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什么让一条河流不会干涸?不是它本身,而是更多的河流。
2我有一个小习惯:每当遇到一些难受的事情,就会从两个视角来看待它:
这件事情,过3年、5年、10年之后,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我的人生道路有什么影响?
如果是别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会如何开导他?
3很多时候,拔高自己的视角,拉长自己的视野,你会发现:很多当下耿耿于怀的泥淖,其实,也无非就是尘埃罢了。
4大多数创业模式,是一个人先发现了某个需求,想办法去满足它。挣到第一桶金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扩充团队,引进资源。
客户太多,应对不过来,于是雇客服,找人对接;
产品大受欢迎,需要规模化,于是拉技术、找研发;
团队做大了,需要避免法律问题,于是组建法务团队;
……
慢慢地,从一个人,到两三个人,十几个人,几十上百个人。缺什么,补什么。原有的模式不够用了,再去扩充它、优化它,一步步把它做大。
简而言之:一家公司,很多时候并不是从零开始凭空出现的,而是先有一个极其简单的系统,跑顺了,再在它的基础上不断去完善、改进。
它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优化」出来的。
5在系统论中,有一条很经典的原则,叫做加尔定律,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运转正常的复杂系统,总是从一个运转正常的简单系统演化而来。
反之也是一样的:一个从零开始设计的复杂系统永远不会起作用,也不可能让它起作用。你必须重新开始,从一个简单的系统开始。
6先建立框架,再设计一个最简单的系统,最后不断去优化它,直到实现想要的愿景。
7你学到的知识,不要想着立刻能全部消化、用起来,而是先拎出一个方法,去生活中找场景、找问题、找需求,有意识地应用这个方法,把问题解决,再去体会「新方法」和「旧方法」之间的区别,感受它带给你的反馈。
8设定框架,而非设定目标;优化流程,而非坚持行动。
这才是更全面提升自己、把事情做好的方式。
9大多数美国总统想干好,思路都是要“做所有选民的总统”,唯独特朗普与杰克逊,却是两个意外:他们都决心只做了一部分选民的总统,而对另一些人不屑一顾,因此他们也都争议巨大。
10阅读往往看到的是更复杂的世界、更陌生的经验,更辽阔的人生,感到自身的渺小而非扩张。
11人除了消费者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公民。公民做出选择的原则并不是“我喜欢”,而是为了集体利益所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当中自然包含了我们没有那么喜欢的东西,但随着“点赞”心理的泛滥,消费者的心理覆盖了一切。
12用投资的思维去做公司,用做公司的思维去做投资,我希望公司也是极度聚焦的,我们会把所有精力在少数产品上持续打磨,把一个产品做到挖地10000尺,而不是做一堆产品。但定下这个愿景是为了指引我们未来20年,乃至50年的方向,50年后如果我们还存在,那一定是被这条愿景所指引,50年后我们相信依然有优秀的内容可以给人们一生带来重大的变化。我们希望未来我们在用户心中的印象是:米课的产品都可以闭着眼睛买,因为她曾改变我的人生轨迹。为此,我们要比之前更加克制,拒绝更多诱惑,且做的更好,
13在2021到我在米课的最后一天,我的任务是建立公司的文化,这是我能想到把公司做50年的唯一办法。这不一定会让公司活50年,但不做这点一定活不到50年。50年后的米课很大可能没有今天你看到的任何一个产品,她也许是一家教老人如何过好老年生活的公司,也许是一家教夫妻如何过好幸福一生的公司,无论她的产品是什么,都绝不会离开影响一生的几门课这个愿景。
这就这家公司还能让我充满激情和兴趣做的事。
14股海13年,最终悟出投资就是买公司的真谛,商海18年,最终悟出企业文化的真谛,说实在的,这两样东西并不好悟,但却是这辈子最值得悟透的两句话,多数人认为懂了,但真懂的寥寥无几。
15叙事胜利变成了另类逃避现实,反而让现实变得更加坚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