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看场电影
《芳华岁月,无问西东》无问西东影评

《芳华岁月,无问西东》无问西东影评

作者: 飞白度 | 来源:发表于2018-01-22 15:46 被阅读322次

    2015年,是无片可看的一年。票房即便大赚,却无一例外地遭到了观众的口诛笔伐。直到,吴京的《战狼二》出现,电影界水片尘嚣渐落,好片开始逆袭。这仿佛是一个心理分水岭,“否极泰来”的“否点”。

    对权名利禄的追逐,是人入社会必要背负的原罪。一层层枷锁套身,背负日重,人在这样的凌虐中反而滋生一种变态的快感。周身所见、所听、所闻、所感,皆是如此,便以为世界本就如此。缺少思考,便会被狂躁驱使,整个社会负能量满满。

    最触动的镜头是,昆明被轰炸后最后定格的那个镜头:黑板、粉笔字、讲义、加一截儿松树和一抔红土。一抔红土敬苍天,苍天更敬热血心!如松柏坚韧,致传承不断!和平年代,很多人看不到民族大义,民族脊梁,因为它包裹在血肉之下。除非民族遭难,血肉横飞,民族的脊梁才能凸显出来。

    最温暖的镜头是,祖峰扮演的梅贻琦,谦谦君子,一代大儒,心有定论,山河乱而不惊不惧。以一个人的力量庇护无数莘莘学子,让我想起哈利波特中的邓布利多校长、麦格教授,在黑暗势力来临前夕,竖起的那道道防护屏障,心瞬间就暖了。人文关怀最有力量如同铁甲贵胄,世俗与灾难的轮番轰炸,刺得透的是皮囊,打不散的是英魂一缕,热血一腔!

    最感动的镜头是,传教士带领孩子们唱起圣歌,忘记饥饿,忘记寒冷,依靠信仰的力量,困苦之时不忘坚强,亦坚守善良。

    关于社会和人的思考,最初起始于《奇葩说》第一季海选的时候,高晓松说的那段话:大学,是国之重器,大学之道不在培养为工作而读书的人。格局太小,眼界便太小,所遇微尘亦如巨石大山般,难以跨越。《无问西东》里,梅贻琦问吴岭澜,求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坚持读理科?吴岭澜的回答也很坦诚:因为这个年纪就是应该读书啊,而最好的那些人都要读理科。吴岭澜后来的诸多迷茫,便是对梅贻琦的“真实”二字所做的深思。每个人的所见、所闻、所知、所读不同,对“真实”的解读也不会相同,若取其交集处,我觉得应该是“听从本心”。然而,单就本心二字,人的境遇就可分为三类:

    本心有初,缘何藏之;本心有之,缘何丢之;本心天成,缘何弃之。

    先有本心,才能从本心而求真实。

    但是人之本心如此纯净,如此不经诱惑,如此脆弱,没有厚重的阅历、知识、文化做支撑,就容易迷失在无数个选择的档口。而求学十余年,教会了所有的方法论,却唯独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观。往后数十年,如何在这起起落落,大风大浪的人世间反抗这让人望而生畏的世俗力量?

    《无问西东》,核心就在“听从本心,无问西东”。而这部片子,全篇穿插倒叙,对每一个人生维度几乎都有涉及,无论是人生必经的求学、读书、工作、恋爱、做人,还是特殊时期的保家卫国、帮扶同胞、实践理想、践行信仰,以现在遇到的问题来倒推,让我们看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人们,面对同样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如何行动的。青春的困惑和迷茫,他们是如何走出的。

    无论是正如木心先生所言:值得铭记的,只有少数塔顶,这些塔顶联系起来,便是整个历史。而塔不在远方,不必追寻。塔就在脚边,心怀敬意,寸手造物,就能聚土成塔。

    最后,以泰戈尔在清华大学演讲的一段话来结尾:

    在我们天空的蓝穹里,在太阳的金辉中,在星光的广漠里,在季候的新陈代谢里,每季来时都带给我们各样的花蓝,这种种自然的现象都涵有不可理解的消息,使我们体会到生存的内蕴的妙乐,我不能相信你们的灵魂是天生的聋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芳华岁月,无问西东》无问西东影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nl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