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244-禾欣-12周-视角
大大的微博中有一条无年龄感姐姐关于选择动画片的解释。大意是,为什么要选择像狮子王这样的经典动画给孩子看?那是因为这样的动画片中有多种视角。而喜羊羊,熊出没,这种动画片,只有一个视角----那就是观者的视角。
而我这周,就通过几件事在体会和思考着“视角”。
故事会
儿童阅读推广机构的老师来给孩子们讲故事,试讲在隔壁大一班进行。全园的老师们,都要一起旁听。我找了一张小板凳坐下,坐在教室中间的走廊里,两边都是每天打照面的大一班的孩子们。庆庆坐在我斜前方,隔了一两个学生的距离。
老师们来齐后,故事会开始了。这位故事老师身材娇小,眼睛明亮,温和的笑容挂在嘴边。她开始自我介绍,以孩子们喜欢的口吻,声音非常轻柔:“我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飞来给大家讲故事的燕子老师……”然后老师以童话般的语言说明了孩子们听故事时的规则---“要安静哦,要不然,燕子老师会飞走,飞回家里去睡觉的”。
接下来老师让所有人都起立,在原地做了几个小动作—拍手,踏步,转圈。坐下后,开始手指谣—“圆圆的圆圆的是汉堡,长长的长长的是薯条。汉堡烤好了没?还没有。薯条炸好了没?炸好了。啊唔(张开大嘴吃一口)”做了两遍,前面的铺垫进行到这里时,我感到轻松,愉快,对故事充满了期待。
燕子老师带来的故事是《糟糕的头发》。她的语音语调在不同的情节上都出现了变化,讲述也富有节奏感。时不时还提出了问题,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由于故事中出现了多个小朋友们熟悉的动物,故事讲完后,燕子老师做了一些内容的拓展。她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图卡,让孩子们猜猜下一张是什么动物,方法很有创意---用前一张卡遮住动物身体的大半部分,只露出尾巴,然后一点一点拉开---不管是猜中的还是没猜中的,孩子们都兴奋极了!接下来,孩子们的表演把这场故事会推向了高潮---燕子老师请小朋友上台来表演一个动物,台下的孩子们,则需要猜出是什么。这个环节结束后,她又用一首音乐使整个教室充满了温馨的氛围—“喜欢喜欢喜欢你……喜欢你,大大的眼睛,乱乱的头发……就是喜欢你……”孩子们一曲跳完,燕子老师要跟大家说再见了。孩子们并没有很兴奋地跟老师说再见,我猜他们一定还想一次又一次地听燕子老师讲故事吧,因为连我都觉得意犹未尽呢。
听完了故事会,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思考着,为什么燕子老师能把故事讲得这么生动呢?因为在这一场故事的背后,她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去练习,去揣摩。她准备了图卡,音乐,这些丰富的资源来为故事本身扩容。她有很丰富的控场经验,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原地小幅度动作;手指谣,使孩子们具备听故事所需要的那种安静的力量;她对故事的节奏有着精准的把握,静听,表演,使整个故事现场动静相宜;她会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灵活地调整;听小朋友回答问题时,她欠着身子,张大了眼睛专注地听着孩子说。
而当我坐在孩子们中间,坐着和他们一样的小板凳,看着台上的燕子老师时,是什么感觉呢?我感觉到她亲切,愉快,她的笑容让我放松。她和我们的互动让我很想配合她,好好地听故事。----我猛然发现,这不就是孩子的视角吗?我坐下来,只比孩子们高一点点了。而他们,每天就是这样望着他们的老师的啊!如果我们的孩子,每天都能看到老师的笑脸,每天都有这么棒的故事听,该有多么幸福!
原来,当我拥有了与孩子一样的视角,我才能理解他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于是我开始反思,孩子们所需要的这些,我都给到了吗?我在给孩子们念绘本的时候,和燕子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每天和孩子们见面,并没有了那么多亲切的笑容,更多时候是板着脸在发脾气呢。念之前,没有做手指谣等小小的热身。念的时候,也并不温和,带着麦克风呢,声音可能还有些刺耳。语音语调,也没有她那样丰富的变化,显得比较生硬。念完后,也只是简单地提了几个问题,没有后续的图片,音乐,表演跟上。仅仅是这样叙述出来,我都能感觉到自己讲得,可能有点索然无味了。难怪孩子们有时候会坐不住,想要去干点别的。最大的原因还是在我啊!
用孩子的视角来看问题多么重要!做家长的,做老师的,都应该仔细听听孩子的身体语言---因为他们可不会用嘴巴直接告诉我们---你讲得不够生动有趣,让我不能专注/你的脸上为什么没有笑容?这让我觉得不温暖……只有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才会做出最有效率的改善---燕子老师的精彩做法,我可以学起来了。
男女有别
在听完了这场故事会后,虽然当时觉得很幸福,学到了新东西,有了新的思考,但更大的情绪震荡接着来了----为什么我没有能送庆庆去一个每天能听到好故事的幼儿园?要知道,庆庆班里完全是按照传统一年级的学法来走的---只有学习,没有故事,音乐,手工和运动。原来,心底深处还是有一个过不去的坎。虽然在幼儿园工作,我还是耿耿于怀,一直对幼儿园有不满的。
这种不满引来了我和队友的对话。
队友老说,希望庆庆长成一个人格健全的普通人,所以我质问他,“按照你对庆庆的期望,送他去这样的幼儿园本来就是与你的想法相悖的。”队友浅笑着,“但是这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我们最有利的选择啊。“确实,从距离上来看,这所幼儿园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可他一笑,我就更焦虑了,认为他并没有把这件事看得很重要“他们现在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做法,到以后一定会让孩子反弹的。以后庆庆对学习产生抵触厌恶情绪,我看你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队友不慌不忙地说道,“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还是家庭环境最重要。你看,即使是蒙特梭利,华德福,你能保证上那些幼儿园的小朋友长大以后都发展得很好吗?有数据说明吗?”
其实,围绕幼儿园的这些你来我往的辩论,我们之间已经进行了无数次了。每次都是无疾而终---队友守着他的观点,我是有百般不满,却终究只能向现实低头。而这次,我想到,为什么大部分妈妈会对幼儿园的择校如此关注,认为幼儿园阶段一定会为孩子终身塑形,而爸爸们则是平平淡淡,甚至毫不关注呢?难道是因为爸爸们更注重整体和大局,所以并不为特定的时间段感到非常焦虑吗?队友有没有在这件事上“自暴自弃”呢?理智地想想平时我们俩的对话,想想他平时对孩子的陪伴,觉得他对孩子成长是有自己的看法的,而且,他陪伴孩子的时候很有耐心,很温柔,很多时候连我都自愧不如。经常觉得,他如果是女人,一定会是一个很棒的妈妈。而我,有时候则更像是一个“生硬的爸爸”。
那么,我可不可以借用一些队友的视角,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再少一些焦虑,保持一下自己的成长呢?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才不至于钻入无解的死胡同啊。而真正的对话,建立在有自己的中心,同时又能敞开耳朵,打开眼睛,吸收不同视角的前提下。如果无法理解他人的视角,那么大部分的聊天都只能算是自说自话罢了。
我猛然想起之前参加过的亲子共闻。为什么我在其中没有感受到很大的乐趣呢?那是因为我没有敞开自己,像个士兵一样捍卫者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根本无法理解孩子的视角啊!我和他聊天,目的是为了“教会”他所谓的道理!我的妈妈系统,要加快更迭的脚步啊!
蜜蜂眼中的花
庆庆玩拼插玩具时,有时候会问道,“如果我是乐高,会怎样呢?”
对啊,如果我们是物体,我们会怎样想呢?
如果我是一本书,是不是希望主人时时翻看我,不让我整天睡大觉?
如果我是一件衣服,是不是希望主人温柔地呵护我,不让我被刮破?
如果我是一个盘子,是不是希望主人在吃完饭后,有人帮我洗澡,把我洗得干干净净的呢?
如果我是一个玻璃杯,是不是希望主人拿我的时候小心一点,不把我摔到地上呢?
如果我是任何一个物件,我是不是都希望主人很有耐心地对待我,而且不那么喜新厌旧,让我的使用寿命多一点呢。
我又想到了动物们。动物们眼中的世界,和人类眼中的世界,是不是不一样呢?对啊,不一样的。蜜蜂看到的花,就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不同动物眼睛的结构不同,看到的画面,就是不同的啊。这个世界,可不只有人类这一种单一的动物呢。
时间和空间
视角的丰富性,不仅仅在于孩子和大人,物体和人类,动物和人类,还在宇宙这个大空间,和历史这个时间维度上,有所体现。
周六和庆庆在红卫村的废墟上走着,陪他挖土。身后就是庆庆幼儿园的两层教学楼,狭长的。我们可以看到教室的后窗---这间是大一班,这间是大二班,然后是中三班,小二班,小一班,厕所,睡房。厕所的窗上挂着拖把,有几个教室的窗帘卷起来了。
这是和平时呆在教室里不同的视角。视线往远处移动,有几幢待拆的房子,更远处还有高架桥,桥上川流不息,车子一辆接一辆。更远处还有……
如果我们乘着气流不断上升,我们站立的地方会慢慢缩小,我们会看到整个上海,整个中国,整个亚洲,整个北半球,整个地球,整个太阳系……到了那个遥远的地方,发生在这狭长教学楼里的一些烦心事,还算是烦心事吗?
如果我们拿一把时间尺在面前,我们沿着这把尺子一直往回走,我们会看到孩子出生之前,自己出生之前,父母出生之前,我们会看到人类历史上已经逝去的那些伟大的群星,我们会看到整个人类文明是如何发展,战争,融合的,我们会看到,甚至人类诞生以前,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到了那个时候,我又在哪里?我的那些小情绪又在哪里?
体会过苏东坡笔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情,但一个小小的冲击,还是能激发出那些焦虑啊,不满啊,受伤啊……愿今后都能时常想起今天的感悟,把脚深深扎根于这片生活的热土中,脚踏实地走着,走去。
国家和个人
张维为教授说道,“中国已经崛起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完全可以以中国人的眼光和华语来观察和评述自己的国家和外部世界。我们要构建全面的,透彻的,强势的话语体系。”“一个国家的崛起一定要伴随自己话语的崛起,否则可能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其实不仅仅是国家要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拿到个人来说也是如此。正如老大写的---“成长的路上,我们都曾拼尽全力,努力活成他人期望,他人熟悉的样子,那些和我们本性不能真正和谐的成就,越是成功,越是会加固了约束自己的牢笼,让自己驯服堪用而压抑……但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那种和自己在一起的力量。和自己合一的感觉是尘埃落定,河汉无声的。”
这是站在国家和个人历史的维度上,很大的视角。要多读些历史,夺取追溯自己的家族历史,才会更了解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化,从而更多地了解自己啊。如何去读历史?心得更静一些,更沉得住气呢。想到这里,我又会有很多丰富的精神食粮可以吃了。真期待啊!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晚安O(∩_∩)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