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热播的时候,我们高二,我同学看完以后发出了一句感慨:“为什么我就遇不到余淮这样的同桌?”
当时她的同桌是一个162cm的热爱日漫的腼腆男生,学习尚可,但跟帅实在是没什么关联。
在青春期里,大部分女孩暗恋、恋爱的对象大概率都是他们的同学,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对我们同龄的男同学充满了嫌弃,甚至是厌恶。
他们或是在课间操以后,拉起自己校服白t恤的下摆擦汗,长此以往能够收获一件黄t恤;或是在上课的时候聚集在教室最后一排,开始五人开黑;或是周末或者晚自习在qq空间里进行伤感文学创作,类似于“你懂我吗”这样的内容。
出省以后,如果遇到到新的男生,不管是多么厉害的男生,多少title,只要自报家门发现是老乡以后,我就会把这个人跟以前遇到的那些让人作呕的男生联系起来。
小时候,逢年过节,大型集会现场,酒足饭饱以后,女人们带着孩子离开,或者留下来搞卫生,男人们,则开始打牌、吹牛逼,你平时袜子都不自己洗的爸爸,此刻在他自己的嘴里除了没有打虎之外的了不得的大英雄。
我堂妹对于她父亲的酒后吹嘘嗤之以鼻,在她看来,明明只是占据发展的红利,跻身亲戚中稍微成功一些的中年人,却能够说成是自己奋斗的结果,开始教育同席的后背如何待人处事。
在这样家庭里长出来的男生,从小也大都是家里唯一的男宝,长大后就成了他们的父亲,在外人面前仁义礼智信兼具,回到家里,可以继承自己父亲的权力,是能够剥夺妻子和儿女发言权的人,也是能够教别人做事的人。
当我弟弟说他想去当兵的时候,让我想起去年的时候,他说他想学体育。
这种话语我真的太熟悉了,我们高中的时候同年级的男生也是这样。成绩吊车尾上课打游戏,觉得自己如果不适合读书,就可以去学体育、当兵,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们隔壁班的一位男同学,决定要去当兵,在空间里发了很多告别的说说给他当时的女朋友。当然最后的结果也是贻笑大方,没能通过体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