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王利珍坚持原创分享第751天
治疗师:我们今天应该有哪些进展,你才会告诉自己找治疗师谈有帮助?
母亲:小美今天发了好大一顿脾气。她的问题真不少,从牙牙学语到现在,像帽子掉了这种小事她也要闹脾气,更麻烦的是年纪越大,脾气也跟着变大,完全看不出改善的迹象,我们还以为她长大一点会比较懂事,能够控制脾气,根本不是这样,现在学校还通知我们,她也会对其他同学乱发脾气,甚至开始推人,打人或咬人。
治疗师:我可以看出你确实很关心小美,你不希望她打人、推人、 踢人或咬人。那你希望看到她做什么?
母亲:也许是基因的关系吧,她爸爸也差不多,脾气很差,而且很没耐心。
治疗师:我很好奇,如果小美的脾气有一点点改善,你觉得应该会看到什么?
母亲:我让她学习尊重别人说“不”的权利,对其他小朋友好一点,她的攻击性很强,所以下课休息时间没有人想跟她玩。
治疗师:所以,听起来似乎是你希望她能够和其他小孩在一起玩,有更多朋友,而且遵守校规。
母亲:没错,任何地方都有规矩,也要好好跟其他小孩与大人相处,而且要懂得听别人的话。
治疗师:要求六岁大的孩子做这些事,应该还算合理。所以小美应该如何做才会让你觉得她正在学习与其他孩子相处,接受别人说“不”,以及听大人的话。
母亲:我不期望他随时都听大人的话,不过她偶尔也会听老师的话,以及我和她祖母的话,这时她不会自以为是。
感悟:治疗师锲而不舍的追问的方式,使目标越来越具体化、特定化。
这样的探问,来访者最后一句的回答里就包含了例外。例外会让人有希望感。当母亲看到小美,努力要让她高兴时,母女关系就可能改善;关系一旦改善,母亲就可能鼓励小美表现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