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云姐。
5期读书营我们共读了《秋叶7堂写作课》,学员读了之后,结合自己的情况,有了思考,有了行动,节选了几个答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Q1、怎么处理阅读与行动之间的关系?一本书在阅读到具有行动意义启发点时,是应该停下阅读去行动?还是记录下来,等到阅读完再行动呢?
答:能够行动的点,边读边行动,不需要等全书读完。
如果是以后可以行动,但一时还没有办法行动的,先记下来,可以输出成行动清单。
你可以选择输出:我读,我思;也可以选择输出:我思,我用。
一本书,很难一下子全部都用起来的。
用到一个点,就完胜之前那个读了却一个点也不用的自己。
好的书,可以反复读,反复实践。
Q2:还是不太懂建立知识框架的方法,要怎样去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呢?
答:搭建知识框架,是指就某个领域搭建框架。
每个领域想象成一棵树:领域是主干,上面长了很多分支,这些分支是各个重要问题,针对每个重要问题,又有不同的主题,这些主题就是树叶。
《秋叶写作7堂课》这本书的1.3节,专门讲如何搭建知识框架的。
这也就是金字塔原理,倒过来就是金字塔。
比如,你要成为一名演讲高手,要系统地学习哪些知识?
第一部分是入门知识。
第二部分是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是专业知识。
第四部分是训练。
如果你要搭建育儿知识框架,就往里面套。在各个部分,去搜索相关的书或课程,往这个框架上添加。
Q3:如何做写作积累和素材搜集整理呢?
答:之前我们老师教过,要建主题库,素材库。在需要用的时候,从里面找,进行组合。
试过看到好的,有用的文章、素材,收集起来。结果发现,找的时候好费劲。
也曾经一星期什么也不写,专门来建这个库,结果也没建得好,建了的也不好用, 后来我就不建了。
看书,看电影,或看文章,有了灵感,无论是主题,还是素材,还是金句,就随手写下来,然后尽快成文。
如果规定自己每天写一篇文,你会发现主题、素材,到处都是。
要用哪个素材,一是从生活中找,从记忆中找,另一是借助工具,如百度,微信,头条等等,各平台都可以搜。
素材的整理,大多是处理收藏的资料,但整理资料也是个大工程。
每天事情那么多,一般都找不到时间整理。收藏了几千条,结果从来没回去看。
多写,遇到素材直接用,灵感模块随手记。要用什么,还是现搜的。
素材库会成为一个压力来源,你总会感觉素材库不完整,收的内容太少,收得太乱,总想找时间来整理,却一直没时间整理。
直接拿网络当素材库,无负担。
Q4:记录灵感不难,比如复盘“灵感模块”/记载卡片/各种软件工作,但是如何利用那些灵感去快速搭建文章的大纲呢?这里是否有什么诀窍?
答:要想搭建文章的大纲,要先输入。
你想写哪类文章,去读那一类文章,三篇以上。拆解出他们的框架,肉去掉,只留骨头。你拿着这个架子,用你记到的灵感,套上框架,就成了你的文章的大纲。
比如小学生写作文——“我的乐园”,肚子里没有框架的话,写的时候东写一块,西写一块,憋出400字都难。
怎么办呢?找来课本,书上有《乡下人家》去拆解:
第一段,写的是乡下人家的屋前的瓜、花;
第二段,写的是屋后的鸡、鸭;
第三段,是乡下人家的夏天景致;
第四段,是乡下人家的秋天景致;
第五段,是写一下感受、点题——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那这个框架拆出来,你收起来。比如,你有了一个灵感,写楼下的小广场,就可以:
第一段,写左广场的花圃、健身器材;
第二段,写右广场的车棚、垃圾房;
第三段,写在广场上夏天是怎么玩“枪战”的;
第四段,写在广场上冬天是怎么玩“雪仗”的;
第五段,写感受,点题。
要公开写作才有用,才有反馈,勇敢地练笔,就会越写越会写的,越写越熟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