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似乎都有一条“旧”闻出现在我们视野中——我国国民平均纸质书阅读量平均不到4本,犹太民族每人年平均阅读量达到64本,欧洲多国人民都在地铁里看书,通勤时都不忘读一读。
可是读书多就可以了吗?读书不仅要读更要思考,这里说的读书不仅是以消遣为目的读闲书,列包括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读书。既是读书,就要思考,要当“杠精”。最近我在看书的时候认真想了想书本的内容,才发现不思考,看书就像逛菜场,看过一本又一本书,如同看到一堆新鲜可爱的蔬菜,逛完菜场我能对大家说,我看到了好多菜,有青椒、玉米,然而却不知道这些菜怎么做、好不好吃。看完的书只知道标题和故事梗概,却不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读书”其实只是流于表面、走马观花的“看书”。而“看书”过程中的思考,就是亲手做这道菜,做的时候不仅要按作者说的做,还可以跟作者“抬杠”,想想其他做法怎么样,最后再吃了这道菜,让菜的营养被自己吸收,才是真正的“读书”。
让我有这个想法,是源于最近看了海明威的《杀手》,作为短篇小说,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养分”,粗粗看来,就是一平淡无味的流水帐,写了一个预谋谋杀却没有实现的故事,还没有《故事会》里的故事有剧情、有节奏,感觉随便一个小学生都能写出来。可是如果真的沉下心来细读一遍,全篇全是细思极恐的情节,引发无数的联想,而这些联想写部书也是绰绰有余。打个比方,杀手多话,将各种关键信息告知餐厅侍应,却在最后未得手离开时放走他们,甚至都无威胁,难道杀手是想被关在监狱避事,还是半路被人拉来无奈参与?餐厅侍应生去给“准”被害人提供信息并自愿为他去报案时,“准”被害人却无动于衷,显然早就料到了。是因为他早前做过恶事被仇家追杀,还是出卖兄弟被寻仇、抑或是卧底被发现而心爱之人死于非命从此自轻自贱?看似普通的短篇,却在其中蕴含了无数种可能。如果没有仔细思考,就发现不了作者隐藏在不经意叙述间的小心思,那读这篇短篇就像是看流水帐一样,一扫而过了。
看《故事会》的人未必就比看《红楼梦》的低级,即使都是消遣、自娱的书籍,多读多思也能挖掘故事的真谛。即便是《故事会》也写满人生百态,欢乐心酸,用半小时看遍他人的一生。若是不思只读,《红楼梦》也只是豪门大家的八卦锦集。思考是一个“做菜”和“吃菜”的过程,通过思考才能将看到的、感受到的化用成自己的思想,最终沉淀成自己独有的书生气质。读书不必求量,每本书都能认真思考,不管是道理、思维方式、看事观点,甚至于写作方式和用词,都能让人获益。与其走马观花,不如摘一只花仔细品评,一定能发现其他人所发现不了的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