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niǔ,因袭,拘泥)于得地,必请于佗人;佗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首先,兔哥先解释一些古文中常见的字词,一般情况下,如果理解了这些字或词,那么基本上靠猜也能大体读懂一段古文了,尤其是《资治通鉴》、《史记》等这些史书,而对于中学生来说,中学语文中见到的古文也多出自于这类史书。相信,随着不断的积累,我们一定就能应付自如。
今天就说一下文中出现了多次的“于”这个字:
于:这个字,在古文中常用做介词。意思有:
①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如“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业精于勤,荒于嬉。”;
③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⑥用在动词前,无意义。
接下来,兔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文段的大体意思:
(春秋末期,晋国有智、韩、赵、魏等几大家族,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段时期,此为背景。)智伯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不想给他,段规就说:“智伯这个人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不给他,他将打我;不如把地给他吧。他贪念土地,必然还会向他人要地;他人不给,那他一定会动兵打人家。这样,我们就免去了祸患,只要伺机而动就好了。”韩康子说“好。”就派使者将住有上万户的土地送给了智伯,智伯非常高兴。
智伯又向魏桓子要地,桓子想不给他。任章说:“为什么不给他呢?”桓子说:“无缘无故的就来要地,所以不给他。”任章说:“没有缘由的要地,那么众位士大夫必然害怕;我们给他土地,他必然骄傲。智伯因骄傲而轻视敌人,我们因害怕而相互亲近;用相互亲近的士兵来对待轻视敌人的他,智伯的命必然不会长久啊。《周书》里面说:‘想要打败他,必须暂时先听他的;想要夺取他的利益,必须先给他一些好处。’主公不如先把土地给他,让他骄傲,然后可以选择其他人来交往,共同图谋智伯。为何非得让我们单独成为智伯的靶子呢?”桓子说“好。”于是也给智伯了一块住有上万户的土地。
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蔡和皋狼这两块地,赵襄子不给他,智伯大怒,率领着韩氏和魏氏的士兵来攻打赵襄子。
兔哥感悟: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智伯这个人,性格好利而刚愎自用,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是普通人,那也就是一个小人而已,但是智伯的身份和位置决定了整个智氏家族,让这样一个有着性格缺陷的人成为家族核心是失败的,同时也告诫我们,不可以贪利而刚愎,也不可以为了树立所谓的权威而没有了规制。
段规与任章是有着深谋远虑的家客,他们洞察人性,善于把握时势,知道如何在艰难处境中利用他人的不足保存自己,这是难得的能力。同样的,韩康子与魏桓子能做到从善如流,这是前面二人得以发挥的前提。这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个人可以资质平平,但是务必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人格,有长远的目光,正派而善良,面对别人的建议或批评,择善而从;另外,段规与任章的话也给了弱者面对强者时的斗争艺术,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面对蛮横的人,暂时性的做出让步,同时进行造势,当积怨达到一定程度,弱者抱团,就必然会爆发。后世所说“天下苦秦也久已”,于是揭竿而起,与此不无类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