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搭地铁,地铁里面挤满了人。面对这形形色色的人潮,我有时就在思考,是什么造就了这些人的差别呢?
人群中,有公司的文员,有公司的主管,有公司的领导;有别人的丈夫,有别人的妻子;也有孩子的父亲,有孩子的母亲,等等。
这些人现在正做什么工作,未来会做什么?是什么促进这些改变呢?
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里面丁元英给芮小丹提建议,到了两年后,芮小丹觉到、悟到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叶晓明他们就是例子。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是的,周围的人有时会给我提建议,自己有时也会给别人提建议,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听进去了,然后去执行,最后获得了收获和提升。而很多时候是听不进去,也会无动于衷,当然也会一成不变的按照原来的轨迹在行走。
对于自己的提升也是同样道理。看了一些书,书中的观点和建议为什么对自己无效呢?因为看书时的读者还没觉到、还没悟到,这样即使作者全盘托出,读者也拿不住;只有读者觉到、悟到了,才有可能做到,也才能成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这也就是很多人知道很多道理,看了很多书,仍然无法过好一生的原因。
以前会给自己定读书的数量,现在给自己定的是慢慢的读,慢慢的悟,读经典的书。这样看完书,把其中的精华列出来,做记录,做思考,逐渐地觉到、悟到,才能学到书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样读完一本书好过读十本书。
以前我会关注很多公众号,有一段时间都满了1000个,只有不断地删了。后来也就不删了,只筛选几个有价值的出来,每天看他们的文章。从中学习这些博主的思路,原则,方法论,现在自己逐渐觉到、悟到了,才选择坚持其日更,来与时间做个朋友。
以前我听了很多别人跟我说的道理,跟我提的建议,可是那时我无动于衷,是因为没有觉到、悟到,所以才拿不住。到现在我能对这些道理逐步的觉到、悟到,以至于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样,我才能践行这些道理,这些原则,也才能有所提升。
现在每天的写作分享也是一样,我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没达到觉到、悟到,就没办法做到清晰的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