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Why Buddhism isTrue: The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Meditation and Enlightenment )。作者罗伯特·赖特(Robert Wright)是进化心理学学者和科学作家
佛学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无我”和“空”
现代视角下的烦恼和苦
没有亚洲佛教中超自然的东西,没有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神通这些东西,可以说就是一套哲学思想加上冥想的训练方法。
不论是西方佛学还是东方的佛教,莱特说,又一个基本论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其实是生活在电影《黑客帝国》里面说的那个Matrix之中。这个论点的关键在于,我们平时所思所想的东西,很可能都是错觉。
什么是苦
苦,在佛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莱特说,有人考证,巴利语中的dukkha,可以被翻译成“不满足”,也许佛陀的意思是我们的“苦”其实就是“不满足”
快乐是个错觉
苦就是不满足,莱特找了一个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进化心理学基本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认为人既然是进化的产物,进化必然给我们的心理打上了一些烙印。前面我们在讲《生命3.0》的时候说过,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传播自己的基因
为了传播基因,我们就要做各种事情——要吃饭,要找到性伴侣生孩子,而为了加强自己的生存权和生育权,我们还要打败竞争对手,还要获得声望。
也就是说,自然选择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做诱饵,来使得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
分泌多巴胺,就说明大脑正在经历快乐。
在做某个事情之前,我们觉得做这件事会有多么快乐,可是真正做了之后,又感觉到很空虚。猴子和我们体会到真的快乐了吗?
这就是苦。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
烦恼也是错觉
如果做这件事对传播基因有害,比如危险、有毒、被打败,你就感到痛苦难受,你下次就不这么做了。
而这些编码,是可能出错的。
比如我们看到甜的、高脂肪的食物会特别想吃,这个情绪在过去食物匮乏的时代可以让我们摄入更多的营养,对身体有利。
那么赖特就说,我们对高脂高糖食物的“感情”,可以说是一种假的感情。
原始人一有风吹草动就当成狮子,这是他头脑中的错觉,他甚至可能还以为自己看见了草丛里的狮子!这是个错觉,但是这样的错觉在关键时刻能救他一命。自然选择关心的是你能不能生存下来去传播基因,根本不关心你做出过多少次“正确判断”。
这个对风吹草动害怕的情绪在原始社会很管用,但是在今天就会导致我们的各种焦虑。
比如说,原始社会大家都是熟人,你给人的印象非常重要,被人看不起的滋味很难受。但今天我们更多的是面对陌生人,其实大多数人根本不在乎你是什么人!可是我们仍然特别关注自己给别人的印象。
所以佛说,人生充满了苦,而烦恼都是虚幻的东西。
这就是赖特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对“苦”和“烦恼”的解释。
如此说来,我们的种种情绪中错觉实在太多了。我们以为能得到快乐,其实快乐非常短暂。我们对糖很有感情,糖吃多了对我们有害。我们整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其实都是瞎担心。
无我的科学
赖特参与练习的这个内观派(Vipassana),认为当一个人修行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能获得三个认识。
第一个认识“无常”,也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这个概念似乎很容易理解。
第二个认识是“苦”(dukkha),我们上一期说过,“苦”是来自于“不满足”。
第三个认识是“无我”
《五蕴皆空经》说什么
“无我”,就是你并不存在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他说即使我无法确定世界上其他东西是不是幻觉、到底存不存在,我总知道我肯定是存在的——因为我正在思考!如果我不存在,现在思考的这个是谁呢?
但是佛陀说,连你自己都可能是个幻觉。第一个记载这个思想的佛经,叫《五蕴皆空经》。
如是我闻,《五蕴皆空经》记载了佛陀和五个僧人的对话。
-
色蕴(physical body),就是人的身体,英文中经常把“色”这个字翻译成“form(形态)”,这里指代人的身体;
-
受蕴(basic feelings),就是人的基本感情,比如痛苦、高兴、担忧;
-
想蕴(perceptions),就是人的基本感知,比如视觉、听觉、嗅觉;
-
行蕴(mental formations),它说的是我们的精神形态,也就是想法和行为,包括一些复杂的思想、我们做事的习惯和倾向性;
-
识蕴(consciousness),就是人的意识。
佛问第一个僧人,你认为你的身体是你的吗?僧人回答说是啊,身体是我的一部分。
佛说,如果一个东西是你的,那你就应该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改变它。比如你的身体病了,你能说让病好就好了吗?如果你长得不好看,你能马上让自己变好看吗?僧人回答说,不能。
佛说,身体既然不受你的控制,那就不是你的一部分。
只有你能控制的东西,才真正是你自己的。
答疑
有没有办法让“非本能”的模块获得正反馈?比如在“不吃巧克力”方面获得正反馈,这样是不是可以更高效?
正是如此。最好的办法是养成良好习惯。今年前有本书叫《习惯的力量》( The Power ofHabit ,作者是 Charles Duhigg),其中总结,养成良好习惯,需要三个东西:线索、例行程序、和回报。
所谓线索,就是一遇到这件事,我们就启动这个习惯。程序,就是这个习惯的具体动作。而回报,就是做完之后得给自己一个奖励,这正是正反馈,有利于提高这个习惯的强度。
感知各个模块,分析各个模块的又是哪个模块呢?
是“叙事自我”。叙事自我就是你头脑里那个最后总结陈词的声音,也是你对外发布信息的声音。
一切的关键点,在于把握主动权,不被某个感情劫持。
无我的心理学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就举过例子,说明所谓的“自我”,是一个幻觉——我们至少可以说,你并没有一个单一的自我。
一系列这样的实验都证明,并不是我们的意识在做决定,而是决定已经做出了,意识来给决定找一个理由。 做决定的是一个自我,找理由的是另一个自我。那到底哪个“自我”说了算呢?
如此说来,我们大脑表现出来的那个叙事自我,根本不是一个总统,而更像是一个总统发言人。军方已经打完仗了,记者来问为什么要打仗,总统发言人只好找一个好点的理由来解释——真正做出决策的可不是他。
不但如此,大脑有时候会故意忘记自己做得不好的事情,只记得自己的种种高光表现。大脑甚至还会高估我们自己的水平。
也就是说,与世界精确交流并不是大脑所擅长的,大脑爱做的事情是先欺骗自己、再欺骗世界。那么由此来说,“自我是一个幻觉”,这句话就是有道理的。
大脑是一个多元政体
恐怖片和浪漫片
心理学有个动词叫“prime”,也就是用一些外部的暗示去影响一个人的决策。给男性受试者看美女照片,就是 prime。行为经济学家做实验做到这个程度也就这样了,结论无非是男人的金钱观会受到美女的影响。
为什么当一个人在面对美女照片的时候会更想现在就拿钱?难道他不知道照片在这里毫无意义吗?心理学家说,美女照片的存在,开启了他大脑中的“求偶模块”。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男性想要获得配偶,就得拿出资源来。求偶模块在我们大脑中根深蒂固,一旦这个模块出来做主,它就要求赶紧拿到钱。
求偶模块的作用在别的实验中也得到了验证。比如在一个房间里让受试者们填写一份求职意向书。如果房间里全都是男性,他们填写求职意向书的时候就会更倾向于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如果这个房间里有男有女,男性受试者就更倾向于选择高薪的工作。女性在场,开启了男性大脑中的求偶模块。
你还是你吗?
现代心理学的“模块论”,给佛陀说的“无常”,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人并没有恒定的自我,你在不同时刻其实是被不同的思维模块所左右。求偶模块说了算的时候,你是一个形象,自保模块说了算的时候,你是另一个形象。
七个模块
自然选择给人的大脑提供了七个思想模块——
-
自我保护,前面刚说过;
-
吸引配偶,也就是前面说的“求偶模块”;
-
保住配偶,也就是防止配偶跟别人跑了,这个模块一旦开启,人的注意力就不是在异性上,而是在潜在的同性竞争对手上了;
-
群体认同感,希望加入组织,获得社交和团队合作;
-
关爱亲属,保护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兄弟姐妹等有基因关联的人;
-
社会地位;
-
避免疾病,我们看到不干净的东西会感到恶心,喜欢舒适的环境。
模块之间有互相影响,而且无缝切换,常常一个模块还没结束,另一个模块就已经启动了。
我们大脑的决策权,基本上就被这些模块轮流掌握。
人的大脑其实就是一个多元政体。
自由意志在哪里?
人脑不是君主制,而是一个“多元政体”。每个模块都可以暂时接管你的大脑,轮流坐庄,各个模块之间是互相竞争的关系。
这种模型是近年以来心理学家对大脑最新的一个理解。
模块占据你大脑的方法,是感情。每个模块都向你输出一个感情,哪个感情强,哪个就容易抓住你的注意力。
包括赫拉利写《未来简史》,也只是感慨人没有自由意志。
但是佛陀,可不是这么绝望的。佛陀说你可以通过修行,战胜那些模块,掌握控制权,拥有自由意志。
冥想的方法
冥想的师承
冥想届大概可以分成为三个派别
-
一个是禅宗。禅宗的方法是思考一些公案,像寓言故事一样,有时候搞些言语上的“机锋”,然后来个顿悟。人说禅宗,比较适合诗人。
-
藏传佛教。它的冥想方法主要是想象一些视觉意象,比较适合艺术家。
-
内观。它追求的是“正念”,英文叫 mindfulness。内观,适合心理学家。
内观要求你做自己的观察者,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怎么回事儿,就好像一个心理学家在分析自己一样。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你可以直接拿过来印证在冥想中对自己的观察,所以内观派很有科学精神。
我们专栏第一季讲《盗火》的时候说过,冥想是达到心流体验的一个办法。我们讲《巅峰表现》那本书的时候也提到冥想是个有效的休息和减压方法。
内观冥想的目标,是获得对事物的洞见,和个人真正的自由。
正定和正念
冥想的形式非常简单。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具体姿势没有太多要求,大概只要不睡着就行。
专注自己的呼吸,别的什么都不想,一心一意地专注呼吸。
当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大脑的正常状态是随机漫步,各种想法和情绪会不断地冒出来,你会做各种白日梦。这个状态就是默认模式网络。我们其实很享受这个状态,有时候还能获得一些创造性的发现。
但是冥想,恰恰要求你不能进入默认模式网络。你的思想不能信马由缰,必须专注在呼吸上。能坚持专注的时间越长,功夫就越深。
练好这个专注的功夫,你才能不被各种情感和思想困扰,不受大脑模块的控制,获得自由。我理解专注呼吸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练习把握对自己大脑的控制权。
佛学有个说法叫“八正道”,我们大约可以粗略地理解成修行的八种方法。八正道的第七叫“正念”,第八叫“正定”。
如果你选择一直保持专注呼吸的状态,你的功夫就是“正定”,这是小乘佛教的修炼方法。
正定以后是正念,也就是美国流行的“mindfulness”。正念要求你把专注的功夫随时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上。
你可以专注地欣赏一朵花,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专注地去体会饭菜的味道,专注于什么都可以。
专注的两个层次
冥想功夫从低到高,大概至少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你能够不受强烈感情的困扰,把“自我”和各种感情剥离开。能练到这种功夫,你在生活中就再也不会感情用事,你永远都能调整好心情。
更高的层次,则是能把自我跟各种想法全都剥离开,真正做到专注呼吸,不想其他。
达到第二个层次,你就可以自由选择当下的思考。没有任何东西能打扰和控制你。这种能力实在太厉害了!用佛学的话,就是你会逐渐脱离“苦”,接近“涅槃”。
PS:能练到第一层也非常好了,至少可以做到不容易激动、不容易伤感、不容易...平静如水。
四个矛盾
高水平做事就是在各种矛盾中把握一个恰当的“度”
- 无为和成功
冥想也是一样,你越想要专注,反而越难做到专注。你不刻意追求成功,反而能达到成功。
-
最需要冥想训练的那些人,恰恰是最不容易进入冥想状态的人
-
你越是拒绝某个想法或者情绪,你越要和它对抗,你就越受它控制。
-
你越是了解“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情绪在控制人”这个道理,你就越能不受情绪的控制。
正念自控法
买,还是不买
伏隔核区域,它的作用是提供愉悦--当人预期能得到回报、或者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伏隔核就会变得活跃
岛叶区域,它的作用和伏隔核相反,当你预期到痛苦或者感到不愉快的时候,岛叶就会变得很活跃,岛叶越活跃,越不可能购买
理性对感情,还是感情对感情?
购买决策过程其实是两种感情的较量。正面感情超过了负面感情你就买,负面感情超过正面感情你就不买。这其实符合人脑的“模块说”,大脑随时被各个模块接管,谁的声音更大谁就做主——而每个模块,都是感情模块。决策,其实是感情和感情的竞争。
那理性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赖特说,理性的作用是给感情提供信息和辅助。
也就是说,每一个感情模块都在使用理性来帮自己说话。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武器。
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以感情结束。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工具,感情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自动的机制
以前的说法,自控力是一种肌肉,你越练就越强。
可见“肌肉说”不太可靠。而“模块说”,则提出了另一种自控的理论。
我们大脑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各个模块的感情力量强弱对比的结果。想要管住自己不吃巧克力,你就应该希望“不吃巧克力”这个模块的力量变强。
模块变强的机制则是“满足感”。比如说这次“吃巧克力模块”战胜了别的模块,成功地让你吃到了巧克力,你马上就能获得一个快乐的满足感,那么下一次争论的时候,“吃巧克力模块”的力量就会更强,别的模块就争不过它。
在争论中取胜 -> 获得快乐奖励 -> 自身力量更强 -> 下次争论更容易取胜
快乐的感觉,正是自然选择最喜欢的激励手段。
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个戒酒很长时间的人,偶尔喝一次酒就马上就又想喝酒,因为他的喝酒模块并没有失去力量,只不过一直被压制而已!偶尔喝一次酒带来的巨大的满足感,就足以把它再次激活。
这也是为什么要吸引一个人去赌博,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让他赢,一次次的赢牌给他带来的刺激越来越大,他就很容易陷进去,难以自拔。
如此说来,最好的自控方法应该是打断正反馈,不让相关模块获得即时奖励和满足感。
正念自控法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 贾德森·布鲁尔,找了一些烟民来做戒烟实验,他教给烟民的方法,其实就是咱们说的“正念冥想”
布鲁尔的方法分为四步,缩写为RAIN
-
识别感情(Recognize the feeling),当你想抽烟的时候,你要意识到,想吸烟是一个情感
-
接受这个感情(Accept the feeling)。不要把这个情感推开,不要对抗,要承认自己想吸烟,而且承认这个一个合格的情感
-
观摩研究这个情感(Investigate the feeling)。从旁观者角度,分析这个情感,它的力量有多强?是我身体的哪个部分有吸烟的需求?这个情感有“颜色”吗?是什么“材质”的?当你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情感不再是你的一部分了。你越分析它,它就离你越远。
-
分离(Non-attachment)。你和这个情感就分开了,这时候你已经不想吸烟了。
冥想的时候,我们练习任凭各种情感在眼前过,但是不参与,练的就是这个功夫。
意志力方法是“对抗”,正念方法是“化解”
其实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自控问题。比如你工作的时候爱走神,总想去看看手机,那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你先承认自己想看手机,然后闭上眼睛想想自己为什么想看手机,分析分析“看手机”这个感情到底是个什么性质……你可能就不想看手机了,然后你就可以回过头来继续工作。
想干什么就能让自己真的干什么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
色即是空
存在与内涵
赖特说,电锯声,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我们之所以反感电锯声,是因为它会给我们恐惧的联想——从电锯声,你会想到电锯,然后你会想到电锯可以锯木头,也可以锯人,它代表破坏的力量。这些恐惧的联想,是人赋予电锯声的一个“内涵(essence)”。
所谓“色”,就是你从电锯声联想到的内涵 ——你不妨把它称为“电锯色”。
你面对的其实只是一个声音!你并没有面对一个咄咄逼人要伤害你的电锯。电锯声,是存在的。“电锯色”,是“空”的。
赖特说,大部分佛学学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所谓“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
比如有个心理学家叫保罗·布鲁姆(Paul Bloom),他认为人的一个特性就是特别重视事物的内涵。
比如说卷尺,到商店买个新卷尺用不了几块钱,但如果这个卷尺是肯尼迪总统当年用过的,那么一拍卖就能卖出四五万美元。
而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Robert Zajonc)则进一步认为,其实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动赋予意义。
扎荣茨说,甚至你看一个抽象的东西,比如字母“Q”,你都是有感情的。如果你联想到 QQ,你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联想到“阿Q”,你会有别的感情。总而言之,你对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的。
感情代表评判。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赖特说,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事物迅速做出好坏评判,这样才能有利于生存——如果你听见电锯声不反感,你就太不善于躲避危险了。这个快速评判,就是事物让我们产生的感情,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就是“色”。
色的性质
如果你认为“色”就是我们对事物的“内涵”判断,那么现代心理学已经通过实验发现了“色”的一些性质。
内涵是自动产生的
在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发声的时候,潜意识已经给每个词设定了好坏的感情评判,完全自动。
内涵会受到故事的影响
同样道理,完全一样的两杯红酒,其中一杯的“故事”是这个酒价值90美元一瓶,而另一杯则标价10美元一瓶——你猜两杯酒的味道一样吗?当然是90美元的酒让人感觉更好喝....实验证明,大脑中纯粹负责味觉的区域,则对两种标价没有不同的反应。
内涵都是主观的
你的立场,决定了你的观点。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你看比赛的眼光是有色的。
而研究者在写论文的时候进一步提出,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看法,也许一切看法都是主观的。对此赖特进一步解释,说哪怕你不是任何球队的球迷,你对比赛的看法也是主观的。
无感则无视
如果你真的对一个东西很无感,那你就很容易忽略这个东西。赖特的哥哥在年纪大了以后曾经发出过一个感慨。他说作为一个老男人,跟年轻姑娘相处的时候,自己感到非常沮丧。姑娘们并没有说他长得丑什么的鄙视他,而是直接无视他——因为他不是她们的择偶目标。
觉悟者眼中的世界
我们赋予世界的内涵都是主观和充满矛盾的,而且在红酒的例子中你看到了,“色”会影响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体验。那如果不戴有色的眼镜看,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赖特说,也许那将是一个“无色”的世界,而“无色”会让你感到世界是“空”的。
真正的品酒高手品的应该是酒而不是故事。这瓶酒是哪里生产的、产酒的那年是个好年还是坏年、这瓶酒卖多少钱,如果这些条件他都不在乎,他才能体验到酒纯粹的味道。
PS:之前自己对楼上的噪音特别反感以至于失眠,现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好很多了,受影响的程度变低了
经常有人说佛学会不会让人失去生活的乐趣、看什么东西都没意思?其实并非如此,佛学是让人更自由,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你能获取更丰富的体验。据说,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
因缘动力学
物我两忘的境界
《盗火》:这是很多宗教人士都有过的体验,突然之间觉得自己和万事万物融为一体。
比如说,人体之中有很多和人类共生的细菌,有些细菌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就对身体健康很重要,而且还能左右我们的情绪。有实验发现如果把一个人的肠道细菌给换掉,这个人的性情都可能会变。那么请问,你的细菌,是“你”的一部分吗?
还有,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身体不舒服,那简直比自己病了还难受。那么请问,孩子是不是“你”的一部分呢?
对大脑来说,脚完全可以不算是“自我”的一部分。脚上的疼痛只是从大脑外面传递给大脑的信息而已。而窗外的鸟叫声也是从大脑以外传递给大脑的信息。以此来说,脚疼和鸟叫,似乎没有明显的区别。
“无我”的内部体验是,五蕴都不是“我”的一部分。“无我”的外部体验,则是外部的东西,也是我的一部分。
意识到自己和外部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可以让你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贪嗔痴
但佛学中,tanha 既可以表示你喜欢一个东西得不到,也可以表示你不喜欢一个东西、你想和它分开却分不开。这就涉及到另一个佛学概念,叫“三毒”。所谓三毒就是贪、嗔、痴
贪,就是被一个事物所吸引。钱财、异性或者名声,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你想得到,这种感情就叫贪。
嗔,中文字面意思是愤怒,但它泛指一切负面情绪。凡是你对什么东西有负面情绪,想排斥,都叫嗔。
痴,就是蒙蔽了双眼。
贪 + 嗔 = 痴。
Tanha 是你想把什么东西拿到自己这里来、或者想把什么东西从自己这里拿开——之所以有 tanha,恰恰就是因为你认为你和外界之间有一个分界线。
所以,认识到无我,和克服 tanha,是相辅相成的。
涅槃是一种什么境界
涅槃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达到涅槃就是阿罗汉,就算是得了正果。
那怎么才能达到涅槃呢?佛学中有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叫“缘起”。用一句话来概括缘起,就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缘起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因果链条。每件事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每件事发生又都会有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又是另外一件事的原因。而属于人的一条特殊缘起链条,叫做“十二因缘”——
我们就生活在这个因缘之中。或者你也可以说,我们是被因缘所控制。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条件的”。
涅槃,就是摆脱了因缘的控制,变成了“无条件的”。
现在有的西方佛学人士认为人不可能达到完全的涅槃,你最多可以追求在某一方面不受限制。
超越自然选择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我们之所以要带着感情色彩去看万事万物,之所以有贪和嗔,是自然选择给我们大脑的设定。凡是看上去对传播自身基因有利的,我们就认为它是好的,就贪,反过来就是坏的,就嗔。你可以把佛法当成一个超越自然选择的方法。
为什么要超越自然选择呢?因为自然选择的设定具有天生的不合理性。
赖特说,自然选择给每个人的基本假设就是,你是特殊的,你比别人重要。
我们总是从自我的视角出发,去判断好坏。但是这个基本假设不可能是正确的,因为全世界有这么多生物,不可能每个生物都比别的生物重要,不可能每个人都特殊。
那我们能不能换个视角。如果你能跳出自己,用上帝视角或者说宇宙视角去看世界,那么“无我”和“空”这两个概念就很自然了——它们等于就是说,你并不比其他事物特殊。
一块腐败发臭的肉,从人的视角来看,它里面有细菌、对健康有害,显然是个坏东西。但是从细菌的视角来看,腐肉恰恰是它们繁殖的温床。这就是“色即是空”。认识到这一点,这块肉就是一块肉,并不存在好与不好。
也许这就是佛学的意义所在: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
如是我闻:佛法的另一种认知
我认为佛法,大约说是“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是“无我”和“空”。“无我”,是给我们一个客观的视角。“空”,则是客观视角之下的平等观念。而一个中心,则是“自由”。佛法的核心价值观,是让我们做更自由的人。
学佛是为了求保佑吗?
咱们干脆假设布施真的能换来功德。你给庙里捐款,庙里就能通过某种神秘机制让你心想事成,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我认为这是合法的生意。
但是如果你说这个服务符合佛法,那我就要提出一个逻辑质疑。人们之所以“求”佛,是因为心里面有一个欲念,凭自己的力量满足不了,有什么东西想得得不到,于是就去贿赂佛祖,指望佛祖帮他得到。
求佛的人付出一点小小的代价,佛祖就满足他一个大大的欲念。佛祖这岂不是在纵容别人的欲念吗?
佛法的核心思想的是人不应该被自己的欲念控制。佛陀如果听说你有一个欲念是通过世俗力量无法满足的,他肯定劝你舍弃这个欲念,他怎么可能动用超自然力量帮你满足欲念呢?
佛法让人消极吗?
我们了解的佛法,似乎从来都没说要让人没有感情,佛法一直说的是不要被感情所控制。冥想只是观察感情,不是要消灭感情。
如果有一个人,他有很好的创业想法和技术,想开个公司,想把公司做大做强赚很多钱——请问如果佛陀在场,会不会反对他这么做呢?我觉得佛陀不见得会反对。
佛陀真正反对的是被某个东西劫持。
佛陀本人活着的时候,可是非常积极进取的。他到各地发表演讲,跟人搞辩论直播,每次都必须自己赢了才高兴。他带了很多徒弟,留下一大堆话。佛陀是在做一个事业,而且他也在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
佛法讲“无我”和“空”,慈善也应该从这里出发。我之所以要做个好人,是因为我认为我自己并不特殊。那么首先我不能为了自己加害别人,其次如果我有能力,我应该像造福自己一样造福世界,这就是慈善。
比如说,你在路上看见一个乞丐,身体残疾,你觉得他太惨了,你心里也难受,所以你就要帮助他——而你帮助他就等于是帮助了自己,因为自己也不那么难受了。……这个做法,难道不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吗?
也许“义不容辞”,是比“慈悲为怀”更好的慈善理由。换句话说,也许慈善的最高境界是,我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这件事应该被做,而不是因为我自己想要做这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