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
有问题,就有艺术——《徐冰:思想与方法》个展观后

有问题,就有艺术——《徐冰:思想与方法》个展观后

作者: 加菲兔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1-10 08:20 被阅读3次
    微信图片_20181110082102.jpg

    本文部分文字来自展览说明

    “你生活在哪儿,就面对哪儿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徐冰

    今天,有幸和朋友一起前往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参观了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的“徐冰:思想与方法”大型个展。

    展览回顾了徐冰四十多年的创作历程,囊括了版画、素描、手稿、文献记录、影像等多种形式。

    文字的性格

    一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最著名的《天书》,《天书》耗时四年,通过活字印刷与宋代版式制作相结合,构成了一本由4000多个“伪汉字”构成的不可读之“书”。

    徐冰通过将汉字重新解构引发人们对汉字的思考。

    image image

    天书

    当很多知识分子对这本“毫无意义”的《天书》质疑时,徐冰又创作了谁都能看得懂的《地书》。

    他从机场、飞机上的图案标识得到启发,运用上百张类似的说明书,并扩大到数学、化学、物理、乐图、舞谱、商标等领域,以视觉符号叙述一个完整故事。无论你来自什么国家、受过什么教育、说什么语言,都能从中获取一定信息。

    image

    地书(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说,《天书》是无法阅读的伪汉字,《地书》不过是图形符号的整合,那么他的另一个代表作《英文方块字》,却是用汉字的结构书写英文,看似没有章法,却能完整地表达内容。

    徐冰一直徘徊在两个文化的中间地带,语言和沟通是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于是他不得不深入研究其他语言文字的内核,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萌发了徐冰将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嫁接”起来的动力,他开始尝试用中文的书写体系来写英文,确定了26个字母对应的中文书写方法。于是,歪歪曲曲的英文字母就变成端端正正的方块字。(每个字的阅读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image](https://img.haomeiwen.com/i10475377/9509550ac03e581a?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英文方块字

    image

    英文方块字(我的名字)

    《鬼打墙》是一个篇幅巨大的作品。徐冰有个理念:任何有高低起伏的东西,都可以转印到二维平面上,成为版画。他和一些朋友、学生、当地农民,在金山岭长城上工作了一个月,拓印了一个烽火台的三面和一段城墙,并等比例尺寸展现出来。

    “鬼打墙”是一句中国俗语,形容人“原地打转”却找不到出路,《鬼打墙》试图挑战国家、历史与身份的概念,向每一位观者发出诘问:我们的历史书在保护什么?

    对长城“肌肤纹理”的拓印,让人感到有种哀伤的气氛。

    image

    鬼打墙

    《猴子捞月》这件悬挂作品由一则中国古老的寓言故事转化而来。故事中,一群猴子看见明月在水中荡漾。为了取水中之月,它们用长尾、长臂从树上倒挂下来手脚相扣结成一条“猴绳”垂向水面,但当它们触碰到水面时,月亮也化作乌有。

    《猴子捞月》的装置将21个不同语言里字义为“猴”的文字象形化,这些“文字猴”一个钩着另一个,宛如一行连绵草书悬空而降。

    作品暗喻着不同种族、信仰、价值观的人们如何分享和共建这个世界。由于空间所限,这里展出的只是这件作品的局部。

    image

    猴子捞月

    《魔毯》选择了四段不同宗教或信仰的文本——禅宗六祖慧能的《坛经》,诺斯替教派的《论世界起源》,犹太教的《塔木德》法典,以及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用正读、反读、回旋读、间隔读等方式组合成一块魔方般的文字方阵。

    image

    魔毯(图片来自网络)

    image

    信仰

    文化的探索

    走到《一个转换案例的研究》前时,感谢有热心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这个很难看懂的作品。

    徐冰精心挑选了两只种猪,圈养在展厅中临时搭建的猪圈里,地上铺满了书籍。开幕时,两只身上印满伪文字的猪——公猪印上伪英文,母猪则印上伪汉字,在展厅中发情及交配。

    此作品有意思之处在于,人们担心猪被移到画廊这类陌生的环境中,它们会不适应,但结果却是它们“做爱”的尽兴与旁若无人使观众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中。环境倒错的结果,暴露的不是猪的不适应,而是人的局限性。

    徐冰解释说:“那两只身上带着‘文明痕迹’的生灵,以其最本能的方式‘交流’着。”

    这件作品意在制造一个特殊的场所,人们看着两只猪的行为,反省的却是人的事情——这揭示出被“文明”烙印过的我们面对原生态之时的尴尬与局限。

    image image

    一个转换案例的研究(图片来自网络)

    《烟草计划》也是很震撼我的一个作品,它搜集、整理与烟草有关的各种材料,构成了一个难以界定是属于社会学还是艺术之延伸的项目。

    无数根香烟构成了一块“虎皮地毯”,从不同角度呈现两种颜色。“虎皮地毯”旁边的条案上,唐诗被印在香烟的过滤嘴纸上,厚厚地一沓像口袋书;英文的《毛主席语录》被印在每一支中华烟上,装在大红铁盒子里。

    烟草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它无孔不入,终为灰烬,与周围世界、与每个人都有着各种形式的瓜葛——经济、文化、历史、法律、道德、信仰、时尚、生存空间、个人利益等等。徐冰通过探讨人与烟草之间漫长的、纠缠不清的关系,反省人类自身的问题和弱点。

    image image image

    烟草计划

    由灰尘所铺满的展厅地面上,显现出两行出自禅师六祖慧能的诗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Asthere is nothing from the first,where does the dust itself collect?")

    均匀而稀薄的灰白色尘埃,给人以肃穆、宁静之感,同时又带有一种紧张和脆弱,仿佛随时都可能随风消散。

    这些尘埃是 “9/11”事件后,徐冰在双塔与中国城之间的地带收集的一包的灰尘,《何处惹尘埃》探讨的并非“9/11”事件本身,而是精神空间与物质的关系。

    image

    何处惹尘埃(图片来自网络)

    本次个展,展出的作品还有很多,诸如《芥子园山水卷》、《背后的故事》、《空气的记忆》、《遗失的文字》等等,无论作品的背景源自一段历史或者一份记忆,还是作品想表达一些抽象的思想、提出未解的问题,都包含着创作者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


    “为一个没有意义的结果而付出巨大努力的过程,这本身就具有特殊的境界。”——徐冰

    艺术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徐冰作品的评价自然也会出现不同的声音。

    我,作为一个仅仅是对艺术表示尊重的外行人来说,能亲临现场,确实感受到了艺术与灵魂的碰撞。

    艺术和所有人都如此接近,因为它不需要你读懂,只需要你去用心感受。我相信,未来的某一时刻,你在生活中的某个点滴就会呈现出艺术的影子。

    imag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问题,就有艺术——《徐冰:思想与方法》个展观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za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