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七夕

作者: Betty_L_Vivian | 来源:发表于2022-08-04 14:24 被阅读0次

    不知道什么原因,现代人爱热闹,动不动弄出个什么节日,什么情人节,什么520,什么光棍节……总之,是五花八门,弄得你眼花撩乱。把每天的日子过得像过节,这是快节奏生活的人们一种调节方式吧,让自己轻松一点,快乐一点,过节嘛,不高兴的事免谈。

    今日七夕,又名乞巧,又说是中国的情人节。知道是个节日就行,不,还得知道是什么节日才行,要不送错理可就麻烦了。

    其实,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情人节是元宵节。想想欧阳修那首《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古时候的女孩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在元宵节,可以放三天假,元夜,花市灯如昼。男女老少,倾成而出,是一年中最热闹最繁华的时候。

    也只有在元夜时,男女才有机会相见,才有机会遇见怦然心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爱情就在拐角处。

    还有一种说法是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也是古时候的情人节。在这一天,王羲之完成了《兰亭集序》。即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成就了“天下第一行书”。

    上巳节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是蒙曼老师在讲解李白的《长干行》里提到过。有关上巳节的记载大多数人只记得《兰亭集序》,别的我没见过。

    中国人的爱情不像西方那么热烈,似燃烧成一把火;中国人的爱情是含蓄的,是长久的,是相濡以沫的。

    之所以有情人节,中国有,西方有,好似中国的还要比西方多,无非是一波又一波地向人们展示着青春的美好,生命的相袭。

    七夕节就是乞巧节,“七夕”指的是日子,“乞巧”指的是习俗。七夕起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据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相隔于天河两侧的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织女是天上最巧的神仙,能够织就五彩祥云。人们相信,在七月初七,只要虔心祭拜,织女定会将自己的一手巧活传于人间,使少女成为巧妇。因而,少女中流行起了在七夕节乞巧手的习俗。

    七月初七作为情人节不太合适,把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定作情人节,不太浪漫。想着还是元宵节或者三月初三倒蛮合适的,那时万物开始萌动,生机勃勃,那么爱情萌动也是理所当然。在鲜花盛开的时节,扎一束鲜花,送给心上人,然后是氛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月上柳梢头,自然就是人约黄昏后。

    觉得中国人最深厚的感情,不是在恋爱的时候,而是在相濡以沫的过程里,在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思念里,在“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期待里,也在“直至长风沙”的热情欢迎里。

    最后以煽情结尾:人生只要两次幸运便好,一次遇到你,一次走到底,往后余生,风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贫是你,荣华是你,心底温柔处是你,目光所至,也是你。七夕愿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谈七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sywrtx.html