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0-16

2018-10-16

作者: 聆心2016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22:31 被阅读11次

    10月18日 SST经验谈(3):鼓励求助者情感流露

    没有压抑便没有心理的成长;没有压抑也没有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的成长得益于适应性压抑,心理问题的产生是自我否定性压抑的结果:前一种压抑会延迟满足,但首先接受自己的情和欲,而后一种压抑则是觉得不该满足而试图将自己的情欲杀死。

    请注意,“鼓励求助者情感流露”并不是鼓励求助者情感“宣泄”,我的个人阅历和咨询经验都告诉我,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宣泄是心智成熟的反动;我不鼓励宣泄的理由是,它只能让宣泄者图一时的痛快,却极容易被强化而固化成为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习惯甚至是恶习,比如大吃一顿、大骂出口、大哭出声……

    宣泄总是伴随着失控,而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就越能够将自己的情绪掌控在适度的范围之内。所谓情感流露,就是在意识掌控下的情感表达,如果转换成专业术语,叫:去压抑(desuppression)。

    由于受精神分析的影响,我始终将这种需要去掉的压抑(suppression)称为自我防御机制。应该说,在所有的防御机制当中,我学习“压抑”所下的功夫最大,而体验“压抑”所用的时间最长。这使得我在SST时,能够较熟练地从理论和技术层面做到“去压抑”——鼓励求助者情感流露。

    “去压抑”的顺利实施,的确离不开对“压抑”的深刻理解和亲身体验。

    作为防御机制的“压抑”并不是一个很好理解的概念,它指的是“把令人痛苦或困扰的问题(如欲望、情感、心理冲突等)逐出意识之外的心理过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逐出意识之外的心理过程”却是能够意识到的,即“可以认知地觉察到的”(maybe cognitively aware of),不论它在多大程度上是不随意的。关于这一点,许又新教授(心理治疗基础,第51页)曾以心脏跳动为例打了一个浅显易懂的比方:“心脏的跳动是完全不随意的,我们不能用意志的努力直接使心跳加快、变慢或停止,但是,只要加以注意,我们完全可以认知地觉察到自己的心跳。”

    压抑是所有防御机制的基础,其它防御机制只不过是做了些压抑留下来的未竟之业而已,或者说,当压抑失败时,其它防御机制才发挥作用。

    多年来,我习惯于说两句话:没有压抑便没有心理的成长;没有压抑也没有心理问题的产生。当然,我还会进一步补充:心理的成长得益于适应性压抑,心理问题的产生是自我否定性压抑的结果。如果再笼统地解释一下:前一种压抑会延迟满足,但首先接受自己的情和欲,而后一种压抑则是觉得不该满足而试图将自己的情欲杀死。

    这几年带学生,讲到“鼓励求助者情感流露”时,只要我觉得自己把“压抑”说清楚了,然后再结合着个人体验,就不再会有人提出诸如“如何去压抑”或“如何鼓励”之类幼稚的问题,因为他们已经能够体会到:心理咨询,尤其是SST中的“鼓励”,不是一种口头或肢体语言的呈现比如跟来访者说“要尽可能地流露自己的情感”,而是一种态度,而一个咨询师的态度决定着与来访者所建立的关系。

    许又新教授(第12页)说:亲密关系最大的治疗作用就在于“去压抑”!他还就有关亲密关系的几个关键性概念做了说明,其中包括接受、理解、尊重、投情。这和我们教科书上所讲的咨询师要秉持的五种态度即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其实大同小异。

    关系好了,情感会自然流露。

    10月19日 SST经验谈(4):谨慎的积极

    求助于心理咨询本身就是冒险,就是积极的表现。此时,咨询师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与之呼应。相较于“积极”,“谨慎”是次要的。

    曾有学员问我:“如何才能在SST中保持谨慎的积极?”

    我十分肯定地答:“这个问题即使我告诉您答案,恐怕您还是不明白;即使您明白了,也还是不能像我一样在具体操作中保持谨慎的积极。”

    估计他被我弄得一头雾水,或者以为我在开玩笑。

    其实不是!

    这就像问如何才能把一道菜做好,那个厨子会在陈述完主料之后一定不忘补充“盐少许”、“糖若干”。那么,“少许”是多少?“若干”该如何衡量?估计多数人都不明白,少数明白的人在做菜时还是不知道该如何放盐、放糖。

    诸如此类问题不能理论探讨,需要在具体实践当中摸索。多做几次菜,才能掌握好分寸,确保不咸不甜刚好可口的“少许”或“若干”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希望各位也将“谨慎的积极”(cautiously positive)作如是观。

    无法说清楚谨慎的积极“是”怎么回事儿,今晨只能尝试着谈谈SST中保持谨慎的积极“不是”或“不该是”怎么回事儿。这好比对一个没有见过大象的人无法说清大象“像”什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而谈大象“不像”什么了。

    第一,谨慎的积极不是“盲目的积极”。盲目的积极就是“瞎”积极,具体表现出来可能就是盲目的乐观。记得刚开始咨询的时候,我有一次对一位连续三年都没有考上研究生的求助者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你那么努力,而且考研究生的目标又十分明确,我相信再刻苦学习一年,理想就一定会实现!”他看了我一样,毫不犹豫地怼了我一句:“去年我考研失败时,有位咨询师也曾这么说!”至今我的眼前都能清晰浮现出他那鄙视的目光,当然自此之后人家再也没有找我咨询。

    当时我并不理解他为什么要鄙视我,也没有意识到我那句话错在那里。直到有一天当我遭遇失败,有人也用近乎同样的话鼓励我时,我才知道那不过是句正确的屁话!具体而言,那样的鼓励的确积极,因为我发现了他持续的努力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但是由此便得出理想一定会实现的结论就太盲目了。

    第二,谨慎的积极不是“谨慎的静观”。在我所秉持的咨询理念中,有个叫“时间是治愈创伤的良药”,在此理念指导下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会不自觉地选择等待,有时候宁可与求助者僵持、对垒也不去推动。这在长程咨询中当然没有问题,因为我有足够的时间,但SST则不同,我可以谨慎但不能静观,而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打破僵局或不至于陷入僵局,不断扰动,我的口号是:进攻!再进攻!不停地进攻!

    第三,谨慎的积极不是“积极的谨慎”,重点在于“积极”。这一点算是最后的结论:由于心理问题大多因为消极被动导致,或有心理问题的人大多消极被动,因此,求助于心理咨询本身就是冒险,就是积极的表现。此时,咨询师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与之呼应。

    相较于“积极”,“谨慎”是次要的。

    10月20日 SST经验谈(5):不过分重视诱因

    我不重视诱因的原因是几乎所有来访者都过于重视诱因了。因为我坚信爱因斯坦所言的“用造成问题的方式不可能解决问题”,因此便与来访者反其道而行之。

    凡事总习惯于找原因,总觉得只要找到了原因,问题便能得以解决。其实这是因果思维作祟。“先有因,后有果”或“因在前,果在后”的确是很多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岂不知,因果思维只是自然科学得以建立的基石,而人文学科则不然,像心理咨询师之类的人文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所采用主要是目的论模式,他们将“根本原因”放在未来,将发生在过去的视为“诱因”从而不太过分重视。

    每当听我这样说时,多数人都能够理解却一时难以习惯。此时我一般会让他们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很自然地就会发现,有些事比较适合用过去的原因来解释因果关系,比如断电在先灯灭在后;有些事则比较适合用未来导向的观点,比如“我得准备行李了,因为明天我要出差”;当然,还有些用两者解释都可以,比如一个孩子哭了,用过去的原因解释是因为肚子痛,而用未来的原因解释则是孩子想唤起别人的注意。

    我在SST中不重视诱因的原因是几乎所有来访者都过于重视诱因了。因为我坚信爱因斯坦所言的“用造成问题的方式不可能解决问题”,因此便与来访者反其道而行之。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哪天碰到一位根本就不把诱因当回事儿的来访者,我就会对诱因特别重视。

    有一天一位妈妈告诉我,她上初二的女儿成绩下滑得厉害。我没问为什么,她就归因说是因为女儿早恋了。

    早恋导致了成绩下降,早恋是诱因。

    我先是不动声色,听她诉说着女儿早恋之后的表现,继而突然问了她一句:“会不会是女儿成绩下降之后心情不好,然后就找到那位男同学聊天,最后两人相恋了呢?”

    成绩下降在前,早恋在后。成绩下降成了诱因。

    那位妈妈可能从来也没有这样想过,怔怔地看着我,点了点头。

    尽管在咨询过程中对于我这种反向的解释,能够立马获得认同的几率极低,但是我毕竟采用反向归因的方式给予了一次扰动,我相信这样的扰动会让她原来的归因裂开一道缝隙,如果再有外力的作用就崩溃的可能。

    简言之,在SST中我不过分重视诱因,体现在如下两点:

    一、基本不去询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来访者的问题,而是让其思考是什么使得问题得以维持。这种提问源于对立统一律,即任何事物都包含且离不开它的对立面,消除了问题的对立面,问题也就会消失。值得推荐的是,这样的提问是将个人问题转换成了关系问题,尤其适用于亲子关系,比如孩子的懒,定然有父母的勤快来维持,解决孩子懒的问题,处理的对象却是父母。

    二、我很少提问“为什么”,而是更多的问“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于我已是老生常谈,操作起来也是轻车熟路:不问原因,问目的!在SST中这种提问特别实用,好多来访者会因为这样的提问而发现了自从有了心理问题之后的“继发性获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0-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mk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