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10年准备,三年制作,三年撤档,在这天终于等到它上映了,仅前期点映就突破两亿大关!为疫情后中国电影复苏开了一条不朽之路,可谓是国货之光!
电影《八佰》必看!
在看《八佰》之前,其实还有许多直击人心的真实故事,你不能不知道:
“我们这四百人让民众看到了!我们中国人还有希望!” 电影《八佰》改编自历史真实故事;1937年,淞沪会战进入尾声,国军节节败退,战局急转直下,即命令主力军死守上海,想通过战士们的牺牲来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第88师262旅524团第一营的战士们连夜进驻上海四行仓库并立下军令状:“誓不轻易撤退!亦不做片刻偷生之计!晋元未死之前,全营官兵必向倭寇取尝相当代价!” 其实在此之前,原本第一营的将士大部分已经牺牲了,谢晋元不得不从其他的军团补充兵力。而来者大多是从湖北来的新兵,十七八岁,没有任何作战经验,就算加在一起,也不过425人。
而之所以叫“八佰壮士”,也是谢晋元为了迷惑敌人,壮大声势,故意对外宣称部队有800人,于是才有了今天源远传颂的“八佰壮士”的英雄事迹。
但这确是一场战略上毫无意义,战术上毫无胜算的拼死战斗;四行仓库背靠苏州河,距离对岸的公共租界只有一河之隔,日军担心战火波及租界,惹怒西方列强,因此不敢用重炮攻打四行仓库,由于四行仓库位置特殊,河对岸的平民百姓,外国友人,以及上流人士都能清楚的看到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
正如导演管虎所说;“四行仓库守卫战是被直播的战斗,成群结队的人们围在河边隔岸观火,喝着咖啡就能看真枪实弹的屠杀现场。”一边是歌舞升平的东方巴黎,一边是满目疮痍的四行战场,孤立无援的四行仓库在上海划出一道生与死的界线;一望伊甸园,再望阿修罗;战斗历时整整四天四夜,面对比自己多出13倍的日军,国军多次打退敌人,最后以9人阵亡,20余人受伤的代价击毙200多个日军;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让人泪目的英雄事迹,军人陈树生为了阻止日军炸开仓库,就在身上绑了手榴弹,然后毅然决然抽下引线,纵身从楼上越下,与楼下的日军同归于尽。
在此之前,他用鲜血再一条白布上写下给母亲的遗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短短八个字,却能如此铿锵有力,直击人心!
四行仓库久攻不下,日军已经恼羞成怒,开始用平射炮轰炸四行仓库,甚至枉顾国际法,向仓库内投射毒气弹。即便如此,四行仓库依旧为被攻下,但是河对岸的外国人看不下去了,为避免战火波及租界,他们强迫谢晋元下达撤退指令,而谢晋元视死如归,再三表示战死决心;但军令难违,只得挥泪率领壮士们退出仓库,撤进租界。
30日当晚,425名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分批撤离,当撤离后,谢晋元已是泪流满面;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然而并没有英雄应该拥有的待遇。
租界迫于压力第一时间将谢晋元的部队缴械,并把所有人都软禁在租界内。四年后,谢晋元被四个汪伪政权收买的士兵刺杀身亡,年仅37岁。而负气撤退的“八百壮士”大多终惨一生,有的病死,有的被无情杀害,能活下来的真的是少之又少……
而最后的壮士杨养正说:“我不是英雄,只是军人,是国家的人,怎么不应该保护?”也为这次战争画上了悲烈的句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