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消息:
圣地朱苦拉:一个刀耕火种却喝着咖啡的云南小村寨。
想起大学时流行一句话:我奋斗十八年,才赢得和你一起喝咖啡的权利。
奋斗十八年你才拥有的小资情调,却已是一个刀耕火种的杂居民族百年前的生活习性,我简直惊呆了,这可能吗?
是谁播下灵异的种子?此地有多远?
朋友随手一指,江对岸隐约可见。
走,到朱苦拉喝咖啡去!一念缘起,一往而深。
清晨,快捷而迅猛的跑到杞拉么村委会。
正如@贵扬评价 :生活中不需要太多如果……,但是……。想到蜀之鄙有二僧,想到即做到,进入直达,活出生命中的“要”。
等,不能再等!
问个号码,借了电筒,继续开跑。直插江底,沿途横亘着无数个“Z”字,但都无法遏止心底升腾的美好——一去品一杯“朱苦拉咖啡”。
直插江底,跑在公路上对江底的无限猜想,一一得到证实。火火的木棉花,青青的咖啡树,横跨的铁索桥,隐藏的发电站……
怀揣着希望,朝前奔跑,再穿过隧道,就直通与世隔绝的后谷咖啡鼻祖——朱苦拉。
直视洞口,虽车辙纵横,但望着幽暗深邃的前方,盯着乱石嶙峋的洞顶,心底发虚,阵阵惶恐。开弓没有回头箭,走,朝前走,趟过幽暗总能看到希望之光。
打开手电,踏上酥软噗噗直响的沉灰,深一脚浅一脚往前奔,前方黑漆漆的,后背凉飕飕的,800米的隧道缘愁似个长,扬起电筒光,乱石狰狞可怖,诸多恐怖一一浮现,直呼后悔。
隐约现出微光,像微风抚平心底涟漪,信心倍增,迎着希望奔出动口,一派奇丽的夹江风光迎面扑来。
顺着沿江公路,向朱苦拉进发。沿途的咖啡林涨势喜人,一派迷人的热带风情。回望对岸深藏洼地绿树成荫的杞拉么,欣喜铁锁小江南。
漫步咖啡林,七十年才长出一小株,让我大吃一惊。穿过咖啡古树林,正式进入朱苦拉村。此时的古咖啡树已经结出了串串咖啡豆,一树一树咖啡豆透出樱桃般鲜艳的红。摘一粒放到嘴里,一咬开淡淡的回甜沁人心脾。
穿梭在横直交错的阡陌窄巷,漫步古老的天主教堂,恍惚看到法国传教士陈德新初次踏入这个常年与世隔绝,刀耕火种百来户人的朱苦拉,第一次在这贫瘠的土地种上咖啡树苗。
西方的小资情调与东方的刀耕火种交融异化,诞生出圣地朱苦拉:一个刀耕火种却喝着咖啡的云南小村寨。
在这里喝咖啡的方式也是简单随意,不需专业设备,处理咖啡豆的方式也是把咖啡豆晒干用大石臼舂脱皮,甚至是土家族彝族少女用口剥的方式脱皮。想要香气四溢的熟咖啡豆,当地就会用上大铁锅。把握好火候,柴火堆上架一口大铁锅,白花花的豆子在铁锅里不停地翻滚,幻化出原味香醇,独特迥异的朱苦拉土家族手蘑纯香咖啡。
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就为喝一杯朱苦拉咖啡️。恋恋不舍地搭载老兵摩托车,再次穿越隧道,却被当地一守坝老兵指明一条鲜为人知的小路——隧道中途穿过大坝,迎着大“唐”的悬崖峭壁,攀爬上歪歪斜斜的山脊小路,直达一标志桩,就不用穿出隧道,在江底升降起伏。
小路总比大路近,然而小路的艰辛常不足为常人知也。踩着脚底碎石,弯腰侧身揪住崖壁茅草树枝,一步一步艰难向上爬行,不敢起身,不敢回头,心底咚咚狂跳,生怕一失手就粉身碎骨,直坠江底。几百米的毛毛路,仿佛攀爬了一百年,心慌手抖似乎更懂得——一百年只为一杯咖啡的意蕴和信仰。
蹲在标志桩旁,惊魂甫定,按住狂跳不停的胸口,才敢掏出手机远远地直拍一张,但已看不出山脊毛路之轨迹。
望见一放羊大嫂,她惊讶的望着我,我不停地叙说刚才爬过江岸悬崖峭壁雄奇险峻的壮举,她笑着说:“不怕呀,我放羊经常下去的,你看我还穿着拖鞋啊。”
“我的妈呀!”惊得我目瞪口呆。
热燥燥的爬着小路直奔村公所,几乎不再走来时的“Z”字水泥路,口干舌燥的钻进一老乡家,直呼口渴要喝冷水,老乡反复洗着本已锃亮的不锈钢瓢,端出一瓢水,又忙着去端瓜子糖,听说我从朱苦拉对岸的大坝那攀爬上来,不可思议的直视着我,惊呼:“不可能,本地人都没几个走过那条路,跑步去朱苦拉又返回,更是闻所未闻啊!”
在惊讶声中又回到村公所,回绝了车送铁锁的好意,就让我完整地体验一次——为喝一杯咖啡️,徒步朱苦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