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们国家传统节日。包粽子、赛龙舟、缝合包……玩的吃的应有尽有。我们北方呢!主要是包粽子。
说起包粽子还得从我小时候说起,那时候我们村的小河里有芦苇,母亲就地取材,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
每次端午节的前两天,我们把叶子摘回家后母亲就用大锅煮上,把包粽子的黄糯米(也是我们自家地种的)、枣等食材泡上,第二天开始包。
刷粽叶可是我的绝活,每次我按母亲说的样子反正面刷的干干净净,每次母亲总是说,还是我家二妮刷的我最放心,“高帽子客”的我每次都卖力地刷,因为上面的小蜜虫太多,作为小朋友的我每次可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
每次我都打破沙锅问到底,为什么要提前泡米?为什么一定要煮粽叶……母亲总会不厌其烦的给我解释,我总是百思不解得看着母亲。
最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晚上包的粽子母亲用大锅煮上好久,还是不让吃说是要焖一晚上才好吃?有时夜里做梦也能梦到那垂延欲滴的粽子在像我招手。
直到第二天我一睁开眼就急切地问母亲粽子能吃了吗?母亲才和蔼可亲地说,小馋虫行了你就吃吧!那可是小时候我吃的最丰盛的早餐!
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卖的粽子也花样繁多,我们这一代人又上班,也很少包粽子了。山珍海味总吃也会烦嘛!这几年居然又流行开了家常饭菜。女儿也开始怀念自己家做的饭菜。这不来了个“先斩后奏”,居然把蛋黄买好了,说我没时间她可以自己学习包蛋黄肉粽子。她也太小看包粽子的手艺了吧!那我就被逼上梁山了,现学了现卖开始学习包粽子。
那天一大早我就买了糯米、五花肉、薏米、燕麦粒、红小豆……除了包蛋黄肉粽子还要包女儿的最爱八宝的。
回家后泡上食材,腌上五花肉(把五花肉切成小方块)放上盐、料酒、生抽、老抽混匀腌制四五个小时备用。
至于粽叶呢还是再从网上查一下吧!有说需要煮的;有的说用温水寖泡四五个小时就行;还有的说用食盐浸泡八小时以上,第二天再放上小苏打煮上几分钟……反正网络上的处理粽叶当时五花八门。由于自己还是学习阶段泡了两三个小时候看着是叶子很鲜艳也很柔软,但还是怕叶子不煮包不好,就又煮了一二十分钟。
这下可好了,凉不下来了。由于时间原因不得不开始包,不知道是太热的缘故还是粽叶泡的时间太短的原因,刚开始包时,容易断裂,最后也快包完了,粽叶才好用。
对于淡黄的处理,把买来的蛋黄用清水冲洗几遍就行,包时放上腌制好的五花肉、糯米就行。
最后虽然包的乱七八糟,但是据闺女反馈都一致认为还行。原因有二个。一:是薏米的大家都还没吃过;二:是蛋黄肉的味道美极了。虽然是玩笑话我可当真了!哈哈!
最后说一下包粽子心得吧!一:“干不瞎,学不会”包粽子和做其他事情一样熟能生巧,只有多做才从中找到好的方法。比如刚开始包时看到视频有说“漏斗”一边的可以用软头的粽叶;有的说用硬头一边的;还有的说两个粽叶倒着放中间开始折的……唉!也是各有各的说法,最后试了试,包长方形的,“漏斗”方用硬头的但剪去帝部分,叶子朝怀里这边。对于我这样的新手可以多缠几道线就可以了。二:是叶子最好早泡,不管是煮的还是不煮的都要提前一天泡上自然凉比较好。
期待试验继续。下一回包时直接用温水放上食盐或者小苏打,用温水浸泡四五小时,也可以都放点试试,期待包粽技术有所提高。
花絮:由于老式高压锅(我结婚时的)跑气,用这个高压锅每锅煮了两小时;同时用电饭煲第一锅时在煮粥档上,可能时间段也可能是掀盖有点早,不是很烂,但口感很好,因为这样的米特别粘而且不散。第二锅放在豆类档早晨掀盖很烂。最后剩的那锅,我用老式高压锅在煤气炉上继续煮,由于太晚了12点了,订上闹钟夜里一点起床观察一下,两点起床关火,第二天掀盖很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