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迷恋技巧
这是我接下来会提及的纪录片中的截图十月,是一个读书的月份。偶然发现,在整个十月内我读完的书有十二本之多,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抗。其中,应该有一半以上是在手机上看的,也包括一本《设计诗》这样的画书。读书没有寄托,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甚至也不是为了从书中获得什么。人们说不读书就会空虚,可其实读书也使人空虚,王朔写过一篇散文《他们曾使我空虚》阐述一种类似的情感。自然并不是追求空虚,我向往的阅读体验在科塔萨尔的小册子《万火归一》上体现出来,大概是 “他们曾使我空翻” 。
我读过的另一本短篇小说集《谋杀电视机》的作者大头马在采访中表示,她迷恋游戏性,迷恋技巧,这和我的想法简直不谋而合。我好奇的是,人们为何对小说中的真情实感那么看中,仿佛情感是文学最重要的元素,但在我感觉不是。我分析原因,可能是我的情感本身就不丰富,且在表达情感上有障碍。并厌恶被迫感动、假崇高和在领导讲话后情感充沛地鼓掌。(此处提及“假崇高”,可以跳至2,继续讨论崇高。)
在我看来,技巧才是最接近文学的部分,情感只是情感本身。在此申明一下我的出发点,这一切只是为技巧辩护。就像你可以只读好看的科普读物、通俗文学,但不能否定论文或者纯文学的价值。文学或者艺术中的实验性作品,就像很多名画,它们的价值并不在于好看,很多压根不好看。价值在于它的贡献。(这里提出一个思考题:科学实验有失败的,实验艺术也有吗?如果有,应该是什么标准呢?)
想起前几天看的纪录片,讲的是抽象艺术。很多艺术家的创作过程非常随性,疯狂地泼洒颜料,艺术家本人也不知道成品会以什么状态呈现出来。在我看来,这的确不同于绘画(因为画家对画作的控制能力非常弱,他无法,或者说很难干涉颜料的运动与运动的结果。),但也没有因为与绘画的不同而失去艺术价值。多数人(也可以说是“所有人”)批评的出发点是自己,我看不懂的东西一无是处。但分析起来,不提害处的话,这种想法只对于批评者自己受用,换一种说法,就是毫无用处。若提及害处,简要地说:①习惯于观察角度的一点透视,但散点透视才更有可能清楚地分析问题。②攻击性强,容易自我陶醉,令人反感。
稍微发散一下,迷恋技巧也可以迷恋其中的繁复,长句短句交织成一片深幽的热带雨林,叙述主体在读者精神不集中时迅速转换,也就是说,人称的跳跃可以在一个自然段内多次实现。科塔萨尔在《克拉小姐》一篇便采用这种读者不友好型写法。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维度(对不起,想不到更合适的词了。)上的超越,使“读者选择书”这一行为转变成“书选择读者”,你千万别想轻轻松松读完我写的东西!当然,我所谓的迷恋繁复是不能当真了。一来,我看不了古典小说,半文半白尚且困难。二来,真是《百年孤独》这种,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我闻风就丧胆了。不瞒你说,《红与黑》我都没读完,还老是想找点儿原因。我姥爷说他也没读完,我觉得这是遗传啊,自然现象而已,学着接受就行。可我妈说她读完了,这个......隔代遗传也是自然现象。
2.朝闻道
又开始读刘慈欣写的小说,上次还是中考完以后读的三本《三体》,一想,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这期间,变化更大的究竟是人类社会还是我自己,笔者或许给不出回答。短篇集名为《时间移民》,一开始读会有出戏的感觉,但读起来就渐入佳境,毕竟对于科幻小说来说,最重要的是想象力。许多篇章不可避免地陷入对伦理的讨论,我不明白伦理的起源,这种自然而然的恐惧,到底是一种自我保护,还是一种盲目的妄想限制了我们的飞跃呢?多半还是二者兼有吧。(对妄想与恐惧的讨论,移步3继续阅读。)
直接说《朝闻道》这篇。
“你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我,然后毁灭我。”这就是故事的核心,无数的科学家选择了这条路,他们自愿走上真理祭坛,询问困扰自己问题的答案,十分钟后,被火球吞噬。下面摘抄一段:
法国元首还想说什么,美国总统已失去了耐心:“好了,不要对牛弹琴了!您还看不出来这是怎样一群毫无责任心的人?还看不出这是怎样一群骗子?!他们声称为全人类的利益而研究,其实只是拿社会的财富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他们对那种玄虚的宇宙和谐美的变态欲望,这和拿公款嫖娼有什么区别?!”丁仪挤上前来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总统先生,科学发展到今天,终于有人对它的本质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旁边的松田诚一说:“我们早就承认这点,并反复声明,但一直没人相信我们。”
我大概明白自己为何反感崇高了。手机推送新闻,高考选择考物理寥寥无几,配图里几位学生有种悲壮的感觉。学习的内涵变得狭隘,抽象成了一个分数。再说点错误的想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让我感到奇怪,理想化地追求成效真的可行吗?学习的热爱,本来就应该是学习这件事本身,或者学科本身。当然,这段是痴人说梦,没有崇高,人难以说服自己,没有利益至上,人类就没有今天。没有今天,会不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明天呢?我不知道,但小说家可以写写,哲学家可以想想,受众们可以看看听听,也说说。表面上,灵魂充实,实际上,又何必充实呢?
“朝闻道,夕死可矣。”真诚的自私更让人舒服。
3.恐惧与妄想
我在手机上读完一本漫画书,《人人都有妄想症》。不出我意料的是,好多内容读起来会有一种本能性的厌恶,毛发一耸如同窗外弥漫着的黑夜中望见包围你的群山身上插满树木根根明晰可见与此同时阴风四起吹动树干让你想到它的身上也插着众多片苍翠的树叶在来回扫动你的视神经并在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被称为胼胝体的部位带来猛地喝一大口冰可乐的刺激感觉。(突如其来的繁复的长句意味着什么?可跳至1,再次阅读。)
出我所料的是,有些内容里面写到了,我也想到过。这种感觉我曾在看 Sarah Slivermand 的单口专场时得到过,她说:
我们会对自己说, 我必须先在那台车超过我之前先压过地上的那条缝,否则我就会死掉。不只是你会这样,每个人都会,我的心理医生说,这就是我们面对有限寿命的方式。
刚才看史航的演讲,说了这么句话,放在此也妥当,“但是负能量要怎么看,我是负能量的,他说出这样的话,他是负能量的,我发现世间有人跟我想的一样,那叫负负得正,得遇知音,这就是一种正能量。”倒不至于知音,反而是觉得有人比你更中二还活得好好的,增强了自己的安全感。(确实是一种“无耻”的想法。)
另有些自己的妄想,没有在此书中出现(不知是否从此系列其他漫画中出现过。)①我曾经听我爸讲的一个新闻,一个人路过工地,被掉下来的钢筋穿成了串,后来,我路过工地就会加快脚步。②看过一则新闻,出处忘记了,说有个人一直“流鼻涕”,后来发现是把脑液流出来了。后来,我发现自己一感冒脑子就不好使,忍不住往这方面想。但仔细想想,这种妄想症,或者说恐惧感,其实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最可怕的根本不是这些妄想,而是真的有可怕的事,我们从没想到过却突然发生了。妄想,反倒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经验,即使对于从未真正经历过的事情。
话说多了,再留一个思考题,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我打破了玻璃杯,一地碎片,到底应该如何逃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