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连载小说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4)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4)

作者: 最最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20:59 被阅读32次

自传小说连载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4)

题头语

中唐诗人孟郊《游子吟》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报答他母亲的恩情报答得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就知道我报答我母亲的恩情报答得很差劲。这不是我不愿意报答,而是我的能力很有限。要报答三春晖,一要有报答的意愿,二要有报答的能力。我自认为我有报答的意愿,一直有,可是,我的能力一直很弱很弱。在我母亲得脑血栓四年后,我把母亲委托给家里的哥嫂,自己来杭州读研究生了,两年后,我的母亲去世了。我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我永远也忘不了我来杭州前我半身不遂的母亲坐在我家门口的竹椅子上看着我离去的目光。我母亲去世多年了,我已经没有侍候他老人家的机会了。长恸!但愿有机会报答父母之恩的的朋友一定要抓住机会。当然,我更希望我们国家所有的父母都像欧美国家的父母一样,即使没有儿女的照看,也会有快乐而幸福的晚年。但愿这一天早日来到。

——李最欣,2019年2月20日星期三20:50于杭州

1135

我刚才搜索了一下,发现我在本自传第四篇就把我大年初一吃饭时的流浪事件认定为“血泪史的高潮”,说明我对流浪事件这件事的严重程度是有所认识的,但我从来都没有因为这事件怨恨过我的父母,因为我知道这事情一定不是我父母愿意看到的,我父母在这件事上做得确实不够好,但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是出于无奈。如果当时空间足够大,座位足够多,我肯定可以和家人一起吃饭的。由此可见,理性上,我知道这件事很严重,我父母有责任,但是感性上,我一点也没责怪我的父母,我完全原谅了我父母的过错,我父母在世时,我根本没有和他们提过这事,准确地说,在2010年以前(我把这事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告诉过一个领导,其时间应该不会早于2010年),我没有给任何人提起过这事情。我的看法是,在一个孩子比较多的家庭里,不管父母有多么细心,都很难完全避免这种哪个孩子被照顾不周的事情,如果有一个孩子因为被照顾不周而耿耿于怀,那么做父母的压力就太大了。我父母压力大吗?当然大了,除了经济一直拮据(那时候全中国很少有谁家的经济是宽裕的),处理家庭关系太难了,因为并非每个孩子都像我这么好说话,都像我这么想得透彻。

1136

在我记事的时候,我大哥二哥就成家了,很快我三哥也成家了,后来我四哥也成家了。四个哥哥成家不久就分开另过了(我二哥成家后和我们过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有8年时间)。即便是分开另过了,几个哥嫂尤其是嫂子们之间还是会因为我父母对哪个儿子家更好而时时有怨言,虽然全都是鸡毛蒜皮引起的,但足够让我父母头疼了。这事情细说起来能写另一部小说,而且至少是中篇小说,所以我干脆不说,我只讲我五哥五嫂的一件事情,由这件事足可以看出天底下当父母的要处理好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自己与孩子们间的关系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1137

我五哥初中毕业学木匠学了大概有一年多的样子就当兵了。他当兵倒是当得轻松愉快,甚至可以说如鱼得水。例如我母亲曾这么抱怨我父亲:“你看你当兵当了十几年,没给家里拿回来过一文钱的财物,你看我娃当兵才几天就给家里捎这捎那。”我哥当兵时赶上了改革开放,部队里政策也宽松了,大概当兵第二年的春节,我哥就大箱小箱地拎着东西回家探亲了,再后来我哥常常托部队里回乡探亲的人给我家捎回一些东西,虽然都是不值钱的小物件,但那时候改革开放刚起步的中国依然处于物品匮乏时代,所以我哥让人带回来的那些东西显得特别宝贵。虽然我哥在部队上挺顺利挺开心,但是每次回到家里都因为家里的哥哥们对父母不好而心情大坏,为此他常常泪流满面。有一次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觉得他太可怜了,就对他说了“这次回到部队就永远不要回家了,在部队里好好的为啥要回家”之类的话。我当时说这话仅仅是一时冲动,但没想到我哥后来终于在某一次回家返部队之后好几年都不回家了,不但好几年都不回家,而且给家里卧病在床的母亲(那时候我父亲已经去世,我母亲因为脑血栓而半身不遂)连一封信都不写,家里的嫂子们因此背后议论说“老五也不孝顺”。那时候我对我哥这种行为也感到奇怪,只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五哥亲自把原因告诉我了。

1138

具体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告诉的,我都记不清了。我就记得是我母亲去世后。有一次我和我五哥聊天时说起了已经去世的母亲,不知从什么话题开始的,聊着聊着我哥就主动给我说了他好几年不回家也不给生病的母亲写信的原因。他告诉我,那原因和我有点关系。父亲去世后有一年我哥我嫂回家看我母亲。那时候我在官池镇北阳中学教书,那中学离我家有30华里,但是路很好,全是柏油路,所以我常常骑着自行车回家看看。我哥我嫂做好了饭准备吃的时候,我回来了。那次的饭是面条。因为没有料到我回来,面条做得不够多,我哥大概想等所有人都吃完了他再吃(那时候家里人顶多是我妈、我哥、我嫂,我弟弟已经去部队当兵了,当时好像在西藏)。等他正准备吃最后一碗面条时,我突然回来了,我哥就没有动那碗面条,因为我哥不知道我有没有吃饭。现在我不知当时对话的具体情节。设想一下,当时合理的场景是这样的。因为剩下最后一碗面条了,而我哥我嫂知道我没吃饭,就让我吃了那面条,这时候我如果啥话都不说直接端起面条吃了,那就好了,那就没有后面的祸事了。我可能谦让了一下,说:“哥,还是你吃吧。”我哥可能说:“我不吃,你吃。”

1139

这时候如果我母亲不吭气,那也就好了,那也就没有后面的祸事了。但是我母亲却说:“你哥不吃你吃吧。”注意了,“你哥不吃你吃吧”,这话是我哥那次讲述他好几年不回家看母亲这事时对我说的,对这一点我记得清楚。我哥自己说“不吃”,我母亲说“你哥不吃你吃吧”,于是我就把那碗面条吃了。这时候我哥一肚子的不舒服,脸色肯定也不好看。这事情发生时,我嫂子一直在现场,我母亲那样说,我嫂子当然很不高兴。然后呢,我嫂子背地里问我哥:“你妈喜欢你吗?”我哥说他自己本来就很不高兴,我嫂那么问,他更不高兴了。然后没几天,我哥我嫂就动身回兰州去了,然后就好几年不回家看我母亲了,也不给我母亲写信了。自那件事到我母亲1996年去世,我哥好像只有1993年暑假才回老家看过一次我母亲。实际上我哥每年回家一次都没问题,因为他当兵时几乎每年都能申请到回家的假期,那时候他已经在机关工作了,而且老母亲在家卧床不起,他更有理由申请探亲的假期。他好几年不回家,不免让人有所猜测,有所怀疑。当然他那次把原因告诉我,就把谜底揭开了,就没有猜测和怀疑的必要了。

1140

我哥好几年不回家看望得了半身不遂病的老母亲,家里的嫂子们就议论说我哥不孝顺,我也觉得有那么一点儿,但不能确认。那次我哥给我讲了他不回家的原因是他觉得我母亲喜欢我而不喜欢他,这当然是对母亲不好了,说是不孝顺也没错。这时候,我应该大发雷霆才对,应该严厉斥责他,然后摔门而去。这才是比较正常的反应。可是,说不清是什么原因,不知道是我觉得我母亲已经去世,我大发雷霆于事无补呢,还是我自己的修养变好了,还是其他原因(如果我哥讲那事是在兰州他家讲的话,我不变脸闹翻肯定不会是因为我怕我哥把我赶回陕西或赶回浙江,绝对不会),总之,我的表现很平静。我听了后啥话都没说,也没有为我母亲辩护,也没有批评我哥我嫂真不像话。我现在都想不起我那时的回应是什么了,很可能我听完后看了看我哥,然后就扯到其他话题了。但那时候我的心理活动我还是记得清楚的,我当时想的是:“就这么一点比芝麻粒还小的事情,你就把母亲养育你的大恩忘掉了?”“屁大一点事,儿女都会记仇,父母真难当啊!”“不要说咱妈了,咱全家大大小小的人最喜欢的人就是你啊!”但这些话,我从来都没给我哥说过,当时我可能很快就岔开了话题。

1141

我哥第一次离开家乡去部队时给我哥送行的亲人都有谁,我不知道,因为那时候我在读书,我只听我妈说临分别时我姐姐哭了。但有一件事我印象深刻,我哥后来回家探亲,几乎每一次回部队时,送行的亲人都浩浩荡荡,一直送到县城汽车站,看着汽车开走,家里人才回家。我弟弟的待遇只是比我好许多而已,但肯定没有我哥这么好。1994年9月,我来杭州读研究生,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来杭州前一天的晚上,老村长来我家,给了十元钱。一个堂嫂来我家,给了十元钱。那时候我还不知道第二天有没有人送我。我的想法是,第二天我一个人拎着行李叫一辆人力三轮车送我到车站,然后自己走。因为我知道家里的亲人们都各有各的事情。

1142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第二天我姐姐姐夫来送我了,看着我坐上客车开走了,他们才离开。而我哥哥几乎每次回部队的前一天晚上,一定是家人、亲戚、朋友们盈门,一直到深夜,第二天肯定是一大群人送行。有一年(大约2005年,我记不清了),我们外面三个兄弟(老五、老六、老七)回老家,然后一起离开老家时,家里的亲人们送我们兄弟三个到车站。到车站等车时,几个上高中、上初中的侄女们哇哇大哭,一个劲儿地抹眼泪,认识我们家人的旁观者都觉得有点惊奇,有点羡慕。我愣了一下,内心里对自己说:“主要是为五叔,次要是为七叔,跟我没关系。”尽管我一直对家里的每个孩子都很亲对每个孩子都很好,我也认为家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一点。

1143

从神秘论的角度说,一个人一生的升沉荣辱大概是前世就命定了的,或者由老天爷就决定了的。一个人如果不愿意接受命运的话,可以改变,但绝大多数不愿意接受命运的人都改变得很有限,尽管也有少数人可以完全改变自己的命运。从小的时候起,我的许多努力和长处都是不能得到回报的。对此我当然有一点点抱怨,但总的来说,比较地坦然。因为我知道我自己只管做自认为正确的事就行,至于别人怎么对待我,那就不是我能管得了的,也不是我的责任。相信许多读者(假如有读者能读到这里的话)觉得我这样做很消极。是的,是比较消极,所以,我建议读者朋友们不要像我这样干,对自己的命运、对自己的待遇,一定要力争改变,使自己得到应得的、合理的待遇。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是改变世界。这个世界的美好从来没有适应社会者、适应世界者的功劳,而全部归功于那些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与不公抗争的人。

1144

那我怎么就会比较地坦然呢?我是这样想的。我是一个农村娃,家里的四个哥哥全都是农民,五哥去当兵了,我弟弟后来也当兵了,我当兵的两个兄弟在外边当然过得不错,过得都比我好。可是,我也很好啊。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一天到晚在我耳边唠叨,要我一定要考上重点初中,给学校争光,因为那个小学好几年都被剃了光头(没有一个学生考上重点初中)。后来,我考上了。初中毕业时,我家的经济情况是,我只能上中师,必须上中师。一旦考上我们县那个重点高中,那个所谓大学的摇篮,我必然失学,因为我们家不可能有钱让我读高中了。那时候,中师比重点中学难考太多了。然后呢,我就如愿考上中师了,算是终于端上了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工作后本来想通过写诗写小说去县文化馆工作,努力两年后自感绝望,然后赶快扭头学英语,准备考研究生,几年后我终于考上了。再后来读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都是有工资、有经费的。世上的好事,总不能让我一个人都占了吧?其他地方受点委屈,也是应该,没准儿另有收获呢。所以我对我受到的委屈,一方面抱怨着,一方面努力着,真的是“成则庆幸,败亦欣然”的心态。不这样,又能怎样呢?

1145

再说几句我五哥,把心里的话说完。我五哥和我说话声音很像,个头比我高一点儿,脸像我一样黑。但正如本自传开头所言,我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说我家兄弟都很好看,我问哪个最好看,她就说老五最好看,还有我一个婶婶说村子里那么多娃,就我五哥脸上有灵气。肯定和这有关,我的家人、亲朋好友、老师同学对我五哥都评价很好。即使家里的嫂子们相互有点矛盾,但和我五哥在一起从来都是说说笑笑,像亲兄弟姐妹一样。我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心里赞叹他真有本事。后来到了部队和部队机关里,他的女人缘似乎更好,他后来工作上的不少便利,我估计都和他那些“阿姨”“姐姐”“嫂子”们有关(我五嫂也承认这一点),我弟弟也应该得到了不少关照。现在细想一下,那些部队机关的领导及其夫人对在自己家服务的人从来没有以“下人”视之,而是至少在表面上当作自己家里人一样看待,真的是富有人情味,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1146

该回到父母难当的事情上了。我五哥最受家里人宠爱,当然也最受我爸妈宠爱。我五哥后来好几年不回家看我母亲时,我常常在房间外远远地听见我母亲一个人在房间里说话,有时候声音还挺大,挺高兴。我感到奇怪,到房间一看,原来我母亲和我五哥的儿子的照片在说话,看着我五哥儿子一岁时的照片逗孙子玩。那时候我知道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尤其是生病的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是非常寂寞的,老年人非常需要家人的陪伴,哪怕是孙子孙女的照片也好。不管是对我五哥,还是对我五哥的儿子,我母亲都是非常喜欢的。可是呢,仅仅因为我母亲对我说了一句“你哥不吃你吃了”那句话,仅仅因为一碗面条,我五哥就再也不回家看我母亲了。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个世界的不公不义非常地多,非常地惊人,也非常地气人。我现在讲这些,不知道我五哥五嫂什么时候会看到,不管他们夫妻什么时候看到,我都希望他们夫妻不要见怪,我现在关于此事的唠叨完全没有责备他们的意思,我仅仅是想说明天底下的父母们有多么辛苦和可怜,他们要处理好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他们自己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地难。由此也可明白,我从来没有因为我大年初一第一顿饭出门流浪而怪罪我父母是多么地正确、多么地可贵。

1147

那么,我是天底下最宽容家长的孩子吗?当然不是了。我在杭州有一个亲戚。那家大人,我叫阿姨和姨夫。阿姨和姨夫都上了年纪了,他们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又各有一个女儿。大女儿的女儿小,小女儿的女儿大。还是大女儿的工作好,工资也高,而且大女儿的女儿读书好,个头也高。但不知为何,这对老夫妻尤其是我姨夫特别偏爱小女儿的女儿。是不是好吃的优先给小女儿的女儿,我不知道,理论上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挨打挨骂的永远是大女儿的女儿,也就是说挨打挨骂的永远是读书好的那个外孙女。不管是哪个外孙女闯祸,最后挨打挨骂的从来都是大女儿的女儿。我和他们一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亲眼目睹了一场不公平事件的发生。明明是小女儿的女儿把碗碰到地上去了,但外公一下子扑到大女儿的女儿跟前,扬起巴掌就是一下,吓得大女儿的女儿噌的一下跳开了,一边跳开一边喊:“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要知道,这时候大女儿的女儿已经读初中了,而这两个外孙女的年龄好像就差一岁。这个被打的女孩给外公外婆记仇了吗?我的感觉是,一点都没有。因为那女孩挨打了就跳开了,等外公坐下吃饭时,这女孩又高高兴兴地坐下吃饭了。后来一直和外公外婆正常来往。这个女孩大学毕业后进了阿里巴巴公司,现在好像至少是一个小头目了。这个女孩的事情让我不得不感叹:好孩子的好也是无止境的。

1148

大年初一出门流浪被我看作是我人生中血泪史的高潮,那只是我成家前。有了妻子女儿后我才知道,那哪里是血泪史的高潮啊,那是血泪史的排练啊、那是血泪史的预演啊。有了妻子女儿后,血泪史才正式拉开帷幕,血泪史才翻开了新篇章。可惜这个问题我不敢写,否则母女俩可能连流血泪的机会都不给我了,让我索性死去。这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我认为是血泪史新篇章,没准儿其他做丈夫做父亲的看了后耻笑,说“你那些血泪史在我们这里就排不上号,连排队的资格都争取不到。”所以,关于我现在的家庭,关于家庭的爱恨情仇和苦乐,我不想谈了。就是说,关于爱,我不想谈了,从下一篇开始,还是谈我遇到的那个疑似是妓女的姑娘吧。妓女总是和性有关。那从下一篇开始,我继续谈性。性与爱,爱与性,组成了我的一生,也组成了所有人的一生。如果说爱属于人的脸蛋,那么,性,就应该属于人的鸡蛋。好,从下次开始,谈鸡蛋。谈鸡蛋比谈脸蛋有趣多了。谈脸蛋太沉闷了,一点都不有趣,真是对不起大家了。下次应该有趣一点儿,敬请期待。

(以上1135段-1148段共14段为“之74”,共5910字)

李最欣2019年02月20日星期三11:39分于杭州。

(未完待续)

点击获取:【年度盘点】办公男/女性的冬季穿衣指南   

相关文章

  •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4)

    自传小说连载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4) 题头语 中唐诗人孟郊《游子吟》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

  •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6)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6) (自传小说) 题头话: 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暴、最愚昧、最丑陋而且...

  •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8)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8) (自传小说) 题头话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年少时(没有长到年少就崩掉的小孩除外),几乎每...

  •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1)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1) 题头语: 洛河和我 这是洛河图片!啊,真美!啥?你没有看到是不是?没有看...

  •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2)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2) 题头话 悄悄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深知我天生的脑后有反骨而且卑鄙无耻下流得不可救药,难以...

  •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5)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5) (自传小说) 题头话 人一生中每一次与美丽的相遇都是上帝赐予的天花。天花...

  •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7)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7) (自传小说) 题头语 朴实是一种优秀品质。很久以来,我都以为朴实就是外貌...

  •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9)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9) (自传小说) 题头语 在虚假的世界上,只有虚假本身不虚假。 在荒唐的生...

  • 自传: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3)

    自传小说: 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3) 题头话: 我一直觉得“血浓于水”这话没什么道理,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也看不出...

  • 酒逢知己千杯少,爆张照片好不好?

    蔷薇姑娘今天的水区话题可真狠…… 不过谁规定爆照必须爆脸的呢?…… 不都说哪好看爆哪么?…… 我觉得呀,最香不过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最欣的脸真好看(7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yk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