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上课,谈前沿科技的老师特别提到了抑郁症这个问题。抑郁,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夏天的朋友圈显得格外的忙碌,陪孩子去夏令营、出国旅游、骑马射箭。家长们一个个都累的够呛,不仅要为经济奔波,更要为孩子的教育烦恼,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会,绝不可以输在起跑线上。
焦虑,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普遍社会心理。
虽然作为一名单身女性我暂时还没体会到孩子的苦恼,但儿童教育却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人类都是以一个平稳的速度在往前发展,代际间的成长速度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可是在最近的几十年以及将来的很多年里,变量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电脑的出现,互联网的普及,再到即将到来的AI人工智能,社会发生着加速度的变化,知识的更迭越来越快。即使24小时都拿来学习,可能还是跟不上信息爆炸的速度。那么,我们到底最应该教孩子什么呢?
正确认知自己与世界是最重要的事
在工作中,我面试和接触了大量的90后,在他们的进步速度和个人成长方面,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态度与勤奋之外,影响成长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童年所固化的思维,成人后很难纠正。这种思维,指的是正确认知自己与世界的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要给予孩子唯一最重要的教育,可能就是帮助他们建立对自己与世界的正确认知。因为这个认知将左右他如何学习,如何看待世界,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感知幸福。
人,是怎样的?
要对自己与世界做出正确的认知与判断,我们首先要了解人。
人,是自然中的一员,就有自然的属性。自然界演进的生物,它的基本目的在于生命的维持与延续。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方式突然变成久坐的生活习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能量传递突然变成了考验人类对全球化的化学添加剂的耐受能力。食品工业破坏了自然食物加工的规则,脱水、冻干、深度冻结等工业技术,必须要添加剂的补充才能让原材料回到一点儿本来的样子。在改善了千百万人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技术统治着世界,利润优于政治,经济优先于文化。这就是癌症高发和各种现代病产生的根源。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纵然我们的科技与脑力发展再快,我们的身体进化和人类机能却跟不上这样的速度。
在自然人的属性之外,我们演进到人类,有着完全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点。那就是人类在求生的目的之外,还追寻有意义的自由人生,而且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求生本身。
人若只为了求食求衣,只为了生存而生存,以求生为唯一目的,那便和其他生物一切草木禽兽一般,是本能,是自然,它并不是自由。对数量的追逐是人类的本能,可惜无限制的满足本能的欲望并不能让人幸福。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弊端,也是抑郁症高发的病因。
而有意义的自由人生,是人类从自然人生中解放出来的。这种自由的获得,是经过了人类几十万年的漫漫奋斗,它是人类发展的方向。我们在漫步中感受自然,在电影中感知情绪,在书本中学习知识,这些都是人类独有的自由精神体验,是有目的而为之的。而这些感知与累了要休息,渴了要喝水的人的自然本能是不同的。
几乎可以说,我们对自由人生的意义的追寻与感受决定了我们对幸福的感受。
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
了解了人,再来客观的看看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割裂的,信息爆炸的世界。
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爆炸迭代,这些以加速度发展的人类智能是我们追不上的变量,甚至连学习知识这件事以后都可能被一个芯片取代。以后的机器人不单单可以售票,也可以写新闻,还可以自动摄影。机器人可以代替人们去做越来越复杂的智力活动了。
大约80%的基础智力劳动都会在不久的将来被取代,换句话说就是80%的物理变化的智能活动都将会被机器取代。剩下的无法被取代的是人类的高级脑力劳动,也就是化学变化的那部分。这部分就是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复杂认知,它包含了人类对自然、经济、文化、科技和生态的整体思考。
如果将世界比作一张网,一百年前,我们生活在村落、城市这样的局域网内。我们顺应天时进行生产,自给自足,在一个小范围内进行生产交换。一户人家织布,一户人家耕种,一户人家缝制。家家吃的都是新鲜的本地食物,衣食住行的每一节生产链条都很短。人离自然很近,离常识也很近。
而在这一百年间,工业化将我们的生活从局域网迅速的裹挟进万维网,集中化生产不仅仅出现在工业,同样也是农业的现状与趋势。某个地方专门生产土豆,某个地方又专门种植西红柿,集中化越来越严重,加工越来越普遍。数量,成为最主要的衡量人类行为的指标。
而人类整体对数量的追逐,不仅体现在产量和利润上,同样还体现在信息的传播上。就各个网站的设计而言,衡量指标基本也只有一个,数量。点击数越多,权重越大,点击数更多,权重更大,无限循环。所以,这样的机制导致个人的判断力永远受制于他身边的绝大多数人的影响,也就是网络中的乌合之众。也会基于人口数量的差异,在认知和信息的传播上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没有重大事件出现扭转之前,短期内这种情况只会愈演愈烈。
数量,还同样体现在信息的轰炸上。从多年前的信息匮乏,到如今的信息爆炸,人们不再缺少信息,缺少的,是对信息的判断力。对人云亦云的观点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将碎片化信息纳入体系化的思考框架中,这些都是现代人稀缺的重要核心能力。
建立对事物完整的感知是重要的第一步
建立对事物完整的感知有助于我们自己与孩子正确理解这个世界,而这样的理解在现在这个时代变得尤为难得。
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如果说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在以前是纵向的短链条,现在则被横向切断成一个长链条上的无数个碎片,我们已经成为了格子里的人。就拿食物来说,生产和消费从来没有像这样被割裂过。手机一点盒饭到家,大多数人对食物从田野到餐桌的过程极其陌生,甚至可能感觉它与手机的关系更近一些。我们自己可能都无法把餐盘里烹调好的食物与土地里的瓜果蔬菜对应起来,就更别说孩子了。
因此带孩子们去大自然,告诉他们原料来自哪里,让他们自己去触摸、摘洗、烹调、品尝,就是帮他们理解有关食物、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最有效的方法。
采摘大地的果实,他们就能够体会四季的更迭,能够比较和辨别这些食物和超市货品的区别,他们的感官能力就扩大了。他们的味觉中对食物的记忆就能有原始的西红柿的味道,而不是化学添加剂合成的浓香。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扩展与地球和环境的关系的思考。当他们能够进行这样的系统思考时,他们就能够超越大人的直线思维,带着对自然人的理解去思考未来。
以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的,因此这种认知可以被自然习得。但现代社会远离自然,家长需要刻意去做才能补上孩子与自然之间被现实社会截断的连接。
保护孩子感官的敏感度是重要的第二步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足而知礼节。在物质越来越充沛的未来,如何过好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如何感受幸福,是焦虑的当下我们应该从小就注入孩子心灵的种子。在带他们看清事物的整体之外,我们还要着重保护他们五官的感受力,因为这决定着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同样一件事,有的人显得麻木,有的人却很容易感受到快乐,或是悲伤,这是人和人感受力的敏感度不同造成的。我们必须承认,在现代社会系统大机器的格式化下,我们五官的感受力在钝化。
人身上的每一种器官,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说,都有它的一种用处。耳朵用来听,鼻子用来嗅,眼睛用来看,嘴巴用来饮食和说话。以味觉为例,人类成功分离出产品中的味道,并能够随心所欲的再次组合各种味道。这种合成物质不仅对身体有害,同时还麻木了我们的味觉,并且让我们觉得自然的东西寡味。天天吃麻辣小龙虾,川味火锅,就很难再回去吃的清淡。再看视觉,如果孩子看多了饱和度极高的合成色,他就会对自然的颜色失去兴趣,一辈子的审美都会被扭曲。
人的感受力就是从五官的感知能力慢慢延展开的,对于孩子感受力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无限的宇宙与有限的人生是基础世界观
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生是有限的,人类的智力也是有限的。以有限的智能去探究无尽之自然,只可以了解自然的一部分而已。如果以为我们已有的认知就是全部,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就如井底之蛙,会犯以偏概全,盲人摸象之错。而现在大多数人的自我设限都来自于此。以这样的世界观作为基础,孩子未来的成长都不会被自己的思维所限制。
而明了自我与世间万物的关系,他就会带着一种健康的思维去理解世界。因为多数人的焦虑都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一块经过打磨的玉观音,虽由原石做成,确是经过了匠人用心的设计与其技巧上的努力才得以完成。所以这块玉观音里便寄托与表现了匠人的生命与心力。当你能够想到这些时,这世间的一切在你眼中便都有了生命。
这世上的一事一物,莫不是经由了人的心力,渗透了人的生命而完成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我,带着对大我的敬畏去放飞自由的小我,才能真正自在的翱翔。才能满怀感恩之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一草一木,不偏激,不嫉妒,平和的处理与他人及世界的关系。
这个世界发展的太快太快,但却仍然要服从自然的某些慢慢的规律。因为速度,只有在它学会和别的节奏共存时,才有用。
知识是固化的信息,我们和孩子永远也学不完。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如何去认知世界,如何去判断信息,如何怀着感恩的温柔之心去看待一草一木,如何去感受自由与幸福。这些种子将成为他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永远不要让别人的眼界苑囿了你的世界,永远不要让别人的以为决定了你的认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