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读书随笔
一个人的自我完美攻略

一个人的自我完美攻略

作者: 漠世S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07:55 被阅读28次

    什么是美?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尽管许多人对于自己的美学观念深信不疑,但并不见得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

            生而为人,必定有作为人的一番作为。这个作为是什么,这个作为的道路如何走,大概也只有自己才能决定。我们从小开始产生梦想,这个梦想可能是因为老师的教育所以决定当老师、这个梦想也可能是看到警察的帅气所以决定当警察……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称之为立志。

            通过立志,我们可以明确自己的生活道路,这条道路决定这我们“志”的结果。“志”不是念头,而是一种生活,一种信念,一种成长。因此,这个“志”最后是否能成,就看当初立志的我们是否真正的将这个“志”作为了人生的目标。

            人生的目标可以拥有很多个“志”,虽然说专而精,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只专一又永远是不够的,因此我们首先要有志,然后立志,最后实现这个志的时候在扩大志的范围。

    这是一个极现实的主义。本分人做本分事,脚踏实地,丝毫不带一点浪漫情调。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彻底地照着做,不至于很误事。

            小时候学习讲究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为这样子的成长才叫做完整。朱光潜老先生在《美在从容生活间》这本书里告诉我们,“世界本身是方法,也是目的”,“世界因缺陷而美”。

            朱光潜老先生通过“谈文学、谈读书、谈交友、谈消遣、谈价值意识、谈美感教育”这些来告诉我们学问是精神的食量,学与问相连;读书要读通读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去思考问题;朋友需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消遣应该有益于身心;爱美是人的天性,而美感的教育是成就艺术的基本。

            我觉得看第一篇章“此身、此时、此地”的时候,会有一种朱光潜老先生在和我面对面谈话甚至告诉我人生的一些道理的感觉。他用他的经历,组合成简单易懂的文字,告诉我们年轻的一代,人生在世,需要有生气,需要发扬,需要活动。

            有时候觉得一个问题无法想同,或者自己陷入了死胡同,就将朱光潜先生的这本书拿出来读一下,也许就会发现自己只不过是钻入了一个死胡同里没有走出来而已。

            我最近读书读得有点多,有时候匆忙读完输出以后再回忆,却发现自己没有了什么印象,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如此。

            在朱光潜老先生《美在从容生活间》这本书的《谈读书》这一篇章里,我懂得了这是因为我没有将书读通读透的原因,因此我产生了疑惑发生了迷茫但是终于也明白了为何会如此。在后续的读书里,我改变方式,也就不会继续迷茫为何我读完之后不得其解或者读完之后没有印象。所以读书,一要读,二要记,三要理解。

            就如朱光潜老先生在文章里说的,“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过去的人,可以读的书并不多,所以养成了一本书反复读的习惯。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分别研究故事结构、人物描写、对话描述、词藻运用、社会背景、人生态度……因此,也更加印证了过去的一句老话——“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说的:

            有一个圆丢失了一个角,于是他踏上了寻找这个角的道路。一路上因为缺少了一个角,所以这个圆走的很慢,而这慢的旅途中,他看到了青山绿水听见了鸟语闻到了花香。历经千辛万苦,圆找到了自己丢失的角,开心的圆终于圆满了自己,可是在奔跑的过程中他却再也无法感受鸟语花香再也没有时间去欣赏青山绿水了。于是,圆将找回来的角默默的丢掉,继续着自己慢慢走欣赏世界的生活。

            这个故事,很多人听过。听过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继续向前努力的奔跑不理会周遭的一切,有的人却若有所思适当的放慢了自己的脚步,在前进的同时还给自己种植了各种美好的回忆。生活,除了努力还有人生的培养。德智最好的培养方式在家庭在学校,而美最好的方式却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

            看到的任何美景,都是只属于自己的美景,印在脑海里别人无法盗走。这所有的美景,终究会在自己的生活中,成为自己人生特有的一部分,无法被分割。因此一个人的自我完美,既需要德智发展也需要美的陪伴。

    每个人应该顺着自然的本性生活,静守初心,从容独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人的自我完美攻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cx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