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小到大,我不怎么需要去医院。倒不是讲说自己有多身强体壮,相反,我的身子骨其实很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小病小痛也能叫苦连天。不过是在家的时候,仗着有母亲的精心呵护,顿顿细火熬慢粥,并不会很容易生病,即便是病了,也不必太过担心,仗着父亲的人脉,毕竟还有父亲的朋友在医院工作,开几包药便药到病除了。
因而,这次远走他乡,独自一人,前往医院看病,便成了很有历史性的一刻。
图片是某个外国大神的作品~犹记得小时候读书时,看见教材书上毕淑敏写的那篇《学会看病》,那时还觉得不以为然,还不免啧啧了几句。不过就是看个病而已,何必描绘的如此惊心动魄。
果真没有亲自尝试,是不懂那时那刻那人的心情。
除了迷茫,实在是找不到有比它更好的形容词了。门诊部究竟是哪栋楼,挂号又是在哪个窗口,我从未知道人生地不熟的滋味如此不好受。
就像是只莽撞的小鹿,在丛林中不停地乱窜,最后只能一把劲栽进去。
空气中满是浓浓的消毒水味道,并不是很难闻,但是着实让人觉得不好受,甚至令人有些晕眩,想要作呕。不过是医院很正常的味道,可是却让我后背不住发凉。
用手紧紧地攒住了衣角下摆,指甲狠狠地掐住了自己的掌心,生怕一不小心,就吐的一塌糊涂。
可能是太过匆忙的想要远离这个房间里弥漫的消毒水了,也不知道下一栋楼是什么,便直接进去。
才发觉,不知道是哪个部门的安全出口,估摸着是人少的缘故,静的有些可怕。只是正当我发呆时,突然间楼上就传来了凄厉的哭声,像是哪个小孩子犯了错一样被大人训斥时的突然嚎啕大哭。可我们都深知,小孩子贪玩贪吃什么的还可以知错能改,而在活着与死神博弈的这盘棋子中,却是只能步步为营,寸步难行。
我赶紧退出来,表情仍有点错愕。
也许是那张白纸黑字的病危通知书,搅乱了这个本该宁静的初秋清晨。也许是拿着黑色碳素笔在文件上一笔一划签上自己的名字时,内心的万般纠结与痛苦。也许是手术门缓缓打开时,医生摘下口罩,一字一句地说出那句“我们尽力了”。
像极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离死别也不过是人世间最普遍的规律了。一如有人在医院里张开双眼,也有人在医院里就此闭上双眼。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特鲁多的这句话,应是对医生这个职业最好的注脚了吧。,又道出了多少爱莫能助和无能为力的悲哀。
想起不久以前和母亲闲谈,母亲仍不放心地叮嘱着我要好好照顾身体,我依旧是口上郑重其事地说记得了。
摘自半个月前的聊天记录但若不是口上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大概今日我也不至于沦落到吃药吃到想吐的境地了。胡吃海塞,仗着年轻糟蹋着自己的身体,生病了终究难受的还是自己。
那种舌头完全尝不出酸甜苦辣咸的滋味,什么东西入嘴如味同嚼蜡般的崩溃无助;那种吃完药片头脑便昏昏沉沉,除了睡觉别无他法的无能为力;那种睡觉只能侧着半边身子睡到手脚麻痹,翻个身都会有撕心裂肺的痛感的苦不堪言;那种龟速前进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稍微大些的步伐就会扯痛背部和臀部的皮肤的提心吊胆……
我实在是不愿意再承受这种折磨。可我也知道,这一切,不过是自己的咎由自取罢了。在我难受的时候,手机的另一头,母亲也为着我担心不已。
摘自昨晚聊天记录忽然就能明白毕淑敏让感冒中的儿子自己独自看病那时的激烈心理斗争了。不过是一个母亲对生病的孩子的担心罢了。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母亲对我的批评,即便是言辞犀利,也不过恨铁不成钢罢了。
无病时候且珍惜,有病还需及时医。好好照顾自己,少去医院,比什么都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