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272人的死群被激活的故事!!!
故事的开端
我们的社群是2016年的12月份组建的,23个城市,五十多个班级。我呢就是其中一个班级,广州2班的班长。平台没有统一的运营模式,各班班委可以自己施展才华,玩出不同的新花样~
当时阴差阳错的成为了广州2班的班长,懵懵懂懂的开始了社群运营的工作。初次接触社群,一开始,我只是扮演了一个上传下达的角色,也就是传说中运营小白的执行阶段。每一天的运营状况就是,我发完早报,就沉寂一天。发了分享课连接,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去听了课程。诚然,这样子是做不好社群的。
经历了春节期间的沉寂期,群几乎冷下去了。最可怕的是,恢复上班以后,其他班级各种读书会、讨论会风风火火的开展起来了,而我们班,由于我在外流浪,没有组织定点定性的讨论会、分享会,彻底成了一个死群。群内偶尔有小伙伴抛出问题,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答。大家的输出热情不高,也没有讨论氛围。偶尔的活跃度,也只是水群,没有质量内容。
只要推行一个什么新规定,都会在班内引起不满的氛围,要不就是我一个人自嗨。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17年的2月16号,那天我引进了小U管家,并且出了“签到”的新班规。一片质疑声——签到有什么意义?
看到这种情况,我做了个决定——即使现在面临的困难会比刚开始接触社群时候要艰难,但是,至少群没有流落成广告群,带着思考,用心去做,我是能够把它做好的!
敲黑板,重点来了~
死群激活的关键步骤
一、签到
1. 为什么引入签到
1)仪式感、组织感
2)作为运营者,这是一项可以了解群成员对群关注度的数据
3)分享的同学看到自己分享的东西,有在被关注,被吸纳,也会更有动力分享
4)这一步也能快速筛选成员,判断他是否愿意遵循群规定
2. 怎么引入:和用户交朋友,而不是站在用户的对立面(感情牌)
签到这个班规,一开始也遭到很多小伙伴的质疑。何况,当时群内氛围比较冷,小小的举措都会引起不满,甚至一些小伙伴还在群内表示出了失望。
这时候再推行什么新玩法,效果都不会很好,所以,得先给大家信心,激发大家的热情。
我把他们都当成我的朋友一样,真诚的去沟通,坦诚自己的想法。
我先在群内检讨,确实是自己前期没有做好,表示歉意,并且说明接下来的一些计划,给大家信心。加上广州负责人配合我一起,鼓舞大家,气氛开始回暖。
表达完歉意之后,真诚的表白自己着急的心情,想要维护好这个大家共同学习的环境,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为了活跃群内气氛,我还让小伙伴们扣1表示还在关注我们。
PS. 也是在这次自我反省中,拉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班委,很开心!
群内回暖之后,开始推行签到。很多小伙伴不明白,为什么要签到,有表示会支持的,也有表示坚决接受不了的,但是我强制执行了一段时间,小伙伴们已经形成了习惯,并且比较认可这个举措。也衍生了不一样的理解。
从2月16日的数据比较难看,那是第一天引进小U管家,引入签到,遭到了质疑。新的东西出来,肯定会有人不适应,不认可,甚至完全反抗。大家抗拒的不是签到这个事,而是规矩,但是慢慢的就会形成习惯。并且事实也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有几个人退了群,但是数量不多。
让大家签到我这儿分享几个小方法(欢迎补充,分享更多方法)
班长真正的去重视这个事,并且一定要把它完成
设置积分奖励(达到什么积分,奖励电子书或者其他小奖品)
班委出来活跃带动(争第一,签到榜什么的)
实行僵尸清理(用户小组定期给到潜水名单)
卖个萌什么的(实在不行,出来卖个萌,发个红包,告诉他们必须达到多少多少)
永远的别人家的孩子(和隔壁班比赛)
二、明确社群定位
运营社群之前,先要想清楚群的定位,不断地去强调,让用户对群的价值有一个很清晰的认知。
从365运营成长联盟的拉新宣传图片中,可以看到几个关键点:
1)在线交流、答疑
2)立足城市,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粘度社群
3)一起来场阅读的狂欢
很明显,我们的社群是学习型社群,深度剖析互联网产品的经典运营案例、拆解成可复用的运营套路,这是我们“运营深度精选”的slogan。我们希望带领365运营联盟的小伙伴们,在不断的思考、复盘、总结中成长起来。
所以,我们会不断地强调,不要去迷信权威大咖,而是鼓励来自一线的运营实战经验,鼓励小伙伴们专注运营行业、专注学习成长、沉淀核心价值。
只看只听只学怎么行呢?还得解决小伙伴们的实际工作问题啊。
群内小伙伴的每一个提问,我们都很认真的去对待。
既可以让同学们互帮互助、拓宽思维,还能增加群内归属感。谁遇到工作难题了题,都可以抛进来一起讨论,慢慢的,氛围就会更好 。做类似渠道的人也会在这个过程当中聚到一起,相互交流。
现在,群内问题讨论解决的氛围,已经很好了。大家都会互相帮助解决工作上的困惑。
明确社群基调,确定基本玩法,引导小伙伴的思考路径,打造向心力。这是社群成功很关键的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