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晨,海口的万绿园,高大的榕树,本是特别美丽的风景。
有个身着西装的中年男子,在大榕树上吊死了。
他41岁,死前留下一封遗书,一共36个字。
“感谢你们的辛苦,不用浪费任何资源调查,是我心里出现了问题,请不要打电话给我的父母。
而且他还特意在手机界面上保留了一句:
“不要救我,我是自杀。”
也就是说,他不希望死后,给活着的父母亲人添麻烦。
有那么一瞬间,我脑海中冒出来一个念头,这个41岁的男人生前一定是个孝顺的孩子,而且也有同理心吧?
不然怎么能在死前都考虑到死后不要打扰其他人呢?
这个自杀的41岁的男子,也让我联想到电视剧《人世间》的赶超。
他选择了卧轨自杀。
论年龄应该也是40左右。
赶超是被查出得了尿毒症,治疗需要很大一笔钱,而他儿子考上了大学,也需要钱。
他在死之前,做了两件事。
伪造医院假的缴费单,骗儿子说姑姑给她缴治疗费了,让儿子放心去读大学。
卧轨的当天,告诉妻子自己去找朋友喝酒。如果太晚没有回家,就让妻子先睡。
赶超这么做,家人就不用为他的后事花钱了。
他不希望自己成为家里人的负担,哪怕死了也不行。
我不知道那个42岁的男人为何选择自杀,而让赶超真正下定决心卧轨的原因,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两个人显然都不想麻烦亲人。
这种不想麻烦背后,其实是深深的爱!
但这样的爱,是被爱的人能承受的吗?
02
网络上有人讨论,不愿麻烦别人的人是什么心理呢?
网友们一致认为是因为爱面子,怕影响自己的形象。
深层次来说,就是内心自卑,怕被拒绝,选择自我保护。
还有就是会有不配得感,认为别人不会帮忙。
其实我也是个不愿麻烦别人的人。
对父母也是如此。
大学有个月我基本上没有伙食费了,我知道父母没有给我打,一定是家里没有。
其实我特别想和妈妈说,让家里给我多打点钱。
但我还是忍住没有说,选择寒假呆在宿舍做家教攒学费。
那个寒假有个家教在松花江边住,我辅导完作业就会住在学生家里。
有个晚上学生的爸爸来了几个朋友,我只能回宿舍。
公交车没有了,我不舍得打车,就走路回学校。
那会手机没有导航,完全没有方向感的我,就凭着感觉朝学校走。
东北的冬天,还是夜晚,都是零下几十度。
回到宿舍我挺后怕的,万一路上我出点事,我想这也是父母不能承受的。
这里我还想起个事,就是我很多年前看的一个节目。
有个女孩子因为需要钱,不敢找父母要,有个男人愿意给她钱,她就跟他好了。
当时那个主持人说了一段话,我迄今记忆深刻。
大意是说,父母应该想一想,孩子缺钱为什么不问父母要?而宁愿要陌生男人的钱。
我也时常问自己,我为什么不问父母要?
我心里真实的想法是,我知道父母没有。
而且父母会因为我的张嘴,伤心。
如果我知道父母一定能很轻松的给我那笔钱,我想我会主动要的。
谁知道!
不敢麻烦他人,有时候也和想要麻烦的那个人有关。
03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本就该相互麻烦,彼此有一定的利益往来,才能相互产生关系。
而从心理学上来说,每个人都不同,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
《人世间》中的周秉坤从狱中出来,想要买辆车开搬家公司。
他去找发小春燕借钱,被拒绝了。
郑娟说你为什么不找哥哥姐姐姐?
其实秉坤就是不想麻烦哥哥姐姐。
他从小就觉得自己不如哥哥姐姐,又坐了牢,不想去找哥哥姐姐借钱,就是觉得没面子,自卑。
当大哥秉义觉察到他的困难,主动提出来的时候,一切就很顺理成章了。
哥哥姐姐都过得很好,帮他的忙,就是很容易的事。
秉坤以为天大的事,其实就是小事。
这里关键的就是,被麻烦的人打消了害怕麻烦的人的顾虑。
有些拗口,但我觉得这个点特别重要,也是我自己经历了很多事之后悟出来的。
前几天和妹妹聊天,她和我说了一些生活上的事,我给了些建议。
她说早知道问问你的意见了,原来你不会像他们那样想啊!
这就提醒我,或许妹妹压根还不了解,其实我这些年,对于人和事,很多看法都不同了。
如果我让她了解了,她就敢麻烦我了!
是,人和人之间如果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
但这一定是双向的,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事。
04
不好意思麻烦你,听起来特别温暖。
细想,这背后其实是一种距离。
有时候不想麻烦你,不是爱而是债啊!
赶超卧轨自杀自后,妻子终日以泪洗面。
死了的人是解脱了,活着的人,背着情债,负重前行。
我想那个在海口公园死了的41岁的男子,他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独独没有想过,失去儿子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活着。
其实《人世间》里有个人活得特别清醒,那就是杜娟。
在劝说秉坤向哥哥姐姐借钱时,她说,你不告诉他们,他们知道了会难过的。
亲人也罢,朋友也好,有事说事,能帮就帮,不帮就下次找机会帮!
最怕那种以为全世界都不待见自己的人,别人想帮你也不知道怎么伸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