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菜谱和文化

菜谱和文化

作者: 信手拈花 | 来源:发表于2020-06-25 12:23 被阅读0次
面条机

小丽童鞋想吃面条儿,于是在网上买了一个面条机。做面条的时候发现是有配方的,要放多少水再放多少面,然后去做,但是也许是因为面的种类不同,按照配方放下去的话,面条会略干,真正的运行的时候机器会咔咔的响,让人很是怀疑,会不会哪一下子忽然就断裂了。

试图去调整配方的时候,小武同学表示非常的不开心森。他觉得既然配方里已经给了数字,我们应该严格的执行数字。

看似简单,其实这里面透露了一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其实在看菜谱,做菜的时候总是很纠结一些特殊的词汇,适量若干到底都是多少呢比如说,你烙一张大饼说面粉适量加若干清水,再放若干葱和调料放到锅里去烙一定的时间就可以出锅了。非常纠结适量是多少,若干是多少,究竟会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而相比之下西方的菜谱,比如说烘培的时候就非常的简单了,高筋面粉350克,清水225克,18克的油,15克的糖,12克的奶粉。搅拌均匀,发酵之后放到烤箱里,以180度的温度烤两个小时……非常清晰明了,做一个烘培感觉像在做一个化学实验一样,有秤有量杯,分别往里面放东西。做出来的东西效果也真的和实物差不多,如果设备齐全严格按照流程去做的话是可以实现的,这大概就是西方的文化,他们更希望把一些事情程序化固定下,固定化下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工业革命能够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原因。当然俺也不清楚是不是,因为正是工业革命的发展才导致西方的文化现在是这个样子。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德国人的厨房看起来就像一个化学实验室一样,有各种各样的装备,而且西方人切菜的时候要用切菜的刀,切肉的时候用切肉的刀,切水果又切水果的刀,抹奶油还有专门切奶油的刀。案板也是的,总之分工明确,结构明了,让人根据说明书就可以操作,反观中国就很难实现这样了,我们是一把菜刀打天下的。

说起这个,前几天和小丽同学也谈到这个问题,我们站在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人的厨房里哪件设备是最令他们惊奇的呢?好多人以为是我们的炒菜锅,因为毕竟外国人不怎么炒菜,但是实际上他们最感兴趣的是那把大刀,他们说中国人就那一把大刀,结果什么都能干。

我们接着说菜谱,并不能说东方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哪个好哪个坏,只不过是更利于传承或者是更利于提升罢了,我们中国讲究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靠的是悟性,悟性这个东西很玄学,你不知道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做,当你琢磨明白的时候就由必由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个时候已经是公司级别了,想干什么看心情随便搭配一下就是好的,但是在行驶在去总是的路上是非常痛苦的,你要做出很多奇怪的东西才行,比如说做米饭吧,我在小的时候用电饭锅做米饭,妈妈告诉我说下面有多少个米,上面就要用多厚的水,我一直严格按照这个标准,但是经常会有稀的或者干的不同,说明这个定律并不是非常完整的,后来学乖了就用量杯和称来做饭,试了两次之后很快就找到了比例,但是发现,当你把大米从东北大米换成其他的地方的大米的时候,又是不一样了。

所以原料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于是重新买一袋大米,再次做实验,适当的调整客数之后也就好使了。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现在的很多菜谱参考了西方烘培的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参考值,但是并没有说明原料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前面做面条的时候,虽然我们严格按照给出的标准140克水加上160克的面,但是面条出来却很干,挡着面条机咔咔作响,因为对于不同的面它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种面同一个牌子,甚至不是同一个生产批次的,可能都会有略略的差别,所以我们还要考虑源头。

同样是烤面包,有一次脑袋一抽,看到网上全麦面粉在做特价,于是买了一袋按照普通的面粉的比例去做的时候发现发不起来,也就是说同样的面粉小麦粉火起来的时候要少放一些水,后来再做实验多了少了用二分法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比例。

话说在烤面包之前,其实一直没怎么留意过面粉。后来去买的时候才知道面粉有低筋,面粉,中筋面粉和高筋面粉,低筋面粉是用来蒸蛋糕的,中筋面粉就是我们常吃的,可以做包子,饺子,面条,大饼,高筋面粉是用来烤面包的,当然也可以蒸包子馒头。这也就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以前我做蛋糕的时候,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会失败。因为在买面粉的时候,只是看到了是否有促销和它的价格,确实没有留意到面粉的型号,说明不同的材料是有不同的比例和性能的。

就像前面的压面条。按照书上的比例也许是低筋面粉好使,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中筋面粉,可能比例就要适当的上调了,这个时候东方哲学的魅力就出来了,我们可以适量看着面条的柔软程度,拿手摁一摁,自己感觉一下,反正也是差不多的,这样就导致了我们很难量化生产同一件东西,但是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对一项技术进行精益求精,当你一旦要是掌握了之后很容易发展创新了。

所以说小武同学也不算做错了,只不过是对东方的传统文化理解还有一些偏差,慢慢接受就好了,另外确实是如果我们生硬的把一个文化的规则套用到另一个上面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比如说虽然我们有一个非常完备的菜谱,有美好的克数,但是没有加限制条件,没有说是使用哪种特殊的原材料,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同,这也在情理之中了,所以我们如果做东方食物的时候,或者看一个西化的东方菜谱的时候,要考虑适当的改进,要有探索精神,这也是东方文化魅力之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菜谱和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rs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