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疯狂系列的最后一部,依旧是熟悉的宁式黑色幽默。想获得纯粹搞笑观感的基本可以满足;想挖掘讽刺深意的也不妨自行理解;想用现实主义寻找大小BUG的,建议直接换部影片观看。
宁导初初看到大刘的短片科幻小说《乡村教师》时,就产生了一种《星球大战》对阵《孩子王》的强大冲突感,从而才有了本片的创作灵感,面对中国乡村和外星太空的荒诞组合,他只有一个想法:让荒诞更荒诞,为此导演在剧作中大量引入中国文化,猴戏、功夫、金枪锁喉,以及最为重要的连接不同物种文明的酒文化。
影片的荒诞感除了剧作本身,相对隐晦地体现在了整部影片的结构上。很多时候看电影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一到情节点就看手表,一为梳理结构,一为把握节奏。按照看表的频率影片可以划分为除开篇引出基因球、结尾建交结束外的人耍猴、人耍外星人、外星人耍人、人耍人、人(外星)猴大战,七个段落,中间部分还完整的实现了从巴普洛夫开始到巴普洛夫结束的闭合条件反射。但是这样的划分一是违背戏剧的创作原理,二来是并不足以体现影片的荒诞性。其实导演早已巧妙地用一句俗语实现了影片标准的四分法段落划分,即耿浩的三次“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第一次为猴戏传承,第二次是危在旦夕,第三次为血性尊严。
关于演员,有观众问宁导挑选演员的标准,他开玩笑说看颜值,后来他以黄渤举例,要从一个人身上看到一群人,而不只是一个演员。很多人评价黄渤的演技就是演什么像什么,我有时候大胆的想,难道不是因为黑色幽默,需要有人来扮演“黑色”么,耿浩(黄渤)身上的悲情色彩,小人物在大环境下生存的现实窘境,他的阁僚,他的拧巴,他的倔强,他的不妥协都透露着深深的无力感。相比较黄渤,喜剧色彩更为浓重的显然是沈腾,宁浩说看到沈腾就可以看到他背后站着一个小奸商,直到故事最后也不忘拿下那片“蔚蓝”市场。
很多人看完影片喜欢找主题,据了解关于本片的负面评价也多集中于,“不好笑”,“无意义”,“主题不突出”,好不好笑的因人而异,但是非得从认为社会都是无意义的荒诞主义作品中寻找意义,这种行为确实很有意义。当然我就是其中之一,影片从一开始正经八百的两大文明建交不利相互敌对,到最后“喝透了”断片了,就建交完成,乘兴而归了。此种结束方式多少会令人感觉有些突兀与仓促,但是我们再回到荒诞主义本身,它的无极性与无序性,就决定了无法预判它的走向和结局。同样回归到主人公本身,黑色幽默的创作者们强调社会是难以改变的,疯狂三部曲,人物性格最后都不会发生改变,是为典型的反好莱坞式艺术手法,没有宏大愿景,没有人物弧光,只有纯粹叙事。
原著小说《乡村教师》中最高执政官说“宇宙的最不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参议员说“宇宙的最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可理解的”,整部影片讲述的就是人类的骄傲自大在面对自身认知的有限性时所引发的闹剧。当宇宙浩渺遭遇市井生活,会疯狂的终究不是外星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