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你大脑本身就具有多种强大能力,如,强大的记忆能力,快速的思考能力、浑然天成的写作能力……
然而……
因为你不懂整个大脑的思考调度过程,就像你本身有强大的CPU和无限的硬盘空间,但你的操作系统很糟糕,无法有效输入输出,导致早早就死机了……
所以,你埋没了自己强大的思考和记忆能力。
思考和记忆能力?你是说用一种笔记法,就可以训练我的思考和记忆能力?……
没错,不仅如此,一旦你不断地用这种笔记法来训练自己,除了提升记忆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写作水平……
你可能觉得我在夸夸其谈,好吧,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笔记法呢?
如果用学术的说法,叫"ORID笔记法",来源于"ORID"的学术原理。然而我是一个对学术"头疼"的人,所以,我把它简化成了四个有效问题的笔记法。
我把ORID的方法浓缩成了四个有效的问题,来达成不可思议的效果……
现在,让我们开始吧……
通常,当你看完一个教程、或者看一本书、学习一个方法以后,你以前会怎么做呢?
我以前是,不断地点头,心里想到:"不错,嗯,是一个好的方法,我以后如果有机会也要这样做……"
你以前也是这样吗?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又或者,我们写下了一些零碎的笔记,记流水账一样的笔记,可是你,能够记住的……咳咳……寥寥无几……
你也掉过这样的坑吗?……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现在让我们来看下,如何通过四个有效问题,来提高自己的记忆和思考能力……
首先,你需要问自己:"刚才我学到了什么方法和内容?"
把它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有些地方的记忆是模糊的,没关系,空出来,继续写……
然后,是第二个问题:"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里?"
继续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描述这个地方的"过人"之处……
然后,是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我对这个地方感受最深?"
挖掘自己深切感受背后的原因。
最后,你写完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就会发现自己不足之处,从而可以回答第四个问题:"我能用这个方法来采取什么行动,来改善我的学习(和生活)?"
把能够采取的行动写下来……
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复杂,然后觉得我说到这里,应该会告诉你原理是如何高深,或者这个方法是怎么产生效果的……(并且心里祈祷:请不要说那么多专业术语好吗?!)
答案可能让你失望了……
我并不想过多地讲原理,而是用案例来说明这个笔记的方法如何使用,以及对我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比如说……
我看了猫叔的"微习惯"的文章,然后,我如何记笔记呢?
我会在笔记里写到……
"我刚才学到了什么方法和内容呢?"
我学到了用微习惯的方法来设定目标,让自己可以开始行动起来。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设定远大的目标,自己都不相信能完成的目标来妨碍自己开始行动。
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里呢?
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原来自己不开始行动,其实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行动力,而是设定了不切实际的,感到有压力的"目标"。如,每天站桩20分钟,在以前我看来,这个目标好像"合理",其实自己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任务的困难程度,时间紧迫的压力,时间设定的时长的压力,导致我会"不想开始"行动。所以,我重新设定目标为"站桩一分钟",然后在站桩的时候,提升自己站桩的时间……效果往往好得出奇!
"我为什么会对这个地方感受最深呢?"
因为我以前理解的目标设定,就是定任务,然后做分解。其实,定目标背后,还要考虑自己"是否采取行动",也就是通过降低行动的门槛,如"一分钟站桩",来推动自己更好地达成目标……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而我以前没有发现,所以会感受最深。
"我如何应用这个方法来改善生活呢?"
我会设定一分钟站桩,来开始站桩。设定一分钟的笔记,来开始做ORID笔记(以前我笔记没有降低笔记的门槛)……应用这个方法来养成"微习惯"。
好吧,说到这里你可能还是有些蒙,并且有兴趣想要了解……
到底这个方法背后有什么高深的原理来发挥效果呢?
答案还是让你失望了……
我还不准备说原理,而是再讲一个应用这个笔记的案例,来说明这个笔记的使用方法,让你来切实地使用它……
比如说,我看了武志红的"自证预言的命运",我忍不住写下这个笔记……
"刚才学习了什么方法和内容?"
刚才学习了自己的命运是自己自证预言的心理导致的。这个心理的原理是自己说过的话、潜意识的信念等,心理上会倾向于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好处",从而自证自己的预言。案例中,身边的朋友会反复地念叨几句话:"这都是命……",而他的命运,就是自己预言的那样。
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身边以前也有这样的人,他经常说:"这都是命",然后感叹生活无可奈何,那种无奈、无力感……相信我,你也会感到无比的压抑……
"为什么我对这个地方感受最深?"
因为这是自己身边的人,细节如此相似,所以感到很震惊。自证预言,是潜意识里为自己追求最大的好处。而在现实中,这是让自己困扰的"命运"。最重要的是,自己还"不自知"。
"我如何用这个方法来改善生活呢?"
我重新思考了命运的构成,发现自己那些预言,是自己以前认为的命运。如,因为家里穷,没有报高中,上大学。以前我以为这是我的命运,现在用自证预言的方法来看,只是自己在耕田时,心里的预言所导致的。我忽然清晰地记得,我当时觉得耕田太苦了,于是心里说:"我要早早出来工作赚钱……"
我应用这个"自证预言"的心理学思考框架,找出自己的自证预言,导致自己的"命运"的影响……
看到这里,你忍不住想要知道这个方法如此有效,到底是什么原理呢?
原理其实很简单……
笔记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记忆"的问题,怎么样才能"记住"知识点呢?
以前我的小学老师形容遗忘得快,就像"水过鸭背"。鸭子潜进水里,浮起来,水珠包不住,就"过鸭背"了。
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在"水过鸭背"的时候,再潜一次水,以便保有更多的水。
让自己重述一次所学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可以让自己再次在大脑里创建关联和新的记忆点。
也就是说,看一次文章,是一次建立记忆点的过程,但记住不会很多,而自己用自己的话再讲一次,会再次建立联系和记忆点,让整个记忆更清晰。
为什么建立联系和创建新的记忆点这么重要呢?因为整个记忆的核心是"以熟记新"。
什么东西最熟呢?
"夸张的"、"搞笑的""恐怖的""关己"的人和事。
第二个问题"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里?"就是一个"关己"的问题,使你与所学的方法之间建立联系。
李叫兽在谈到如何建立知识体系时说:"其实就是建立联系。要问自己这个原理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解释呢?还有什么是这个原理的应用呢?我在未来如何应用这个原理呢?比如说,1、2、3……"籍此来提高自己与知识点的联系。
同时,我们强调自己的感受最深,
是因为学习的过程,首先是用"右脑感知"的,情感的体会,是记忆的关键点。
而用右脑感知的同时,会暂时屏蔽左脑"评判脑"的干扰。这个作用非常重要。
贝蒂在<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中,提出初学绘画的人之所以很难学会,是因为大脑有太多的"干扰",这些干扰来源于"这是鼻子、这是嘴巴,我不会画嘴巴……不会画眼睛……"于是,学生们觉得无法学会绘画,得出"自己不适合绘画"的预言,
但是,贝蒂要求学生倒着画像来临摹……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学生们在倒着画像来临摹时,进步神速,完全摒弃了以前磕磕绊绊画画的情况……
因为倒着临摹的时候,左脑的"评判模式"被关闭了,左脑的"这是嘴巴、鼻子"等的干扰没有了,而是右脑感知到这是"直线、曲线的轮廓"。
仅仅是倒着画来临摹,就让学生在7天内学会素描……并且打破了"自己不会画画"的自证预言。
还有,分析自己"为什么对这部分感受最深?",其实是切换到左脑模式,进行逻辑训练,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
最后"采取什么行动来改善生活",
又是一种建立"关己"的联系,不但加深了印象,更是对自己的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的方法。
看到这里,你可能对这个原理还是半信半疑……不过,我并不是发表学术论文,论证原理的有效性,而是要求你……
切实地用这个方法来记笔记,应用这四个问题来记笔记。
相信我,只要你应用它,记2-3篇这样的笔记,你收获的心得,连你自己都会感到惊讶……
千万别纠结于原理……
其实你需要的,只是应用它,问问题,然后,回答问题……
想想看,思考,不就是问问题,然后,回答问题的过程吗?
不是吗?
好好享受这个笔记过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