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玩手机啦,快去睡觉”
“我再玩十分钟”
“已经又玩了十分钟,快去睡觉”
孩子假装不理
“听见了没有?快去睡?”
“大人想玩就玩,我就玩一下你就发火!”
“给我闭嘴,马上去睡觉!”
孩子再次假装不理,继续投入玩手机
此时的你,是不是已经火冒三丈?恨不得上去揍一轮…… 头脑被情绪所左右,就只想操家伙和孩子和孩子干一仗,就只想着赶快把事情摆平。
亲子关系里,当你和孩子出现矛盾,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总急着显示自己作为家长的的权威,急着要摆平孩子的问题?
可是把孩子揍一顿,有用吗?
可是不打,还能怎么样?
所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怎么办?
有没有其它的办法?
有没有其它的选择?
答案是:有!我们有“第3选择”!
首先什么是“第3选择”?
面对问题,我们是不是经常会这样处理:
同意或反对
成功或失败
反抗或忍受
非黑即白
打或逃
……
原始社会里,原始人遇到猛兽,第一反应是要么是迎上去打!要么是立马逃命。遇到猛兽,人体血液会迅速涌向四肢,因此,“打”或者“逃”的思维不由自主地沿袭下来。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大部分人在上台演讲时,会觉得头脑一片空白,因为当你立在舞台中央,台下齐刷刷的目光盯着你的时候,犹如原始社会里的猛兽,给你制造了危机感,而此时你的血液正迅速地涌向四肢,大脑里于是“一片空白”。
因此,可以理解,要控制自己的四肢、控制的大脑,是件不容易的事。
回到和孩子冲突的事情上来, 我们能不能协同起来,一起寻找到那个“第3选择”?
你一定会说: “开玩笑!都火急火燎要干仗了,你要我和孩子协同起来?”
反正,明明知道打是没有用的,何不来尝试一下?
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第3选择”怎么协同:
1、首先是,看到自己
(控制和觉察自己的情绪)
“没办法,我也不想揍孩子啊……”
“没办法,我也不想骂人的……”
“没办法,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啊……”
这些看似无奈的背后,真的是没办法了吗?
不不不,一定不要轻易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
厘清楚:那个是不是自己内心的唯一的,不可不作的选择?
如同,一个士兵面对敌人,长官命令他开枪,士兵即使知道眼前的敌人也和自己一样,是被迫来参军打仗的,但他一枪就把跟自己无冤无仇的敌人给毙了,令他一辈子不安。如果当时,把枪口稍稍偏离心脏几公分,会怎么样呢?
2、其次,我看到你
(对任何人都不贴标签、不评判)
“这孩子就这样,懒虫!”
“他就不特别不守时!”
“他上次偷过同学的东西,他有这小偷小摸的毛病……”
习惯于贴标签,习惯于总是带着评判来看人,带着这样的心态,是很难去主动地和对方达成协同的。
3、我找到你(让自己学会倾听)
抛开“打”或者“逃”的观念,
遇到双方出现冲突的时候,说这么一句话:
“你不同意?那么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你好象很难过?说说我是怎么想的?”
感同身受地倾听,特别是在对方情绪激动的时候,急于反驳与争论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避免陷入互相攻击的死循环。
4、找你协同
(当你学会了倾听,矛盾就不会升级,反而会缓和下来)
四步曲来创造协同:
(1)询问:
你愿意一起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2)界定:
把双方所需要的更好的基本条件都列出来,一起讨论什么叫“更好”
(3)创造:
双方一起探索和创造一个可以达成界定条件的第3选择
(4)达成
将模式套用到生活里的例子:
《第3选择》听后感这其中有几个关键词:
平和 沟通
不贴标签 共情
做出更好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