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对自我利益追求的合理诉求与欲望。我认为:一个人的利益的实现需要找到它存放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了一种自由表达愿望的空间。人对自身利益及美好生活的追求,实质上不仅是拥有和获得,而更是一种自由的表达过程。
一个人当然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如果只活在自己的小资情怀的世界里那就失去了作为“人”字的真正诠释。天地人三才,人在六爻中处于第三爻,其本身就决定了一个体人的存在的困境。人不可能仅仅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特别在当前这样一个注重分工与合作的时代。人不可能不对这个世界没有一点关注与认识,从人的思维的延伸领域来看,他可以延伸到人文的、科学的、民族的、国家的、经济的、政治的等诸多领域。
从人的各种利益表达来看(利益不仅是获得更是一种表达)她需要找到它存放的空间。
有时候 ,心中有忧虑的人并非有烦恼。忧虑是一种大胸怀大情怀的释放,烦恼是一种焦虑的状态,它往往敏感于某一种固执的神经里的对欲望的一种满足的渴望的状态里。
关于忧虑,中国有句古话,凡事豫则立。此话其实就有一点忧虑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做事没有忧虑就没有准备。《尚书·虞书·大禹谟》中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中华民族的十六字心法,充满了忧患及忧虑的情怀和精神。再者,叔本华人生哲学中对此有精彩的论述。他大概说凡是有些思想留下伟大著作的人,都是对人生和世界有忧虑的。我们知道毛泽东晚年是非常伤感的,特别在他读到南宋词人陈亮的一首《念奴娇·登多景楼》时,泣不成声。这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内心对国家未来发展存有忧虑的表现。特别是“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这一句非常让毛泽东伤感,是啊,他的心思又有几人理解的呢?
有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只充满了对优越的物质生活的欲望,他们还有一种对自然人性美的表达与交流的愿望与需求。
时间有时如树的年轮,她也会留下印记的,不管我们过去有多少存在的遗憾,但这个印记更多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人最终是活在尊严的世界里。人有这一点认识就行了。尊严的获得不仅是拥有体面的物质生活,更多地存在于对良好人格的追求与塑造中。未来美好的生活值得憧憬,一个有心畅想未来的人,才有力量成就自己的尊严与梦想。
文学创作跟学历并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当年只有小学文化的沈从文刚写小说时,连胡适都自感不如,连连称赞。
下面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多多少少总能说明一点以上我的思考与感悟:
最近遇到东北地区的一位喜爱创作诗词散文的女性,她的简书名叫墨画眉。她是一位真正的耕种者,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一位农民热爱文学诗词创作,而且写得很有文采,我把她称之为乡村咏诗者。她对我说她自己种了二十亩地和养了100多只羊,她每年的辛苦获得收入并不高,她说去年收成好,有四万多的收入,而前年年景不好就没什么收成。她的丈夫股骨头坏死一直半瘫痪着没有劳动能力,孩子上高二,全家的生活都得靠她支撑。她热爱学习,以前函授了大专。她非常忙碌,整天忙于干农活和家务,平时缺乏她理想中要交流的对象,但她依然坚持学习,写得诗和散文很有文采。这让我很感动。
她的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写在后面的话:
有一句古话:欲于待,则书之成未有日也。
我很多文章不成熟,但忍不住想表达出来,这篇小文前天晚上修改到第二天凌晨。这位乡村咏诗者的经历非常让我感慨。今天一早用来教育学生,我对他们说,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通过尽自己最大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和人生格局,将来我们才能拾得起儿时的梦想,朝着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上去度过自己比较美好的人生。
2018年3月27日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