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被种下了“比较”的观念,影响了我多年;直至成年后内观自己,意识到这个观念并非源自我自己,才打住了这个多米诺骨牌。
小时候,最羡慕的是别家的孩子。
因为“他们”总是比我学习好,比我会说话,比我懂礼貌,比我聪明,比我漂亮…
“比较”就像一场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随机考试:
家里来人了:“你看平平多有礼貌,你看你”
路上碰见谁:“你看你家娃嘴多甜,你看我们这个嘴笨的”
老师叫家长:“进班时,那谁谁跟你家孩子基础差不多,现在差距这么大”
…… ……
这场考试,像是永远都考不赢,“别家孩子”永远都比我好,比来比去,我似乎一无是处。
因为,根据我得到的反馈,我永远不够好,永远有比别人差的地方。
这是我的童年。
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我,自卑又自负,敏感又麻木,却懦又莽撞…性格矛盾又别扭,内心始终无法接纳自己,认可自己。
是的,我的内心,住了一个“差评师”,这个差评,永远都对准自己。
童年时候,不断被拿来“比较”的自己,成长为了家长最好的帮手,在家长不在的时刻,也在形影不离的对我指指点点,数落批判。
我永远不够好,我永远无法让别人满意。
这是我的少年。
带着“比较”的思维模式,我进入了青年,终日在和别人的谈话中,暗暗的和谁谁谁比较,如果现在的我见到曾经的自己,一定是讨厌她的。
终于,我终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以亲友为核心的“比较”圈,达到了他们比较标准的较高层。所谓的标准,也就类似上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有好的工资、嫁好的人家…等等。
在发现自己成为了家长的骄傲和面子以后,我特别高兴,膨胀了好一阵,膨胀到得意忘形的到处给人建议。自信心爆棚,爆棚到指指点点别人的生活。
一度,我自负到认为自己能力超群,独树一帜,认为当时的工作待遇和收入对不起我的能力,听不进别人的建议,一门心思辞职,下家没找好就裸辞。
… …
直到进入一家魔都本地的大型企业,傻了眼:80%的同事都是魔都本地人,他们坐拥的财富和资源是我这个外地人无法比拟的,那优秀的家庭资源教育出来的纯天然自信和气质,随随便便都能把我秒成渣。
仿佛,我花了20多年终于在一个圈子里爬到了顶端,才发现,这才是另一个圈子的入门。
这是我的青年。
我的状态,总是受到周遭环境的投射,时而自负,时而自卑,时而得意,时而失落…
这种状态,导致了长期的情绪不稳定,长期的情绪不稳定又导致了长期的消沉。
出于自救,我主动接触心理学,甚至去报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随着越来越深入的接触心理学,我才意识到:
我的自我,被“比较”控制了。
自我启发
我在不断的“比较”中迷失了自己,渐渐意识到:
1,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成长环境、家庭资源、教育背景、天赋等等,是改变不了,无法比较的;
2,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若要“比较”,与自己比较:与昨天的自己比较,肯定自己的强项,补足自己的弱项,成为更好的自己;
3,不断内观,不断自省,不断拔出不属于自己的观念,自我打碎,自我疗愈,自我鼓励,自我成长;
4,生活终归是自己的,是活给自己的,通过与他人比较出来的快乐、优越感是短暂的、虚荣的、表面的,内心的愉悦感是无法通过“比较”获得的。内心的愉悦、平和才是人生的归处。
育儿启发
一颗树苗,被种下时,是不知道自己的价值的。
TA通过身边的反馈看清楚自己价值。
作为养育者——最重要的反馈者:
1,要正确引导树苗,及时给TA正向反馈;
2,给他树立正确的观念,教TA聚焦个人成长。
想起来一部电影《盗梦空间》,里面有一个我印象很深的点:
给他人种下一个观念,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能影响他一连串的行为,乃至他的一生。
你想为自己或者孩子种下什么观念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