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一个9月份即将升一年级的小朋友补英语。她还没有进入小学,学习兴趣就成功地被她母亲毁了。轮流转的学龄前补课,加上一对一辅导,使孩子更加沉迷于ipad。于是母亲加大马力施加课业压力,导致孩子更爱ipad, 于是母亲更加地施加压力......
而这个母亲,明显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周围的孩子比较,她感到巨大的竞争压力。更重要的是,她的所有焦虑,都以隐形的方式传给孩子,幼小的孩子全都承接过来,而这种焦虑,是她的年纪根本承接不起的。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厌学。
在教育机构和孩子接触多了以后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几乎所有有厌学问题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焦虑的母亲。
而这些焦虑的母亲,无论为孩子做得再多,都会导致自己离目标更远。某位五年级孩子的焦虑母亲在给孩子报完所有能补的课、终不见成绩提高后,终于颓然地说道:我真的好累啊!我简直不知道还能再为她做点什么!
你们压力大,可你们不知道,你们孩子真的都已经是千斤顶了啊。
焦虑母亲说,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为什么这个模式一直重现呢?
母亲为孩子呕心沥血做的一切,并不真的会产生什么作用—— 在母亲自己的修为没有提高的前提下。换言之,你如果自己是个差劲的人,你别奢望你的孩子会优秀,无论你多用心浇灌。
说到这里,想起了《小欢喜》中的一对父母:季胜利和刘静。他们早年会事业东奔西走,将孩子季杨杨留在姥姥家带,实际上季杨杨是一个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其实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是值得被严重关注的。一个人在早年缺失的爱和心理营养,用一生的时间都很难补回来,并且在人际关系、学习、择偶、就业、社会功能等方面都会遇到严重的障碍,不容易有健全的人生。
所以,在杨杨父母搬回去陪伴孩子高考的那一年初,他冷漠,骄纵,闯祸,与父母的关系极其恶劣,这也是意料中事。但是,经过一年的时间,这个孩子的心已经变得柔软和温暖,在与父母的关系中被融化,变成了一个懂爱、会关心别人、行事得体、努力上进的好孩子。
孩子在0~3岁缺失的爱,在孩子的青春期阶段是能够得到补偿、从而整合孩子人格水平的最后机会。幸运的是杨杨能得到这样的机会。
而更幸运的是,杨杨有足够好的父母。
他的父母与孩子有足够好的边界感,不控制,不把自己的需要强加给孩子。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做母亲的也不盲目袒护。在原则性问题上,有足够坚定温柔的坚持。
做父亲的真心想要走近孩子,但是不入侵,而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尽最大诚意的努力来换取孩子的敞开。
他们恩爱,相敬如宾,这是对孩子能够做出的两性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最好的榜样,也是一个人一生的加油站和温柔港湾。
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个是自己都是有修养、有内涵的好人。他们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应对生活挫折的力量感和从容态度,是能够给孩子的最佳教育。
所以杨杨在享受家庭生活一年后,真心觉得这样的时光太短暂,希望能够再来一年。这个孩子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改头换面,在课业和学习态度上也判若两人,变得进取,有责任感。
孩子不能是父母全部的世界。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隔着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应该装着父母自己的完善人格、独立自我。只有这一部分,才是真正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东西。
著名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曾经说过:what matters is not what you do, but who you are.——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你为孩子做了什么,而是你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很多焦虑母亲为孩子找各种补习班,斥巨资花在教育上,给孩子最好的吃穿用度,谁知还是一无所成。不妨试着找找看,自己身上有什么原因呢?甚至你自己的焦虑,真的都是为了孩子,还是让孩子工具化地完成你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