾首地控诉那些每次上课都不来的同学。可是为什么他不能提高自己的上课水平,如果他可以化腐朽为生动,而是几节课都像念经一样催眠,把上课当成一种敷衍。未必听课的人只有寥寥几人。在已经是成年人的大学生眼里,一个老师是用心是敷衍,他们会判别。
我很怀念曾经给我们用心上课的老师,每一节课她都激情澎湃,总是想着要多传授些知识给我们,有时候下课了还想多讲几分钟。这样的大学老师,少而少之。现在遇到的,大多是对着讲稿、对着PPT一路念下去的老师,下课铃似乎就是刑满释放的标志,一听见立马松了口气。没有方法与经验的传授,只给你大把大把自己瞎看书的时间。
我不懂这些课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不懂他们既然如此不热爱教书为什么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更不懂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需要怎样的勇气才能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或许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权力与物质的诱惑高于一切。
所幸,纵使世态苍凉,依旧有人在坚守。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所获的利益有多少。纵使未曾过上大部分人艳羡的富贵生活,至少他过得恣肆欢欣,做好了自己应做的事情,也不必承受良心的谴责。
最后想起鲁迅先生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当代不会再有第二个鲁迅,但可以沿着他说过的话一路前行,留住心底最后一片净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