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启辉老师,王韵编辑已经看完稿子,拿去小祝老师那里改红了!”
昨天开车走在去井冈山的高速上,尹编辑的一则微信消息,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只要第一稿看完了,后面的事情就快多了。也辛苦了两位编辑,我的叙事风格多以口语化表达为主,估计给编辑添了不少麻烦。这本书稿从和编辑沟通开始算起,到最后出版估计要两年时间。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因为我的第一本书的出版前后只用了半年时间。当然,认真最好!尽量不要留下遗憾!
我的第一本书成书那么快还是有原因的。当时《其实你不懂孩子》书稿的底子是我的讲座视频,那时候我还不知道科大讯飞这一新生事物,据说现在科大讯飞可以轻松将语音转换成文字。于是,我就上网找速录师,希望通过花上一笔钱,让速录师将我的讲座视频转换成文字。结果发现正规公司的报价不低,对我这寒酸书生而言还是小贵的。于是又想到是否可以找个体速录师,上网一搜,还真有,而且价格低了不少。不过找个体速录师,担心还是有的,如果被人觊觎,丢了版权怎么办?

于是我就想到和个体速录师签一份协议,预支一半的费用给她,剩下一半的费用等到事成之后给。同时协议上要求她届时将光盘还给我,并承诺不侵权。她欣然答应,签字画押,成交!
事情的结局却出乎意料,在我的催促下,速录师很快将转换好的文字部分通过邮件发给我。可是,我的视频光盘还在她那,而且剩下的一半劳务费还没有给她。我联系她好几回,希望她把光盘给我,我也好将尾款给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后来说,我觉得光盘的内容非常好,光盘我就留下了,剩下的尾款我也不要了。再打电话给她,就联系不上了,搞得我又喜又惊。喜的是,说明书的内容是有人认可的。惊的是,她不会有别的想法吧?
为了避免后一种情况的出现,我必须将书稿赶紧整理好,让出版社尽快印刷出来。于是,我就联系了暨大出版社的师妹黄圣英,将我的想法告诉她。一个是帮我看看书稿行不行,二是如果行,尽快帮我印出来。就这样,第一本书很快就出来了,可谓火箭速度,当然时间仓促自然就会有遗憾。所幸的是,书还是有市场的,目前已经重复印刷了好几次。
而这本书的出版一波三折,草稿发给尹编辑看,尹编辑要求我大修改,为此,忙活了大半年才将书稿改好。书的名字也取颇费周折,因为此书是我15年来做学习心理辅导的经验总结,帮助不少同学提高了成绩,所以名字就绕不开“成绩”二字,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好友王颖取的书名《把好成绩还给孩子》,多好!结果却被毙了,理由是提倡素质教育,尽量规避“成绩”二字,我怎么觉得有掩耳盗铃之嫌呢?哪个家长不在乎孩子成绩呢?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得轻松、学得高效有啥不好呢?哎!一声长叹!
不过,好事多磨!这本书肯定会比上一本书更有市场,已经有不少学校想预订此书,也有不少读者翘首以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