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接到住校的、刚上高中的娃,还没走到车上,手机响,是老师发来的一周成绩。我故作自然状,把手机递给娃说:“老师发成绩了,我马上得开车,你赶紧看看!”
其实我是没胆儿看啊。每周成绩单上,周考周练随堂测,密密麻麻加起来少说也有三十项的各科、各种考试成绩,最后一项还贴心地计了总分,但没有名次。所以这成绩单看起来,那可是真费时间,哪科好,哪科差,总分排多少名,横着看完、竖着看;一边看,还得一边查,有多少人能比我家娃总分低一点儿。初二时有一周,我就楞是没找到比他总分还低的人!那天可给我气蒙了,我把都快让我看花眼的成绩单往他眼前一摔:“这周咋回事啊?最后一名啊!”
我家娃抬眼瞅瞅我,慢悠来了一句:“妈,我都触底了,下周就该反弹了!”
我无语,卒……
后来我就只看他的月考和期中期末成绩了,这样的话,刺激的频率就从每周一回,变成了每月一回,大部分周末,我和他都可以母慈子孝地和谐度过。
我不光不想“精确”地知道孩子的成绩,我还不想“精确”地知道我们节目的收视率。对,忘了说,我的工作是地方电视台的编导。收视率数据是每天都出,我还负责把数据转到栏目的群里,可我就有一种本事,转收视据率的时候,我眯着眼睛,压根看不清具体数字。原因如上,受不了那刺激。
我还不想“精确”地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看别人踏上体重秤,我可羡慕了,我得有五六年没上秤了吧?我家那俩体重秤估计都没电池了。
这些数字,我不是不在意,而是太在意!想当年都会看了又看,比了又比;而当这些数字,无一例外地不向好,而是一路走了熊市,我才当起了“鸵鸟”,能不看就不看,能少看就少看吧!这些数字就像谜一样,虽不敢看,却又招惹着我,想知道它们的底细,于是,我又发展成各种察言观色、抽丝剥茧的本事。
每周接娃,我都先看看他的脸色,然后似有若无地问:“这周咋样?”
比如上一周,他就给了一个惊喜:“物理100,全年级就7个!”
这一周,他又有点惋惜:“数学不好,计算不准,丢了10多分!”
每天发完收视率,我都等等微信里的消息。
有时就有人发来鼓掌的表情。这可就壮了我的胆,点开一看,哈哈,完成了指标!
有时我半眯着眼睛也能看到我们那栏目,排到了没完成指标的第二页,只能暗暗说一声“完蛋!”
而我有一条裤子,是前几年最瘦的时候买的。后来胖了,基本就穿不下了。
我也时不常就往身上套一套,哎呀,穿这条裤子,那是老累了,不亚于做了三十个仰卧起坐,裤腿细裤腰瘦,伸进腿之后,先得一通薅,一通拽,得把两条腿都整进去呀!然后就得往上提裤子了,先得屏住气,再得手上使劲儿,然后还得一边蹦一边往上拽裤腰,一、二、三、嗨,提上了,拉拉锁!OK,完美,和上次穿相比,难度没增加,那说明最近起码没咋胖!
呜呼,看一眼成绩单、收视率、体重秤解决的事儿,我非要转这么大圈,摸摸索索找答案,我是不是飙?但咋整,我这小心脏,就是受不了那么精确的数字化打击!不知道有没有人也和我一样“鸵鸟”?对了,我唯一敢看的,也是势头越来越愁人的精确化数字是我的存款余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