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妈妈说,六岁半的儿子对什么都不在乎。
跟他说:上学不能迟到。
孩子会答:昂,知道了。依然慢慢悠悠。
跟他说:学习很重要。
孩子会答:恩,好。依然我行我素。
总之,在妈妈的眼睛里,孩子对什么都无所谓,你说什么他都会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缓慢进行,像个老僧人。
这样的孩子我见过,但这个年龄就这样的孩子我没见过。
你到高中、到大学里去转转,会发现这样的孩子有好多,他们似乎真的是无欲无求,既没有青春年少的活力,也没有豆蔻年华的雄心。但这些孩子的状态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是在长期的、枯燥的、单一的、高压力的环境中走出来的,是环境、是时间打磨掉了他们的棱角,塑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一个六岁半的孩子就像个老僧人了,难道是天生奇才?
想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老年得女,非常的宠爱,那真是含着怕化了、抱着怕碰了。宫女的手就是小公主手的延伸,宫女的脚就是小公主脚的延伸,小公主想干什么动动嘴皮子就行。小公主慢慢长大一点了,国王也发现问题了,国王发现宝贝女儿的腿有毛病,不会走路。国王很伤心,很伤心,就开始跟上帝抱怨:上帝啊,我是那么的相信您,那么的供奉您,可您为什么让我的宝贝女儿不能走路啊?!上帝听见了,很委屈:你怎么能怪我呢?明明是你自己不让她走路的啊!
小公主的腿,在他国王爸爸的努力干预下,失去功能了。
这个六岁半的小男孩的童心,很可能也是在他伟大妈妈的干预下,失去功能了。
你如果平静的观察过孩子就能发现,孩子做事真的有自己的节奏,他们的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在当下的,都是一种沉浸的状态。看动画片,会入迷,会听不见你的叫声;搭积木,会入迷,会忽视周围发生的一切;更典型的是和同龄的小伙伴玩耍,他们会忘我的疯跑,会尽情的喊叫,会忘记回家,会把时间抛在脑后。
这时候,妈妈出现在旁边,会发生什么呢?如果妈妈在旁边不停的指挥,不停的管教,不停的关心,总之就是不停的说话,会发生什么呢?
让我们来做个思想实验体会一下。
假设你刚考出驾照,开着私家车正跑在回家的路上。
再假设你老公是个多嘴多舌的男人,而且就坐在旁边。
再假设,你老公一分钟内给你下达了五个指令外加两句批评。
想想,你什么感觉?是不是很生气?
再假设,你老公连续三分钟向你下达了十五个指令外加四句批评两句抱怨。
想想,你什么感觉?是不是想打人了?
再假设,你老公连续三天这么不停的给你下指令发牢骚。
想想,你什么感觉?这辈子是不是都不想开车了?
是的,如果外来的干扰过多,就会让一个人的内心支离破碎,而这种内心的支离破碎展现出来,就是淡漠。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治理国家像煮小鱼,不能多搅动,搅动多了就烂糊了。孩子是个活生生的孩子,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系统,有自己的节奏,也不能干预过多。
慢慢放手,慢慢闭嘴,让孩子的内心慢慢整合,让孩子慢慢接管对自己的管理权限,孩子的天性与童心也许就能慢慢重新绽放了。
蓬勃育儿社,应对有方,育儿不愁!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喜马拉雅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