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弘丹《从零开始学写作——个人增值的有效方法》一书中关于“自由写作”的介绍,心中立马觉得,这个方法解决了我好几天以来一直想开启每天写作模式却不知道写什么所以迟迟动不了笔的问题。原来还可以这样写!真心觉得自己对这本书是相见恨晚!如果早看到这本书(再加上Angie的那本《学习力——如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知识变现者》)十年,我早已大步精进,活得很精彩了。
书中所介绍的自由写作初始方法如下:早上最好早起(可以逐渐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到最后能达到每天有规律的五点钟左右起床),简单洗漱之后,到书房,关门,不看任何文字资料,不刷任何手机信息,打开电脑Word空白文档,也可以用小黑屋软件(可以帮你锁定写作的字数或时间,不到锁定的标准,你就只能停留在小黑屋的界面,而不能打开任何其他的电脑程序)开始写作。起始的训练时间可以定十分钟、十五分钟或者五分钟也可以。文章长度不低于你自己的规定字数,当然你想表达更多,那更好。以后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慢慢增加文字量和写作时长,当然最重要的是提高写作质量与效率。写任何你脑子里想到的东西,任何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价值评判,没有对错之分,你只是自由表达,只是整理你的意识流。你可以梳理最近的情绪,可以写接下来的计划,写接下来几年内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写对任何人、事的看法。反正这是你的私人写作。在自媒体发与不发,与公众见与不见,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弘丹说,她一年要写百万字,真正与大家见面的也只是其中的少部分文字而已!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原来坚持如斯,方能登堂入室!写完规定的或者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后,关闭界面,不必多看。然后进入阅读自己喜欢的或要精进学习的书。每天早上进行的输入输出训练是必备晨课,如和尚诵经,如一日三餐。
我现在能做到每天早上六点左右起,第一次写作写了二十分钟,第二次三十几分钟,第三次开始到现在基本上固定在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写出的文字量大概在一千字到两千字之间,当然,数量要,质量更要。而这需要不断地努力。那就努力吧。
这本书的最大价值,个人认为,是对写作本身功能的重新定位。书中说到我们该开始写作的十大理由:“用写作来记录生活,用写作对抗时间的流逝和遗忘,写作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写作帮助清理负面情绪,用写作倒逼输入和思考,写作提升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写作建立个人品牌,实现出书的梦想,通过写作实现经济独立,通过写作影响他人改变。”这十条理由条条扎心啊。
其中对于写作本身功能的革命性认识,对我来说,简直振聋发聩。写作不仅仅是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抒发一点风花雪月,也不仅仅是针砭时弊,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对自己的根本性表达。它可以是对自己最近学习状态、或工作生活状态的梳理与复盘,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对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具体描述。这样做使得自己对自己未来的追求不断地具体化,任务化,可视化。从而能在自己学习的道路上时时回看自己,不断矫正,拨正航向。这些写作功能是我以前从未想到过的。通过这种修炼方式,在提高写作的同时,也让自己重塑人生,用《写出我心》的作者娜塔莉的话来说,就是“再活一次”。真好!
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它让我们认识到,原来成为一个优秀写作者是有路径可循的。以前年轻时,有时候也会舞文弄墨一下下,投稿到纸质媒体,到现在也只是发表了一两篇薄薄的豆腐片。之前只怪自己写作能力不行,到现在才知道,其实只怪自己不够坚持,输入不多,观察不深,所以写作的数量与质量都太低。写作需要努力认真,长期坚持。伴随着对生活的深入洞察,阅读输入稳定持续,在不断练习之后,是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好文章的。最重要的是要持续不断的输入和不断改进的输出。
其实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也曾写过日记,虽说也有一些个人的想法,但更多却是流水账式的记录,更谈不上深入的思考,所以在写作上就难有起色。前两年虽然也开了个公众号,写了一些文章,却断断续续,随兴所至,浅尝辄止,缺乏持续性。没有一种日日倒逼自己读书学习的长效机制,写作殊难长进。而现在,读了《从零开始学写作——个人增值的有效方法》之后,我看到了一种希望,以及追求这种希望的具体路径,看到了一种能够倒逼自己读书写作的充分理由——再活一次!所以这本书不仅励志,而且让人有章可循,有法可学,有路可走,端的是一本好书!
如何自由写作,价值输出?看这本书!书中提供的关于如何克服写作恐惧症、如何自媒体创作、怎样搭好框架、起好标题、写好开头、结尾、如何修改、如何收集素材、丰富词汇、写出精彩书评等等话题,都有详细的、可操作的方法,读之感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下手即可马上做起来。
它对如何度过写作瓶颈期给出了实际可行的方法,干货多多。最可贵的是,这本书绝不是东抄西拼之作,里面的大量案例都是作者自身创作过程中碰到的实际案例,是自身写作过程中的身心体验。她用自身鲜活的经历来提炼总结,读之印象深刻,在佩服中学习,在学习中印证,效果更彰。
做任何一件事情,想做好,都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既缺信心,又缺方法。而这本书,把我们所缺的这两样东西,都给了我们。感谢弘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