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简友广场
选择健康管理方面的书要慎重,这本不推荐

选择健康管理方面的书要慎重,这本不推荐

作者: 钰晨成长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22-01-09 18:10 被阅读0次

    平时我看的书,有些是出版社寄过来的,也有些是跟朋友换的、借的、逛书店时买的,或者直接网购的新书及二手书。今天这本《正确减糖》是我在某平台用商城积分换类的,所以我对书中的内容也没有太多预期。

    不过当我看完之后才发现这本书在内容上并不严谨,昨天大概花了两个小时看完这本书。因为我看这本书的时间已经消耗掉了,也看到了一些问题,但这本书的评分并不低,所以我会列举一些书中不合时宜的点,希望能够对大家选书提供一些思路。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问题就是营养学原理、医学常识及知识点极少,大量的食谱、图片也很容易误导读者,单纯按照书中的食谱来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可能会出现其他问题。

    比如,制作食材时使用的烹饪方式会也对GI产生影响,而这方面书中并未提及,甚至很多食谱中都有汤的参与。长时间对食物进行高温炖煮就会提升食物的GI值,使血糖快速上升。

    作者建议大家少吃的那些淀粉类(薯类)蔬菜,实际上它们早就被列为主食了。《戒糖》和《你是你吃出来》这两本书里都提到了主食蔬菜化的概念。这部分食物最好不要当作蔬菜来食用,而是直接作为主食,比如玉米、紫薯等,此外还有大豆以外的豆类也是可以作为主食食用的。

    书中还提到鸡蛋一天只能吃一个,否则会造成胆固醇过高。这一点,在《你是你吃出来的2》中明确指出,胆固醇分为内源性胆固醇和外源性胆固醇。外源性胆固醇是我们在白天靠食物来获取的,如鸡蛋、肉类等,内源性胆固醇则主要是肝脏在夜晚合成的。而空腹抽血时,只能查到肝脏合成的那部分内源性胆固醇。如果不吃或很少吃肉类、蛋类食物,肝脏合成胆固醇的能力就会增强,这才会造成内源性胆固醇过高。

    于我们而言,对盐摄入量的要求是6g/日,由于《正确减糖》的两位作者是日本的医生和营养师,所以书中的食谱和我们所需要参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有区别的。比如在他们的日常饮食中,汤、照烧类的食物等都是非常普遍的,而这些食物在我们看来,则是有着明确的区域划分的。不同地区因气候差异,及人们对食材储存的方式等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些地区长期保留着腌制食材以便存储的习惯,也有些地区的人们则会依靠药膳及汤等祛湿。

    而各国居民膳食指南都是取自全国居民在某些年内的平均饮食状况而给出的健康管理指导建议。因此在《正确减糖》中,作者提出他们对盐的摄入量为男性8g/天,女性7g/天。这和我们的膳食指南给出的建议是完全不同的。

    就健康管理方面的信息来说,我们还是要在自己原本饮食结构、预算及对食物的烹饪方式上逐渐升级、调整,最终找到能让自己舒适且越吃越健康的吃法。

    此外,书中的食谱中有很多汤类的食物,而在《痛风自我管理》一书中提到嘌呤是水溶性食物,那么汤类的餐食中自然就会有大量的嘌呤。所以作者建议对于肉类和某些蔬菜可以先焯水后再炒,这样就会免掉一部分嘌呤。我在连续看过几本健康管理类的书之后,就没有再喝过汤了。

    在这本《正确减糖》里提到的食谱中,基本上一小碗汤所用到的盐就需要1.5g。那么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那些非常喜欢喝汤的朋友一餐并不会只喝一小碗汤就停下来。谁又会完全复制他人的食谱及食量呢?如果按照一碗汤1.5g盐的摄入量,那么一日三餐中,只要有一餐喝了2碗汤,那岂不是很容易就超标了?

    每个人的食量、喜好、饮食习惯都不同。而中国人很少有使用分餐盘的习惯,都认为这样会造成情感上的疏离。所以大家聚在一起吃饭时,大家对于自己真正吃进去的食物及具体配比并不了解。

    我们看书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为什么要做、或为什么不做某件事的原理,并不是直接接受别人传授的方法。对于健康类的常识也是如此,我们需要知道人体为什么离不开营养素?医院为什么开设了临床营养科?为什么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营养学的知识?为什么说慢性病的根源都离不开糟糕的饮食习惯?

    明白了这些基础问题,你自己就知道你该怎么吃东西了,而不是去复制他人的食谱,不是去关注自己需要减掉几公斤的重量。

    任何行为的改变都需要有认知和意识的“参与”。

    所以,我想说今天提到的这本书,它既然是一本指导性的书,那么就需要对读者负责。因为不了解营养学内容的人,很容易因为减肥、减糖等而按照书中的引导去调整饮食结构。

    减糖固然重要,但是因为只关注糖的摄入量,而忽视整体的饮食结构,也有可能会出现其他问题。因此,在选择健康管理、医学及营养学类的书时,还是建议以专业性、原理性较强的内容为主,这样才能彻底了解其中的知识点。

    其实除了健康管理类的书籍之外,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也需要抱持严谨的态度及思辨力才能从中提取出能够提升我们思维能力的知识,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所以读书(不论何种类别)原本就是需要持续做一辈子的事情,我们永远都有需要打破的认知、永远都有学不完的知识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择健康管理方面的书要慎重,这本不推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yj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