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摩地”、“奢摩他”、“毗婆舍那”的含义?
在梵语中有“七个名词”皆被汉译为“定”,他们之间有细微的不同,这七个名词分别为“三摩地、三摩钵底、三摩呬多、驮那演那(又译为禅那)、奢摩他、现法安乐、质多医迦阿羯罗多”等。
佛教认为,只要心不散乱,制心“一”处,都可以称为三昧。在一切三昧境界中,佛教特别重视“智慧与定力”同等重要的色界四种禅定境界,又称禅那。
三昧:或称三摩地,意为等持,只要心不散乱,专注于一所缘境,皆可称为三摩地。
三摩钵底:意为等至,指心至平和之境,范围较三摩地为广,包含一切有心定、无心定、甚至片刻的定心。三摩半那则指已入定中。
三摩呬多:意为等引,指摄心至于安定平和之境。
禅那:禅那与三昧(又译为定)基本上可视为同义词。两者的分别在于,禅那的范围窄而定的范围宽。禅那专指色界以上的四种禅境界,而欲界诸定因智慧狭小,不能称为禅。因为佛陀与其弟子多以第四禅定力“证入涅盘”,所以第四禅又称根本定。
奢摩他:(又译为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意思是止、寂静、能灭等。止息一切杂念、止息诸根恶不善法,所以能够熄灭一切散乱烦恼。
质多医迦阿羯罗多:意为善心一境性。
现法安乐:以四禅为基础,远离妄想,身心寂灭,安住在现前的法乐之中,就是现法安乐,或称现法乐住。
禅定的层次:四禅八定
欲界禅定:凡夫、外道和小乘共修之禅
粗心住
细心住
欲界定
未到地定(未来禅)
色界禅定:
初禅(又名:离生喜乐定)
第二禅
第三禅
第四禅
无色界禅定
空无边处定
识无边处定
无所有处定
非想非非想处定
灭尽定(又名灭受想定,不共外道、凡夫)
舍第七识的受、想心所(末那识)
舍第六识(意识)
可证得阿罗汉果(已证初果,且至少证初禅)
禅定的种类
法华玄义卷四上记载
禅可以分为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等三种禅。
世间禅:凡夫禅、外道禅。
根本味禅:十二门禅,合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为十二门禅。
根本净禅:三品、六妙法门、十六特胜、通明禅。
出世间禅:小乘禅、大乘禅、金刚乘禅、最上乘禅(祖师禅)(如来清净禅)、如来禅。
观禅:有五停心观、九想观(不净观)、四念处、八背舍、十遍处等观修的禅法。
炼禅:依“九次第定”的顺序练习,由入初禅开始,次第入二、三、四禅、四无色定,乃至灭尽定。
薰禅:即“狮子奋迅三昧”。从初禅至灭尽定后,再从最后起,回入四空、四禅、初禅,犹如狮子不但能奋迅而去,也能奋迅而归,进退自在。
修禅:即“超越三昧”。从初禅至灭尽定,由灭尽定还入初禅,再入灭尽定,再还入二禅、三禅等等。入这一三昧,定力、观力更为明利,能随意超越远近,出入自在。
出世间上上禅:即九种大禅。
一切禅:能得自化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为一切。
自性禅:所修之禅,观心之实相,于外不求,故名为自性。
难禅:为深妙难修之禅,故名为难。
一切门禅:一切之禅定,皆由此门出,故名为一切门。
善人禅:大善根之众生所共修,故名为善人。
一切行禅:大乘一切之行法无不含摄,故名为一切行。
除烦恼禅:除灭众生之苦恼,故名为除烦。
此世他世乐禅:能使众生悉得二世之乐,故名为此世他世乐禅。
清净净禅:惑业断尽,得大菩提之净报,故名为清净,但清净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净,称为清净净禅。
非世间非出世间禅:
中国禅宗所说禅的意义就是在“心得”决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定。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
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
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对上根利智者而言,禅定并无一定之形式。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十字街头好参禅。”“如来于二六时中常起观照。”只要念念觉照,当下 “一念清净,念念清净”,“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时时刻刻保任,“修无修修,行无行行”,修“一切善”而不执著所修之善,断“一切恶”且故不为一切恶所缚,当下这念心便是归于“中道”。
《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行深”,就是身心禅定、深定。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发现,当五蕴皆空-也就是“无我”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痛苦就解脱了,观自在菩萨就是在定中得到这个清净的大智慧而证得大自在成就。
禅定与禅宗
一般调养身心为主的数息禅坐、安般禅定并不等于禅宗,因为禅宗虽然也鼓励参禅、或修打坐禅定,以先期调适身心,但是更重视般若智慧的开悟,并且明白的说世间禅定并不能让人解脱生死的烦恼。佛教将禅定分成世间定与出世间定二者。
世间定: 亦即四禅八定,这是任何外道、凡夫甚至魔道众生都可能达到的境界。已能进入四禅八定的众生,经由修学可能会得到一些神奇的能力,也就是“神通”,也可以暂时止息身处欲界的痛苦。但是一旦离开定境,定力散失,很快又会被世间烦恼所侵袭。
因此佛教并不专注于世间禅定的修练,而是将世间禅定当成追求解脱的辅助方法之一,目的在于追求能究竟解脱一切世间烦恼的出世间定:“解脱无明与无始无明烦恼”。
六祖大师曾说:”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禅宗目的不是禅定。如枯木一般的枯心静坐乃至灭尽定,禅宗都不给予肯定。古训”死水不养蛟龙”者是。
观:
又译为内观,音译为毗婆舍那、毗婆奢那,佛教术语,意为以智慧来观察,是修行禅那的两种方法之一,也是三无漏学之中的慧学。
毗钵舍那:译为意为洞识,是往“内”去“观”察身心的实相。毗钵舍那译为“用如此的方式去看”、“由此看”、“专注深入的观看”、“周遍观看”等。
内观是修行禅那的两种途径之一。其理论依据为“四念住”(三十七道品之一),从身体感受“心”和 “法”(心所包含之物)四个面向,培育持续及稳固的觉知能力,在实际经验(而非信仰、感情和想像)的层面上,体验到“自我”不外是由五个要素(五蕴)所组合而成的现象,其特征是快速不断地变化(无常)、不满足的状态(苦)和无法自主(无我)。
以这个对实相的了知,“心”将逐渐停止造作“贪、瞋、痴”(三毒)的习性反应。三毒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解脱痛苦的根本方法,唯有根除内心的贪瞋痴。
在佛教的修行系统中,内观是属于三学中最后的“慧学”,前两学分别是“戒学”(道德生活之准则)、和“定学”(专注力的培养)。慧的音译为般若,是对实相的正确了解,事实上,内观修习的每个阶段,就是以获得更深湛的智慧做为里程碑(十六观智),更深的智慧,能灭除更幽微的烦恼,从这个意义而言,佛教修行可以视为自我净化的过程(七清净),其最终目标是完全的净化,从所有的痛苦、感官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即所谓的“涅盘”。
内观之修习方法
内观是一个非常单纯、合乎逻辑的修行方法,借由无选择性的“观察”,直接体验身心之中的实相,其中,没有信仰或想像的成份。完整内观修行必需包含三个部份:五戒,戒除杀、盗、邪淫、妄语和烟酒毒品,以便使“心”到基本的平静,进行第二部份,定训练心的专注:使心可以稳定持续地专注在某个对象(所缘或业处),经过适当的训练,获得某个程度的专注力之后,就可以进行慧的开发:以高度敏锐的心力,不带价值判断地(无分别),客观地观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获得真正的智慧(修慧),这个建构在实际体验的智慧,其威力远超过信仰和理智层面的理解,能够扭转错误的行为模式,化解掉潜藏在内心的压力、不安、恐惧等等根深蒂固的情结。
换个话说,内观就是透过实际的体验,去了知“身”和“心”具有“无常”、“苦”(不满足)和“无我” (无~自主性)的真相。要彻底明了无常、苦、无我的道理,不是经由信仰上的接受、或是理智上的了解,只有从实际的层面去观察看看,在这个“身”和“心”之中,有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三昧,即是“心一境性”,精神集中,专注一境而不移动。
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寂静殊胜的。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
禅那与三昧
禅那与三昧是极为相近的,几乎可视为同义词。但是三昧的范围较大,一切心不散乱的状态都可以统称为三昧,但是禅那专指四禅以上的境界~
初禅
第二禅
第三禅
第四禅
四无色定
空无边处定
识无边处定
无所有处定
非想非非想处定
奢摩它与三昧:
奢摩他是修行禅那的两种方法之一,重视心的平静与相续不动,以三昧成就为其目标。在定义上,它与三昧也几乎是相同的,只是三昧可以指任何一种心境相续不动的状况,而奢摩它的定义较为狭义,只能用于修行禅那之上。
奢摩他:又译为奢摩它、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佛教术语,意译为禅定、定禅、止禅、寂止禅、止、定或是等持,是以专注的力量,安定身心,以求进入三昧的修行方法。
奢摩他是修行禅那的两种方法之一,与内观禅合称为“止观”。《菩提道次第广论》有很长的一章专门论述“奢摩他”。
奢摩他的意思是止、寂静、能灭等。止息一切杂念、止息诸根恶不善法,所以能够熄灭一切散乱烦恼,达到身与心的轻安(身心合一)。
奢摩它能达到身与心的轻安。它的功能则是将心与心所聚集在一起,止息杂念,以进入定境,发起智慧。
它跟三摩地的差别在于,三摩地是广义的泛指一切达到心念不动的境界,而奢摩他专指能够进入禅那的一种修行方法。
毗婆舍那与奢摩他是达到解脱的两种修行法门,汉传佛教中,称呼他们二者为止观。《瑜伽师地论》以九住心来说明奢摩他修行的过程。
奢摩他~毗婆舍那
“止”即指精神统一而达无念无想的寂静状态。
“观”指以智慧思惟观察某“一”特定的理趣或事物。
在戒定慧三学之中, “止”属于定学的领域,“观”则为慧学所概括。三界的止观比重各有不同。色界四禅定是“观”慧胜,无色界四无色定以“止”为胜,欲界定则唯有“观”而无 “止”。
总而言之,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中,层次愈高,“观”的比重愈少,而“止”则逐渐加强,至无色界最上的非想非非想处定或灭尽定时,完全没有 “观”(慧)的作用,而成“无念无想”的状态。在各级禅定之中,第四禅止观均等。佛即在止观均等的状态中,进入其“成道或入灭”的境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宇宙万事万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