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因为只能体会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加多愁善感、多疑、拘谨,认为自己充满矛盾心理。
看到这里,您心里已经开始对号入座了,是吧。
这也许就是“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这句话的脚本注解吧。
在听到一些评价的时候,脑海中不由得就想到自己,就觉得“这说的就是我”,实际上这话放到谁身上都行,这就是典型的巴纳姆效应。我们在面对这种比较性评价的时候,会忽略万千众生,只会想到自己,而且只会想到自己身上能够验证这些评价的部分,所以我们会对他人的看法产生偏见。
1.识人易,识己难
我们会以为只有自己的内心是复杂且令人头疼的,其实其他人的内心同样丰富和深沉。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这本书的作者达克·邓宁说“自我洞察方面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认识自我最重要的不在于认识我们的内在本质,而在于认识我们之外的某些事物”。
毕竟人需要与外在发生链接。
老子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因为目不见睫,所以了解自己难。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
一旦没有战胜自己竞争、想赢的私心,就会过多的高看自己,低估他人。
不信,请回顾自己的经历,分析所受的挫折、坎坷,就知道,教训大多源于自己的无知。自知者明,事实上我们面临最大的难题是不能正确认知自己,要么高估了自己而过于自信,从而导致判断、选择、决策失误,要么看清了自己以至于错失了良机。
2.无知&自信
无知和自信似乎就在一念之间。
一件事如果有非常明确的标准,比如跑步,所有人都知道世界冠军大概就是博尔特的速度,很容易就知道这件事可度量,这样的领域人们很难高估自己。在一筹莫展的领域,我们基本上不会对自己有过高的估计。
那些难以度量、指标模糊的领域则容易自信。比如不部分人觉得自己道德水准很高,觉得自己聪明、善良、乐于助人、比别人更开放,这些方面是特别容易自我高估的。
这给我们如下的启示:
很多家长就喜欢说自家孩子不行,老担心孩子、觉得孩子完蛋,这种担心会形成诅咒,因为人们有自证预言的倾向。这种心理暗示不止是影响了自己,也无形中“绑架了”孩子。反倒不如觉得自家孩子就是好,没事就傻傻地开心,这个孩子很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好。身边确实有不少除了相信孩子自己ok别的基本放手的家长,养娃真的不累效果又好,值得深思。
俗语不是还有“刺猬说自己孩子光,黄鼠狼说自家孩子香”么?
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努力做到毋意,毋必,毋我,毋固。
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要自己错了而依然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如此才能更加明智。
我们得谨记:
无知的认知,偷走你的思考;
过度的自信,偷走你的谨慎。
3.如何克服
为避免“掉坑”得“充电”。
成年人都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够用:即占有的知识、精力、能力有限(这个认知我近年来越发明显,无力感也潜滋暗长)。
所以,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以甘当学生不耻下问的姿态、以与时俱进的自觉,从事每天的工作学习与生活,肯定没坏处。
知识好比一个圆,圆内是已知,圆外是无知。圆越大边界越大,所以就有读书越多,无知感越强烈。越无知越没有无知感,也就越自信,即无知者无畏。正确认识自己确实非常重要,人常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怎么才能不盲目的自信?
一是自己要有谦逊,豁达的心态,那些伟大的圣人无一例外的都做到了谦逊,以平常心看待万事万物。
二是是客观认识自己,这点很难,因为我们的双眼总是看向前方,看向你的对面,所以人总容易看到他人的好坏、是非曲直,却难以看清自己,其实客观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需要我们刻意修炼。
三是拥有批判性思维,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用读书,听书,学习,提高学识,知识,见识,这样会发现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反倒没那么自信了,这就打破“越无知越自信”的魔咒。
小科普“巴纳姆效应”——
人们会对于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订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给予高度准确的评价,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够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身上。
参考书目:《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美 大卫·邓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