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战结束至今,不少国家都以此为主题拍过电影,而作为战争发起国的德国所拍摄的电影最得人心,其原因就在于德国对自己的恶行有深刻的了解和反思,对于二战中的种种他们抱有的态度是认错悔改而非逃避篡改。
海报《希特勒的男孩》作为一部极佳的德国电影可谓是二战题材影片中的经典,该片以弗莱德里希的经历为主线,年仅十七岁的弗莱德里希因为一场拳击赛而进入了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专门为培养纳粹精英而建的学校,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喜爱文学的男孩——阿尔伯特。阿尔伯特的父亲是德军的一名高级军官,生性残暴的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儿子软弱无能,这种偏见也是父子间的关系一度跌入冰点。
弗莱德里希在精英学校中弗莱德里希慢慢地看到了很多无法见光的人性黑暗,与弗莱德里希同宿舍的戈雷登由于经常尿床的缘故被教官在全班人面前羞辱,令他脱掉裤子在床垫上撒尿,也许是接受不了这般变态的惩罚,戈雷登在不久之后“自愿“地死于一次体育课上的意外事故。如果戈雷登的死只是给了弗莱德里希以警示,那么不久后与同学一起搜寻俄国战俘时的所见便让他对自己曾最追求认可的制度产生了质疑。
一个雪夜,在寂静寒冷中弗莱德里希与同学们带着装满实弹的枪被拉到了一处树林,军官们命令他们搜寻树林中隐藏着的战俘。恐惧中他们一行人向正在逃亡的战俘射击,当他们前去勘察实际情况时发现那些被击中倒下的俄国人都是些与自己同龄的孩子们,看到这一幕的阿尔伯特崩溃的那绷带去抢救其中一个未死的男孩,他用发抖的手紧紧握住那男孩的手,用对方听不懂的德语一遍遍重复“没事的,没事的。”。那男孩最后没能活下来,他被阿尔伯特的父亲亲手了结了,在所有人面前……
阿尔伯特面对着惨死的俄国战俘,弗莱德里希不再认为为帝国效力是明智之选,如果学校宣传的精英就是残忍冷血到能对着一个倒在雪地里、鲜血浸满衣襟的孩子开枪的暴徒,那么这些学校所尊崇的制度又有何意义价值?
压倒弗莱德里希的最后一根稻草便是好友阿尔伯特的自杀。在目睹了父亲的举动后,阿尔伯特写出文章反对父亲,他的父亲彻底被激怒了,他告诉阿尔伯特他要将他送到前线去打仗,毫无疑问,这意味着他要将自己的儿子变为体制中的一员。为了反抗、为了保持自己最后的尊严,阿尔伯特将自己沉入冰冷的湖水中,与战争一刀两断。过多的死亡、过多的分离压在了弗莱德里希的身上,在战争中人性被不断扭曲,人性中黑暗的一面被一点点激发出来,人们抛弃生活的美好纷纷投身到战争之中。想要离开战争的大环境并非易事,阿尔伯特自杀了,弗莱德里希自毁前途离开学校,然而更多的人惨死在了战场上,连一个名字也没留下。
德国人不愧是善于反思的民族,用一部影片就将二战时期的精英教育剖析到极致,这种洗脑式的培育方法不是为了培养精英而是为了生产出一批批杀人机器。即便是在战争格局既定,德国国力衰退,战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德国仍有上万名学生进入了这种学校,他们中的多数都在做着无效抵抗后战死。可以说这场战争夺走了德国的一代人。
影片的最后又是一场大雪,鹅毛白雪静静飘落,落在弗莱德里希的身上,他拎着行李一步一步远离了那所可怕的学校,但到处是战争,离开了学校便真能离开暴行吗?离开了学校就能救赎泯灭的人性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