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群里的小伙伴贡献出来的好案例,感谢童的小灶。多年来,我也是时常被这个问题弄得迷糊,经老师点拨之后,清晰了很多。
童说,爱自己和自私有一个区别,那么就是,爱自己是自己和他人都很爽,而自私是自己很爽他人不爽。我当下疑惑,当我自私的时候,我也不爽,因为会伴着愧疚。老师马上指正,不,愧疚是后来的,当下是爽的。我仔细体会后恍然大悟。除了这两者的区别,还有一个,就是人,也可以从“自私”发展到“爱自己”,“自私”和“爱自己”不是两个方向,而也是可以转化的!
“对谁负责”,这个概念也是近几年来我时常觉察的。找你当了妈妈学了PET,P的理论中第一个接触的就是,“问题归属”,意思是,这是属于谁的问题“这里的问题不是question”,而是更接近于“problem”,“谁有情绪谁用有问题,谁有未被满足的需求谁拥有这个问题,谁拥有问题,谁拥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权利”,所以,界限感来了,P也是讲沟通的,几年的践行,让我越来越成长,各种关系也顺了很多。
一直以来,我们在忽视感受的教育下长大,曾经在PET工作坊中,微微辣老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就像小时候玩儿的“打地鼠”游戏,当有一个感受和需求冒出来的时候,一个棒子就将它打下去,久而久之,我们变得麻木,压抑,僵硬。所以,关系中要么强硬伤人,要么当包子被伤。只知道自己很苦,但是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莫名其妙地会有很多“无名火”。知道我们开始觉醒和成长,真正去了解自己的需求,真正学着内外一致地口是心是口非心非地表达自己……这个过程是艰难的,然而也是特别值得的。
一致性表达我一点儿也不陌生,经由学习成长,我学会了倾听他人以及倾听自己,为自己的需求负责,生活有了界限感和成就感。
但是,我还是时常弄不清,“爱自己”和“自私”,我天性善良,家教严肃,是不允许自己自私的。当然我也不会“爱自己”。如果说,学习一致性沟通让我的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纬度,那么,应老师说的,“深度修行”,便又是对我的一次意识上的提升。有些事通过沟通可以解决,而有些不能。生活是位狡黠的老师,它如果看好你,一定不会让你止于此的。对于我,我婆婆便是我的“菩萨”,拽着我去成长。
就像童所说,我需要对谁负责?不能通过沟通争取负责对象的支持的时候,就只有向自己“动刀子”了,如果我不愿意为他人做饭但不得不做的时候,我还是能够怀揣着喜悦给他人做一做好饭菜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欢喜,那么就被拓展了。是啊!何必去执着于“为什么啊”“凭什么啊!”,我只对我自己负责,自己对这段姻缘负责!YE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