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民俗读书中国传统文化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作者: 黄志敏 | 来源:发表于2021-06-19 12:08 被阅读0次

           梁启超的“温带气候决定论”指出:“夫酷热之时,使人精神昏沉,欲与天然力相争而不可得;严寒之时,使人精神憔悴欲与天然力相抵太剧,而更无余力以及它。热带之人,得衣食太易,而不思进取;寒带之人,得衣食太难,而不能进取。惟居温带者,有四时之变迁,有寒暑之代谢,苟非劳力则不足以自给;苟能劳力,亦必得其报酬。”

           梁任公学贯中西,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他认为“西人百年以来,民气大伸,遂而勃兴。中国苟自今日昌明斯义,则数十年其强亦与西国同,在此百年内进于文明耳。”大力介绍西学,出于变法需要,温带气候决定论提出可能也出自此意。

           梁启超的“温带气候决定论”源自地理环境决定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影响个别民族特性与社会性质。法国启蒙哲学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认为“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认为地理环境从多方面控制人类,对人类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组织和经济发达状况均有影响,并决定着人类迁移和分布。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人们对自然与人关系的思考,对自然与人关系,我们的老祖宗也做了思考。

        《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人和天地万物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在人们未能充分地了解自然时候,主张融糅自然,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当人们认知了自然的时候,就应该依照自然的变化,决定生产、生活方式。这个理念也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

           不论是儒家崇尚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推崇的“自然无为”,其理念都是“先天而天弗违”。正如《孟子・尽心》所说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和《庄子・齐物论》所讲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都是与天地合的境界的体现。而且这种融糅是全方位的,甚至把人的自身也包括进入。

         《灵枢・邪客》道:“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我们的祖先先是主张与天弗违。一旦出现了与天相违时,祖先们期望上天能降下祥瑞,赐予吉祥,于是,便出现了原始的祭祀。当祭祀后,还是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只能靠自己了。

         《易经·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诗经·大雅·文王》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伊尹曰:“用其新,去其陈”(《吕氏春秋·季春纪·先己》)。西周尹吉甫曰:“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合天、适天到人定胜天是“后天而奉天时”最高境界的表现。

           在自然与人关系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和拉采尔等的认识和主张,小道尔,不值一提。这不是文化的自大,而是对我们祖先的肯定与骄傲!也是对我们生生不息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学习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崇洋媚外,不如先了解我们老祖先的智慧。

    2016年某夜胡思乱想随记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aj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